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庆全
吴伟先生所著的《中国80年代政治改革的台前幕后》一书,已经由香港新世纪出版社出版。本人有幸,提前几天拿到了这部近60万字的书稿,随即用两天半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它。读毕掩卷,有许多话想说。
吴伟“身份写作”的意义
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威权国家来说,历史是构筑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用意识形态来构筑历史,也成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可以姑且称之为“国家威权史观”。两者相辅相成,淡化乃至消解不利于意识形态的一切,并进而按照政权的需要来剪裁历史并规范着普通人的“记忆”。从上个世纪40年代的延安时期开始,一直到今天,这样的例子可以随手拈来;最典型的是对1980年代历史的遮蔽和扭曲。
1980年代去今不远,五十多岁以上的人都是带着印记走过来的,但这印记,却一次次地被“国家威权史观”蚕食着。这个年代中共中央的两任总书记胡耀邦和赵紫阳,都先后被历史遮蔽着。先是胡耀邦,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被大陆所有媒体所遗忘——尽管后来解禁,但也是有限制的解禁,《胡耀邦传》关于1980年代的那两卷依然无法与读者见面;而赵紫阳,至今依然是大陆几乎所有媒体共同遗忘的对象。
在这样的情况下,“拒绝遗忘”本身就具有重大的意义,是消解“国家威权史观”大堤的一个小小的蚁穴。这个道理,赵紫阳懂,他在囚禁中秘密录音后成书《改革历程》;这个道理,宗凤鸣和杜导正也懂,他们相继推出与赵紫阳谈话实录的书;这个道理,吴伟也懂,他刚出版的《中国80年代政治改革的台前幕后》,也是对“国家威权史观”的一种抗争。
与赵紫阳、杜导正等相比,吴伟很普通。但是,这本书告诉读者,普通的吴伟,竟然以不普通的身份,直接参与了八十年代尤其是八十年代后期政治体制改革的运作过程。
1986年10月,吴伟调入鲍彤主持的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1987年11月加入正式设立的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这两个机构是赵紫阳推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参谋部”。在这里,吴伟不仅参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方案的研讨和设计工作,而且是起草《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中共十三届二中、三中全会报告等在改革开放历史上有浓重色彩的文件的参与者之一。从1987年1月至1989年5月,吴伟又兼任鲍彤的秘书,而鲍彤先是赵紫阳的秘书,十三大后又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政治秘书,是被称之为赵紫阳“智囊”的人物。赵紫阳——鲍彤——吴伟,是一条线,尽管吴伟处于末端,但要将八十年代政治体制改革的线索串起来,吴伟的身份依然无法忽略。由此看来,《中国80年代政治改革的台前幕后》,可以说是吴伟的“身份写作”。
“身份写作”,是我自己发明的一个词,冀望依此能够与“回忆录”相区别。读了很多的回忆录,读了很多的传记,你就会发现,大多数的回忆录都存在着有意的或无意的“自我放大法”。所谓“有意的”,是回忆者高寿,与其一同参与这段历史的人作古,他可以信口开河,将功劳揽在自己身上,反正死无对证;所谓“无意的”,是因为记忆本身是靠不住的,一般人回忆往事,记忆会不自觉地向有利于自己形象的一面倾斜,将功劳倾斜到自己身上的事情很常见。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自我放大法”的出现,都是因为回忆者有在场的“身份”而没有“写作”的功底——没有能力通过历史记录来甄别自己回忆的东西的准确性,当然也就更没有能力从历史和思想高度上来总结自己所经历的一切。这种作品只能称之为“回忆录”。
而吴伟有历史在场者的身份,也有写作的功底。他下过乡、当过兵,可以说对社会底层多有体验;1977年,他成为“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1983年7月,又考取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并开始从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他是八十年代思想启蒙的硕果,也是那场启蒙运动中众多的年轻推波助澜者的一员。正因为如此,1986年获法学硕士学位后他直接到鲍彤主持的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报到。
