陈娟 施斌斌 胡晓华 董颖
【摘 要】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并发症的MRI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5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患者的乳腺MRI图像,观察乳房假体及其术后并发症的MRI表现。结果: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假体2例4只乳房内水凝胶假体完整;13例26只乳房内假体破裂,水凝胶不同程度向周围扩散,乳房皮下、腺体内、乳后间隙、胸肌内见不规则水凝胶分布,高信号水凝胶假体内见多发条带状短T2低信号分隔影。结论:MR检查可准确直观地显示乳房内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假体的形态位置及假体破裂的类型、内容物泄漏的位置、范围,为临床手术及随访复查提供全面的信息。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磁共振成像
在整形美容术日益普遍的今天,隆胸术的应用已非常普遍,特别是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较小等优势,因而被广泛应用。但由其产生的并发症也给女性朋友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MR成像针对乳房假体进行安全、无创的检查,准确地评估假体在体内的形态、位置,及早地发现假体的破裂、泄漏、感染等并发症。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行MR检查的15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女性患者,年龄26~45岁,平均31岁,为隆胸术后7个月至8年不等。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假体15例,其中3例因心理恐惧想取出假体故行检查,余12例患者乳房内或乳房周围区域触及包块,5例伴有乳房疼痛不适。
1.2 检查方法:采用GE Signa Excite TwinSpeed 1.5T磁共振扫描仪。取俯卧位,采用乳腺表面相控阵线圈,乳房呈自然悬垂位,行乳房常规横断面T1WI、T2WI抑脂扫描、STIR、DWI及矢状面STIR扫描,并行T1WI动态增强扫描。MR成像参数:T1WI:TR540ms,TE7.8ms;T2WI:TR2800ms,TE71.5ms;STIR:TR5800ms,TE45.9ms;层厚4mm;间隔1mm。
2 结果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假体组15例,MR能准确直观地显示30只乳房内假体的形态、大小、分布,假体内部的信号特点、假包膜以及向周围组织的渗漏情况。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假体在T1WI呈均匀低信号,T2WI呈均匀高信号。其中2例4只乳房内水凝胶假体呈半球,形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影位于乳腺腺体的后方,轮廓光整,胸大肌前方间隙显示清晰,假体未见异常破裂征象。13例26只乳房内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假体均有不同程度的破裂,水凝胶与邻近的乳腺腺体、胸大肌结构分界不清晰,破裂的假体组织向周围结构扩散,于乳房皮下、腺体内及乳后间隙见多发大小不等的长条状、片状及结节状长T1、长T2信号影,有3例6只乳房见水凝胶扩散至胸大肌肌束内及后方间隙;有1例2只乳房内胸大肌肌束部分断裂,增强后示假体周围呈多发线样、结节状强化,此征象为乳内继发感染,并累及胸大肌;有2例于腋窝内见结节状长T1、长T2信号假体影,T2WI示高信号。
3 讨论
3.1 乳房假体植入方式
目前常用的隆乳术有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直接注射法、囊袋状假体植入法及自体脂肪移植法。国外女性现主要采取囊袋状假体植入法,国内前两种方式均较常见。
3.2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相关的并发症MRI表现
水凝胶主要成分是丙烯酰胺聚合体(5%)和水(95%),水凝胶假体注射因其具有操作简便、创伤较小的特点,故成为国内女性隆乳经常选取的方式。本组15例均为此种隆乳方式。注射部位一般选取乳房后间隙,若注射位置过浅会形成皮下硬结,而注射过深则可能注入胸肌内,形成散在性硬结[1];注射时若量过大或局部张力过大,则会造成组织严重的撕裂,导致出血,形成血肿,此现象多出现在隆乳术后1周内,本组病例均为术后7月以上,故未发现此征象。水凝胶假体注入后纤维组织会包绕其周围,形成薄层的纤维包膜,MRI则显示为菲薄的低信号包膜影[2]。因受局部组织弹性、密度、压力、外力和重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注射材料会向周围组织间隙内扩散、游走,导致水凝胶的重新分布,使得假体形态不稳定[3],最后多数以分散的团块、结节分布于乳腺下间隙、乳腺内或皮下,甚至超出乳房范围以外。并且水凝胶因注射位置不准确及后期游走的原因还可分布于胸肌内,而此处因有肌膜的限制,很少发生移位,但可能导致胸大肌炎性改变,引起疼痛,并随肌肉活动加剧,更有甚者,可出现局部胸大肌肌束的断裂。
根据水凝胶假体破裂的MRI表现,可分为聚集型、游离型。聚集型是指乳房注射假体轮廓尚完整,但假体内出现“条丝征”;游离型是指注射物以分散的团块形式分布于乳腺下间隙、乳腺内,部分甚至可超出乳房以外,达胸部肌肉内或皮下。国内也有学者研究应用MR水成像技术,在影像上立体、直观、全方位的显示水凝胶假体破裂后的扩散范围及形态,并有良好的临床参考价值[4]。胸大肌炎在MRI检查中表现为STIR高信号的水凝胶沿胸大肌肌束分布,与其交界面不光整、毛糙,增强扫描可见局部不规则条片状强化,动态增强曲线呈持续上升型。本组乳房水凝胶假体,5例为聚集型,8例为游离型。其中1例2只乳腺MRI均可见水凝胶假体移位游离至胸肌内,有胸大肌炎征象,并且出现了肌束的断裂。可见MRI能全面地评价水凝胶假体的并发症。
3.3 MRI增强扫描的诊断价值
MRI动态增强扫描常规用于乳腺各种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对于乳腺假体植入者,常规平扫即可观察水凝胶假体的分布,但对于诊断假体破裂后引起的感染,如胸大肌炎、脓肿等,还需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判断。并且在常规乳腺钼靶检查中,由于假体的遮挡会导致乳房其他病变的漏诊,而MRI动态增强扫描则能发现不强化的假体以外的乳房病变,通过结合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类型能有效地鉴别良恶性病变。
参考文献
[1]胡华新,刘学军,朱辉等.聚丙烯酰胶水凝胶注射隆乳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2,18:81-82.
[2]林涛,谢敏芝,余强等.隆乳术后的MRI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4):357-359.
[3]霍孟华,黄金井,戚可名. 聚丙烯酰胶水凝胶毒副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2,18:79-80.
[4]卢瑞梁,高明勇,谭湘萍.MR水成像技术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胸术后的应用和临床价值[J].382-384.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27(4).
[5]Vestito A,Mangieri FF,Ancona A,et a1.Study of breast implant rupture:MRj versus surgical findings [J]. Radiol Med,2012,117(6):1004-1018.
[6]Chung KC,Malay S,Shauver MJ,et a1.Economic analysis of
screening strategies for rupture of silicone gel breast implants[J].Plast Reconstr Surg,2012,130(1):225-237.
科研项目编号:y2ucms20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