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广播电视学教育的不足与改进策略

2013-04-29 00:50张琦
西江月·中旬 2013年7期
关键词:新闻学广播电视媒介

张琦

【摘要】地方院校广播电视学专业设立时间短,学科设置和发展经验不丰富,在整体教育过程中出现了若干问题与不足,本文将针对这些不足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地方院校;广播电视学教育;不足;改进策略

自1908年普利策在密苏里大学创办新闻学院以来,近百年历史的大学新闻教育在全世界快速发展,中国新闻教育虽起步于1920年代,在20世纪中叶全国50多所大专院校设立新闻系或专业,但培养出来的学生人数很少,累计不超过1000人。真正的大规模发展是在1980年代以后,到九十年代在全国各地高校迅速铺开。不仅在各个类别高校“超常规”发展,也在一些地级城市高校也意识到了这个朝阳专业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办。据权威部门统计,1994年,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有66个,到了2006年,全国已有460多所各类高校开设新闻学类专业点661个,在校生达到13万余人。[1]

在开设新闻学类专业点的各类高校中,地方高校所占比例比较高。尤其是广播电视学专业,本专业前身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育部于2012年9月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更名为广播电视学专业,与普通的新闻学专业培养目标不同,广播电视学专业作为新闻学的一个专业方向,培养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2]地方高校在开设广播电视学专业之时,在师资力量、办学条件上存在诸多限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较多。目前地方高校在广播电视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对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地方高校由于开办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时间短,对于广播电视学学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涵盖并不十分清楚,所以存在对于专业的的界定经验不足、定位不准、观念模糊,缺乏明确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等诸多问题;虽然大多数地方院校的培养目标都提出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培养目标,但这也只是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空泛口号而已,这样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学科专业教学计划经常调整,专业设置方向以及培养方向也不能长时间固定,教材建设几乎为零,严重的滞后于时代媒体的发展需求。许多人对于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特色并不了解,本专业的创新特色课程也就没有了学科的根基支撑,特色专业也几乎拿不出手。这样的后续影响就是几乎每学期专业课程设置都不断地调整,教学资料素材库积累几乎为零,教师一边各自为战,一边得不断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准备资料,学生感觉课程体系混乱,每学期都要适应新的课程调整。

其二,对实践教学的理解比较混乱,实践课程设置未能与理论教学密切贴合。许多地方院校这些年逐步对广播电视学的学科实践特点有初步的了解,但是对这门文科专业的实践教学的理解比较混乱,不清楚实践教学应该安排在学生学习的哪个阶段,应该如何体现全程学习过程与理论教学的紧密结合,所以导致了有些地方院校课程设置中根本没有设置实践课程部分,而仅仅是单纯的理论教学实在难以满足当前日新月异发展的媒体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学生在校门里就没有掌握关于电视媒体或者平面媒体的采、编、播初步实践常识,不知道非线编辑、特技制作、演播厅等基本的实践内涵,到了社会上就很难再去慢慢适应媒体对熟练新闻人才的从业需求。同时由于缺乏系统的专业指导与学科团队,究竟如何把握实践教学的特性,将其与理论教学完美糅合以促进学生真正成为实践操作上的人才则成为了难点。这就导致很多开设此专业的地方院校即使开设了实践课程,有了一定的采、编和舞台灯光等设备却没有良好的师资队伍去传授,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是浅尝辄止,做不到精益求精,同样不能迎合当前媒体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如饥似渴的需求。

其三,课程设置不合理。大部分地方院校为了教学需求也曾经进行大规模的师资招收,但是由于高质量的教师资源,尤其是拥有长期一线实践经验的导师相对匮乏,对广播电视学专业所需开的课程无法一一开出,课程设置也比较松散大众化,既没有特定的针对性,也没有考虑到当今媒介实践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一些公共课程占据了学生大量时间,而专业课程也未形成系统化和特色化的特点。尤其缺乏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新媒体课程系统。部分新闻核心课程的时间设置不太合理,不能与学生的实习相结合。例如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于新闻核心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而言,如果放在学生跟媒体进行接触后即进行认知实习或者对媒体有基本的认知之后,其教学效果明显会更好。另外实习环节的设置也缺乏对于学生毕业环节的考虑和监控环节的设立,所以导致有些学生由于偷懒就放弃了实习,而有些学生则由于不得不利用实习时间来考研、就业。

其四,缺乏对学生媒介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由于许多地方高校的学生都是来自农村或者基层,本身就由于多重因素缺乏对媒介的了解,而且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实践的平台,在课堂上本身就对媒介的属性,包括媒体认知、媒介作品认知、媒介评价等媒介素养比较陌生。而许多地方院校在进行新闻专业课程教育的过程中,仅仅教授了新闻采、写、编、评的系列课程,却忘记在课程中对职业素养和媒介素养的培养,在校内实践平台上也缺乏对学生深度观察社会和分析复杂事件的指导,导致许多学生在被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对于分析和辨别当代社会的各种复杂现象缺乏透彻的观察力和有针对性的分析能力。