吴伟参与过许多重要文件的起草,有相当好的文字功底。更可贵的是,他写作这本书,在充分发挥严谨的文字能力的同时,融入了史学的甄别功底。简言之,他的“身份”——现场回忆内容——仅仅是线索,尽管他也有意识地为历史做证,为后人留下这个大时代的宝贵记忆,而文字记录和走访知情人相互参证的“二重证据”——这是王国维在1925年提倡的历史研究法——则丰富了回忆的内容,并依此勾勒出八十年代尤其是后期政治体制改革决策过程的可信的场景。
毫无疑问,吴伟的这本书,是研究八十年代改革历史绕不过去的巨大存在,也是“身份写作”的范式之一。
文本价值
吴伟的这本书,说的是整个八十年代政治改革,但1986年赵紫阳主持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超过全书内容的五分之四;说的是“台前幕后”,其实“台前”少,“幕后”多。也正因为如此,这本书对于人们研究赵紫阳执政时期的历史,对于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决策过程,具有极高的文本价值。
2009年,我在参与编辑根据杜导正日记出版的《赵紫阳还说过什么》一书时,对照赵紫阳的《改革历程》,我在序言中写道,如果把赵的书比作历史“正本”的话,杜的书可以说是“副本”。现在读到吴伟这本书,我认为,相比杜的书来说,这本书是更加严格意义上的“副本”,或者说是更加系统的“副本”。赵紫阳在《改革历程》中粗线条的回忆,在这本书里都一一展开,用一个历史学上的术语,这本书也可以说是《改革历程》的“笺证本”。其文本价值可以纠正我既往对八十年代历史的一些看法。
第一,用“双峰政治”概括不那么准确。
一般说来,梳理八十年代的历史,都要关注到中央以邓小平为首的“改革派”和以陈云为首的“保守派”之间的分歧导致的不同的历史走向,邓力群在《十二个春秋》当中概括为“单年反右”“双年反左”。杨继绳《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一书大致也是顺着这个脉络来的。我在读到杨继绳的书的征求意见稿时,也同意这个看法,还特意为他起了一个“双峰政治”的名词来概括。从吴伟书中的描述并结合赵紫阳的《改革历程》来看,“双峰政治”大致持续到1986年,此后是“一个婆婆”,即邓小平的威权政治了。
1986年以来,邓小平对胡耀邦已经多有不满,正酝酿让他在十三大上“软着陆”;同时,邓开始属意赵紫阳。而赵自调到中央工作以来,关注点在经济改革,这倒让他与陈云那一派关系不像胡那样紧张。所以,赵接替胡以后,除了赵想将李瑞环调来分解邓力群的权力遭到陈云否决外,看不到陈云的身影。尤其是在十三届一中全会上,赵提出“重大问题仍然要请小平同志掌舵”这一决议后,党内事实上也就剩下一个“婆婆”了,陈云基本上没有对赵的工作再说三道四;而且,此前陈云一派的核心人物胡乔木和邓力群等也大致失势。党内一个“婆婆”的体制,基本上结束了“双峰政治”下的左右摇摆。这是赵能够从1986年以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础。
问题是,中国政治从“双峰政治”走向一个“婆婆”的威权体制,是否就能够保证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陈子明对此有过分析。他说:按照新权威主义宣传者的定义,东亚国家类型的威权政治,是由具有现代化意识与导向的政治强人或组织力量建立起来的权威政治。一方面,这种权威政治由于具有明确的现代化变革导向,而不同于传统专制政治;另一方面,出于它具有强制性的、高度组织化的行政军事力量与权威意志,作为其稳定社会秩序、推行其现代化方针的基础,因而又不同于民主政体。对于新权威主义的质疑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如何保证政治强人确实“具有现代化意识与导向”?第二,“具有现代化意识与导向”的政治强人能否解决政治继承问题?到1980年代后期,邓小平的威权改革模式在这两个问题上都出现了麻烦。
陈子明所举出的一个例子是1988年的“价格闯关”。吴伟书中通过扎实的考证,认为这次“价格闯关”,是邓小平提出、赵紫阳执行的。邓小平下决心的依据,并不是所谓“现代化意识与导向”,而是他对“发挥我们的真正优势”——“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铁的纪律”“集中力量办大事”等“党组织优势”的信赖。
由此说来,不管是“双峰政治”还是“一个婆婆”,如果不“具有现代化意识与导向”,的确无法解决陈子明所提到的两个问题。
第二,关于胡耀邦和赵紫阳。
整个八十年代,是胡和赵的时代。关于两人之间的关系,常有人在书中议论。吴伟的书中当然也涉及到,但他只是在一个注释中提到这一点。显然,吴伟是站在比较高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的。我赞成吴伟的看法。我要说的胡和赵,也不是来纠缠这一类问题,而是吴伟书中所看出来的胡和赵的不同的做事风格。
与胡相交很深的吴江认为,胡用人是五湖四海,甚至连自己的一个班子也没有,这不能不说是胡的一个缺憾。而赵不同,赵喜欢依靠自己熟悉的人,并依靠一个班子来为自己出谋划策。1986年接到邓小平交代的研究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后,他依靠鲍彤,先后建立了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和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这两个机构,的确成了赵决策的“参谋部”,赵很多政治主张,都是先在这两个机构中酝酿而后提出的。
