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的辨证论治

2013-04-29 23:54:41杨长青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外邪症见方药

杨长青

【摘 要】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中医辨证主要以本虚邪实为主。笔者试图以五脏辩证的方法来更好的治疗本病,以达到阴阳和谐,五脏六腑之和谐。在临床中取得了令广大患者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荨麻疹;辨证论治

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团、风疙瘩、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有多种因素致使皮肤黏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其迅速发生与消退,有剧痒、可伴有发热、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临床上可分为急性荨麻疹、慢性寻麻疹、血管性神经性水肿与丘疹性荨麻疹等。

中医学认为,荨麻疹是由于人体正气相对虚弱、且患者体质各异,或内有食滞、邪热、复感风寒、风热之邪,或平素体弱、阴血不足、皮疹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气血被耗、或患有慢性疾患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腠理之间、邪正交真而发病。《内经》云:“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藏。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故五脏与发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笔者试图将荨麻疹的辨证论治分为从心论治、从肝论治、从脾论治、从肺论治、从肾论治,希望能够整体辨证。

1 从心论治

病机:《黄帝内经》曰:“心者,君主之管,神明出焉。心之合、脉也,其容、色也。”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荣盛则卫强,荣卫谐则外邪不易侵入,荣弱则外邪已侵入体内。患者素日心之所养或心气本虚,外不能荣卫肌肤,内不能濡养五脏,外邪侵袭,卫气不能及时护卫。邪气入里,郁于皮肤腠理之间,邪正交争而发病。症见:面色苍白、四肢倦怠、健忘、无力、偶发心悸、口唇白、肌肤有团状疹块、色白、瘙痒、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治法:补气养血、祛风止痒。方用:八珍汤加减。人参10克、茯苓12克、白术15克、甘草10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白芍12克、熟地12克、蝉蜕10克、乌蛇10克、白藓皮20克、地肤子20克。每日一剂,分早晚服用。

2 从肝论治

病机:《黄帝内经》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肝主疏泄。患者素日肝郁气滞,肝郁则疏泄不利、郁火于内、感遇外邪,则泄与火结。郁与皮肤肌腠之间而发病。

症见:急躁易怒、头晕头胀、耳鸣声响、口苦口干、胁肋疼痛、皮肤瘙痒、有高出皮肤风疹团、尿黄或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涩。

治法:疏泄肝火、祛邪止痒。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15克、栀子12克、黄芩10克、柴胡12克、生地15克、车前子10克、泽泻10克、通草10克、当归12克、甘草6克、白藓皮15克、地肤子20克、乌蛇10克、苦参12克、土茯苓30克、每日一剂,分早晚服用。

3 从脾论治

《黄帝内经》曰:“脾者,中州之官,主运化,五味出焉。脾之和、肉也、其荣、唇也。若居处潮湿及饮食失节,均可致脾的运化功能失常,不能正常濡润肌肉,遇外邪则致邪与湿热或寒湿相结而发病。寒湿困脾症见:头身困重、脘腹痞闷或痛、纳少便溏、泛恶欲呕、甚则肢体浮肿、皮肤瘙痒、有高出皮肤丘疹、色淡、口淡不渴、舌体胖、苔白滑或白腻、脉缓弱或沉细。

治法:健脾燥湿、祛风止痒。

方药:二陈汤合平胃散加减

陈皮12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甘草10克、苍术12克、厚朴12克、白藓皮15克、地肤子20克、乌蛇10克、蝉蜕10克、干姜10克。每日一剂,分早晚服用。

湿热困痞症见:脘腹痞闷、纳呆呕恶、大便溏泄而不爽、肢体困重、渴不多饮、身热不扬、汗出不解、或见身目鲜黄、有高出皮肤丘疹或片状疹、瘙痒、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疏风止痒。

方药:平胃散合三黄汤加减

陈皮12克、半夏12克、苍术12克、厚朴15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苦参10克、土茯苓15克、白藓皮20克、地肤子20克。每日一剂,分早晚服用。

4 从肺论治

《黄帝内经》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针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合。若素日肺气亏虚、肺气虚则致卫外不固、外邪侵袭伤则不能护卫体表、致邪留于皮肤、肌腠之间而发病。症见:气短懒言、声音低怯、自汗畏风、易感外邪、面白神疲、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补肺益气、祛风止痒。

方药:补中益气汤合玉屏风散加减

人参10克、甘草10克、白术15克、当归12克、陈皮12克、黄芪30克、升麻6克、柴胡6克、防风10克、乌蛇10克、白藓皮20克、地肤子20克、蝉蜕10克。每日一剂,分早晚服用。

5 从肾论治

《黄帝内经》曰:“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肾者,先天之本。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致肾气亏虚,肾虚则致温煦失职,气血温运无力,遇外邪则不能抗邪外出,致邪郁于皮肤肌腠之间而发病。症见:腰膝酸冷、行寒肢冷、面色白、神疲乏力、小便频多、大便稀溏或五更泄泻、舌淡苔白,脉微细、尺脉尤甚。

治法:补肾益阳、祛邪通络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

熟地12克、山芋12克、山药12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炮附子10克、肉桂6克、白藓皮20克、地肤子20克、乌蛇10克、每日一剂,分早晚服用。

笔者从事中医内科十余年,深感中医的辨证论治博大精深,认为荨麻疹的“证”之辨大有可探究之处。本病虽以本虚邪实为主,但在实际应用中更应整体辨证、调整阴阳、促五脏六腑之和谐、祛邪外出。笔者实一己之浅见,希抛砖引玉,愿与同行共同探讨。

猜你喜欢
外邪症见方药
治疗便秘不能一泻了之
家庭医学(2022年2期)2022-03-24 19:27:56
干眼环境病因及中医外邪属性的理论探讨
家庭解酒方药集锦
基层中医药(2020年1期)2020-07-27 02:44:12
从“外邪”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防治
三方加味辨证治盗汗
家庭医药(2020年21期)2020-01-03 04:46:36
中医药抗癌应重视扶正方药的应用
基层中医药(2018年9期)2018-11-09 01:20:36
“外邪致中”还是“内伤致中”?——说说“真中风”和“类中风”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50
中药止咳药水你选对了吗
人人健康(2017年17期)2017-10-20 11:25:36
经验方治疗急慢性咳嗽理论初探
“体-量-效”方药关系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