2005年11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首届国际新闻学院院长论坛上,来自中国和世界近60家新闻院系共同签署的国际新闻教育界第一个共识性文件———《北京共识》中这样描述了新闻教育的目标:“新闻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具有神圣的社会责任感,宽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素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新闻工作者。”这一目标,体现了当今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普遍共识,也为新闻教育的改进创新指明了方向。[3]

一、调整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以特色专业吸引学生

当前的媒体对人才的客观需求更多是复合型、专业化、专家化的记者,尤其许多地方院校培养新闻人才针对的地方媒体市场更是如此,因而特色化、细分化和专业化是今后新闻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且近年来,全国高招报名人数都普遍呈现下降趋势,流失人数主要就集中在地方院校,所以调整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以特色专业吸引学生应成为目前地方院校在学科建设上的主要着力点。应该在传统新闻传播学学科架构为骨干的知识体系基础上,围绕学科架构开设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加大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动手能力的培养;要去发展自己的学科个性,才能形成专业特色,有利于学生就业。

二、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引进相关人才或培训师资提升教学质量

美国密苏里州大学新闻学院Brooks副院长在谈到师资队伍建设时认为:“我们有两种教师,传统的学术型的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他们教授很多概念上的、研究型的课程,我们也雇请专业实践教师(Professional practice Faculty members)。我们的81名教师中这两种大概是对半分的。专业实践教师是教授一些技能课的,例如报纸采访、报纸编辑、广播采访、杂志编辑等,他们教授学生在工作中需要的技能。我们有三名教师获得过普利策奖的,工资最高的这名教授就是一名普利策奖获得者,还是一名女性”。[4]当然与这种世界顶尖高校相比,地方院校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无法复制和匹敌,但是可以尽量多聘请一些富有媒体实践经验的兼职教授来学校定期开办讲座,以丰富和扩大学生及教师的学术视野。努力培训现有师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年轻骨干教师到媒体或者其他新闻类知名高校进修、学习,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体会,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所有在校专业教师进行新闻实践课程入门式培训,以便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贯穿实践与理论结合的理念。

三、在实践中继续摸索合理的课程设置

首先引进高质量尤其是在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师资资源,在专业指导下明确本专业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对诸如新闻采、写、编、评等新闻学核心课程的贯穿应该是一以贯之,四年支持以恒的,因为这四项能力是衡量新闻专业毕业生是否胜任新闻工作的一个标尺,同时也是敲门砖。因此,在整个新闻学课程的安排中,都要以这四方面的学习和锻炼为中心。新生入学伊始加强对学生基础课的讲授和基础写作的练习,重在打好基础。第二年在认知实习或者对新闻媒体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之后,全面开展采、写、编、评课程,并组织学生到新闻实践基地进行拍摄、采访、写作,实地讲授课程,并将新闻素材带回来上机编辑,在课堂上公开展示和讨论成熟的作品。在第一年打基础、第二年巩固的基础上, 第三年全面加深、提高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对学生进行专业新闻采写学习和训练,以新闻策划、深度报道、独家新闻和分方向的专业新闻写作为主,课堂多以讨论和引导为主,切忌满堂灌,重在提升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和对重大新闻的选择、判断、分析和应对能力。第四年,指导学生去新闻单位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以实习作品进入实习总评成绩的方式鼓励学生多实践。平时可以利用校内实践平台对学生开展实战训练,让学生自主自发组织力量,从策划新闻选题到进行独立的采访和写作直至最后作品诞生,全程了解一篇新闻作品的生产流程。

四、对学生的媒介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必须贯彻四年全部教学过程

1992 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下了如下定义: 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5]作为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面对当代新媒体环境,尤其应该增强对于信息的各种选择、把关、评估的能力,因而平时课堂的所有专业课程都应该贯彻媒介素养包括职业素养的教育,例如在新闻采写课中应该在新闻线索查找、新闻敏感、新闻写作等多个环节强调选择、验证、把关和评估信息的能力,在新闻评论课中可以在论点的确定和论题的确立等环节强调对信息的质疑能力等等。在课堂讨论环节鼓励学生通过媒介批评去认识已经正规出版的新闻作品;通过对比分析和课堂发言,让学生进行实战训练,提高他们的新闻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老师还应该定期让学生上交新闻写作实践作品,当堂讨论和评价,并形成一个持之以恒的习惯。日常课堂教学多鼓励学生观察生活、质疑繁复现象和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陆哗.动机、认知、职业选择——中国新闻教育现状与问题调查报告[J].新闻大学,2004(10).

[2]百度.百度百科[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97060.htm.

[3]周鹏.反思近年新闻教育的缺失与不足[J].新闻教学,2003(6).

[4]蔡雯,周欣枫.新闻教育的密苏里方法——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办学模式探析[J]. 现代传播,2006(2).

[5]百度.百度百科[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02060.htm.

猜你喜欢
新闻学广播电视媒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论博士格·德力克对新闻学和教学的贡献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变革与创新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