著名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赵获得邓信任的一个重要的筹码。关于这个观点的形成,吴伟书中说:赵紫阳是在1987年1月15日的全国省长会议上,第一次谈到了“两个基本点”的说法。他说,三中全会的基本点有两个,一个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个是改革、开放、搞活。二者是统一的,缺一不可。此后,他在1月30日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再次阐述了这个观点。后来在中央政改办的一次会议上,陈小鲁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要有一条基本路线。鲍彤接受了这个意见,对“两个基本点”的说法进行了完善,加上了“一个中心”的表述,成为对三中全会路线的完整概括。赵紫阳后来回忆说:“这种口语化的概括,邓小平看了非常赞赏,多次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讲得好。”“参谋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此外,十三大报告起草过程中,赵给邓小平写的那封著名的“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立论基础的信,获得邓小平的首肯,直接来源于鲍彤在会上的发言。赵接替胡代任总书记时,正是“反资产阶级自由化”浪潮勃兴时,但赵在仅四个多月时间内即将这股浪潮给平息下去,并发表了著名的“5·13讲话”,鲍彤所主持的“参谋部”贡献很大。而政治体制改革的谋划能一步步顺利走下去,更是这个“参谋部”的功劳。
在处理与邓的关系上,胡、赵二人风格也不同。也许是因为胡执政时,处在“双峰政治”的漩涡中,需要左冲右突,他向邓请示汇报的时候比较少,尤其是1985年以后,这一点连赵都不理解。赵“对耀邦不大听邓小平的招呼也不以为然,认为对大局不利,对耀邦本人也不好”。而赵不同,他很注意向邓请示。中央政改办在讨论邓小平对十三大报告稿政治体制改革部分提出的意见的时候,有人说了一句后来成为政改研讨中最经典的话,他说:“我们总是说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什么是中国实际?小平同志的话就是最大的实际。”吴伟说:“这句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和思考。”其实,这句话不仅是政改办考虑问题的角度,也是赵处理与邓的关系的出发点。
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说赵就无所作为,他依然有所作为。吴伟写道:“这就是要抓住邓小平的思想脉络,研究他说过的话,用他的说法开路;同时把民众反映最迫切而现实又能做得到的东西加进去。按照鲍彤后来的说法,这叫‘跪着造反。”换句话说,赵在邓威权政治的阴影下,尽可能地有所作为,在政治体制改革的方案上,在十三大报告的拓展上,等等,都是这种作为的体现,其所达到的高度,2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还需要仰望。
吴伟的“身份写作”,有史家的严谨,因而其文本价值甚高。我只是举出两个例子来说明,相信研究这段历史的人会有更多的解读。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中国是“围墙政治”,围墙内对一件事情的决策过程,外人基本上无从与闻。而吴伟这本书所记录的政治体制改革方案的酝酿决策过程,基本上是这种外人无从与闻的事情,这就更加提高了本书的文本价值。
《国家为什么会崩溃》
作者:【美】彼得·D.希夫 / 译者:刘寅龙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定价:69.00元
作为准确预见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经济学家,在《国家为什么会崩溃》这本书中,《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作者彼得·希夫以极具说服力和挑战性的言辞阐述了美国是如何陷入泥潭的,以及怎样才能逃出这个泥潭。
彼得·希夫以其特有的真知灼见分析认为,处于崩溃险境的美国对中国有着极大的参考意义。
尽管中国正在实施很多正确的决策,但她的经济改革尚未完成。在未来的几年里,中国将面对艰难抉择——她要选择到底是限制政府的膨胀,还是追求被西方民主社会奉为巨大成功的福利国家政策。在这一点上,中国必须理性行事。
《中国化的日本》
作者:【日】与那霸润 / 译者:何晓毅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定价:32.00元
当今,世界已开始“中国化”,既得利益群体将被触动,最终国家统治也不再依赖坚守自身利益的地方团体。如今,大阪市市长桥下彻提出建议,要推翻日本“江户时代化”的僵化体系,推行“中国化”体制。这是否意味着日本将放弃目前消极的“日本化”而走“中国化”道路呢?
