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天
【摘要】在人类思想史上真理问题一直是人们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人类生存的本能是思考。不论是人们解决了真理问题给出了人类的最终答案,还是人们逃避真理问题的困扰。人们只是想要在生存中获得一种解脱,这也是人们自身想要得到的东西。即便真正的善没有被人们找到,人依旧要生活下去。与其不断地被各种问题所困扰,不如享受寻找真理的过程——一种痛快与快乐并存的生活。
【关键词】柏拉图;真理问题;人皆求善
在整个西方思想史上存在一个浓重的真理情结,即对真理问题的研究及解决。在两千年来的哲学史上,西方哲学家不断讨论的问题就与真理问题直接相关,也就是说西方思想史的动力是与真理问题直接相关的。
真理问题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单问题。例如,在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人们总会本能的反应:“真的是这样吗?”柏拉图用一个论证来证明这个问题,即“人皆求善”,每一个人都是追求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人并非都在追求善,而是在做恶的事情。柏拉图为了证明这个命题的正确性就进行了论证:在我们的观察当中是有人求善,有人求恶。求善的人就不用证明了,那么求恶的这类人又分为两类:一类是明知为恶而求恶;另一类是不知为恶而求恶(以恶为善),这类人由于自身认识的有限性,把恶的东西和善的东西混淆在一起,在主观意愿上是想求得好的东西,所以这类人是想求善的。再将明知为恶而求恶的这类人分成两类,一类是明知为恶但有利,例如,小偷在决定偷东西的时候是不想求恶的,只是想贪图利的部分(决定这个事情的决定因素是利即暂时发生的好的事情,也就是宽泛意义上的善),也就是说小偷在做决定的时刻是认为自己在作善的事情;另一类是明知为恶且无利,这是一个空项,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没有这类人。所以,得出的结论是:所有的人都是求善的。这个论证进而证明了求恶的人其实是在求善的驱动力下进行错误的追求善的行为。这种推论是排除法。如果找到一个个例证明明知为恶且无利的这类人是存在的,那么柏拉图的论证就被推翻了。比如说:损人不利己的人,不利己是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但是当事人却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那这就不算是明知为恶且无利;自杀的人,自杀是什么好处都没有的事情,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死是唯一获得痛快的方法,唯一解脱当下所遇到的痛苦的出路,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吸毒的人,当事人知道毒品是恶的东西,自身不希望被毒品所控制,并且吸毒之后的结果也是不好的,但是对于吸毒的人来说,只有毒品可以帮助自身从这一时刻进入下一时刻,也就是说毒品是解决自身生存的关键。在毒瘾发作的时候,毒品对吸毒的人来说就是最好的东西。经过上述的举例可见柏拉图的论证是正确的。
但是柏拉图不仅要论证命题,更是要解决有人求恶的问题。不知为恶而求恶,这类人求恶是因为不知为恶,以恶为善求恶,他们的问题出在自身的善观念,他们把恶的东西当成善的东西来追求,善恶不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让他们拥有一个真正的善观念即不会出差错的善观念。对于这类人解决的关键是让他们对善的问题有清楚和正确的认识。当他们有了真正的善观念后,便会按照这个善观念进行选择,那他们就不会以恶为善;明知为恶但有利,这类人是让利益所蒙蔽,这种利益是暂时的、当下的,往往是了一段时间就会变成不好的东西。这类人之所以会被暂时的利益所控制,是由于自身缺乏对善的真正的认识。如果他们对真正的善有充分的认识,那么这些目光短浅的利益就可以得到被控制和抑制。所以,要解决有人求恶的关键点是要寻找到真正的善。每个人都想求善的,人的原始欲望和生存冲动就是求善。柏拉图论证的结论是:人一定要寻找到真正的善并且掌握真理,在掌握真理之后,人才能从真正的善出发,去追求真正的善。柏拉图“人皆求善”的最终论证结论是找到真正的善。柏拉图认为人们身处的世界是混乱的,因为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人把恶的东西当成善的东西来追求,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把握住真正的善。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洞穴比喻就是对真理问题的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就是在洞穴里的囚徒,是以恶为善的人。人之所以会求恶,是因为人们把恶的东西当成善的东西来追求,并且自认是在求善。就算是人们在求善,但是善的观念出现问题,那么人们所做得决定就是以恶为善。当人们要解决这个问题时又会遇到如何进行认识的问题。这时信念认识论便出现在人们面前。人想要获得自己的善观念,但是又不进行深入的思考,只是在自己的情绪被鼓动和煽动之下,接受他人所说的想法,不加反思和判断的接受了别人的想法,把别人的想法当成自己的善观念。在接受善观念的问题上,柏拉图认为这种不加思索的情绪,即放弃判断权的情绪叫做信任情感。人们是在信任情感里接受时善恶,这个接受过程是不加判断的行为,也就是说在信任情感里头所接受的善观念是有问题的。柏拉图对这个问题是这样论证的:在信任情感当中,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信任过程是不加判断的过程,只是一种接收过程。如果你信任的人欺骗了你或是这个人自身的认识有限而让你产生了错误的善观念。那么当你以这种善恶观念去判断和选择的时候,就会以恶为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柏拉图提出了一种想法:人们要真正得到善并追求到真理,就应该采用理性认识论。理性认识论的两个根本点:一是我来做判断,我拥有判断权;二是我是有根据的在论证中进行判断。
柏拉图给出的真理情结是,提出“人皆求善”的命题,并引申出一个真理问题:“什么是真正的善”。柏拉图给出了两种获得真理的途径:一是信任认识论,二是理性认识论。柏拉图首先强调不要因为情感因素而影响对真理问题的认识,进而陷入信任认识论中,然后柏拉图要求人们应在理性认识论里追求真理。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人们就会面临如何选择信任和理性的难题,因此在这里就形成了一个真理情结。人们必须要找到真理,否则就会以恶为善,不断地把恶的东西加注在自己的身上,不断地伤害自己,最终使自己的身上充满恶。可是怎样才能找到真理就变成了严峻的问题。因为人就活在这里,人必须有真理,但是真理在哪里人又找不到。人又不能不这样活下去,但是人又没有办法活下去。所以,柏拉图所呈现的真理情结是一种动力,推动人们去寻找真理。很多哲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伊壁鸠鲁提出:“善就是让人活得痛快,活得快乐,活着就是善。”这种观念被称为快乐主义原则。似乎真理问题被解决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就会提出什么是“真正的快乐”这个问题。伊壁鸠鲁给出的答案是:“真正地的乐就是欲望满足之后的无欲望状态的平静。”可是每一个人的欲望都是不同的。如果人们所拥有的欲望是假的,也就是恶的欲望,那么人们应该如何选择真的欲望呢?所以真理问题是没有办法避免的。
很多人想要逃避真理情结,想要剔除真理情结的存在,想要在生存中获得一种解脱,但是真理是存在的,是无法逃避的,也是人们自身想要得到的东西。人们之所以能够生存就是因为人们会思考。如果人们解决了真理情结,给出了最终答案,并且将这个终极问题消解了,那么人们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人的本能就是思考问题和反思自身,一旦解决一个问题便会接着解决下一个问题,人就是这样生存的。人们与其不断地被各种问题所困扰,不如换一种思路:既然找不到真理,没有真理又活不下去,那么人们就在寻找真理的过程中痛快的活着,享受着真理问题带来的悲伤和快乐,享受着生存的痛苦与幸福。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著,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M].商务印书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