《抗战前后国共谈判实录》
作者:杨奎松 /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 定价:38.00元
《抗战前后国共谈判实录》是作者在国共关系研究上的重要成果之一。作者历经数年,搜集整理了两党在抗战前后十多年间谈判的草案、提案和谈话录,以及在各时段开具的条件;直接或间接引证了各种涉及谈判问题的来往信件、电报、报告、情报及会议记录等材料;解析了收编与改编、合并与跨党、新四军问题交涉、蒋毛会面之流变、马歇尔调处的成与败、打亦谈来谈亦打、南京代表团的困境等一系列谈判的核心问题;真实再现了在云谲波诡形势下,国共两党谈判的曲折过程和历史真相。
《我在美军航母上的8年》
作者:海攀、一鸣 /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定价:36.00元
这是一部关于美军航母舰载航空兵的招收、训练、战斗及生活的真实记录,讲述了一名去到美国的中国青年(当时尚未入美籍)加入美国海军,经过严酷训练成为美国海军航母舰载航空兵,在美军中服役8年,在航母上经历了战火的磨炼,实现了他的蜕变成长。
《街头智慧:罗杰斯的投资与人生》
作者:【美】吉姆·罗杰斯 / 译者:杨青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39.00元
作为对其一生在投资市场经验教训的总结,《街头智慧》全面解析了罗杰斯的投资见解及对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变化的深刻洞见。在书中,他常常提出一些令人惊讶的观点,包括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转的以及他对世界格局未来趋势的看法。他解释了为何亚洲会在21世纪成为占据世界经济主导地位的中心,还有他一家是如何搬到亚洲,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变化等。罗杰斯宣称,当金融业带动美国25%的经济增长时,华尔街时代已宣告终结。未来的经济将掌握在那些制造食品、能源、大宗商品和消费品的人手中。
《未来》
作者:【美】阿尔·戈尔 / 译者:冯洁音、李鸣燕、毛云 / 出版社:译文出版社 / 定价:70.00元
继担任八年参议员、八年众议员、八年副总统之后,美国政商界领袖人物阿尔·戈尔耗费八年时间,潜心钻研一万余页研究资料,对近年新涌现的现象背后的意义和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描绘了一幅全人类未来的精确图景。
《三毛,浪漫是一种病》
作者:月下 /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 定价:26.00元
本书讲述三毛浪漫的一生,她成为几代人膜拜追随的个性典范,代表了台湾流行文化的一部分。本书全方位梳理三毛的内心世界,从她的性情和艺术切入,再现一个天才般的文化偶像的短暂一生。
展现三毛的人生观、价值观,即她的活法。
《拍卖道》
作者:卞君君 /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 定价:39.00元
在中国的商业史上,“拍卖”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行业。1986年,中国拍卖业在中断了30年之后,重新焕发了生机,经过20余年的积淀,中国的拍卖行业趋于成熟和壮大,而成立于1988年的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正是行业中的佼佼者。
本书是上海国拍25年的奋斗历程的全景展示,亦是一幅激荡岁月中国拍卖人的群像。作者用深情的笔触,记录下上海国拍鲜为人知又跌宕起伏的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