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茄鱼”食俗

2013-04-29 00:44张婷婷
西江月·中旬 2013年7期

【摘要】“茄鱼”这种家常饮食,在魏湾民众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手中的茄鱼、口中的茄鱼、心中的茄鱼,分别从茄鱼的制作方式,茄鱼的产生与传承及茄鱼在民众心中的地位,来探讨茄鱼与个人,茄鱼与家庭的微妙关系。

【关键词】茄鱼;个人体验;食物情感

在山东省临清市东南部的几个乡镇,如魏湾镇,康庄镇,代湾乡一带,曾流行着一种家常美食——“茄鱼”,这是一道用茄子做成的汤羹,曾是这一带民众经常食用的一种家常菜,目前仅有魏湾镇一带还多有制作。为了具体了解“茄鱼”的产生,发展和现状,以及“茄鱼”与该地民众的特殊情感,作者特深入魏湾镇进行调查。

魏湾镇隶属山东省临清市,位于临清市东南部,距离临清市三十公里,人口26000人,土地53000亩,全镇属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物产丰富,是重要的粮食产区,以小麦、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现在京九铁路贯穿境内,德商高速正在建设,交通发达。这片土地曾是元明清时期会通河段重要的交通枢纽,经济繁荣,店铺林立,也是重要的河运码头,南北的经济往来促进了当地的文化繁荣。该地曾经寺庙众多,曾有“一步三座庙”的传说。饮食文化也非常兴盛,小吃众多,千层烧饼,麻花火烧,马家豆腐脑,都是当地有名的饮食,这些食物基本出现在饭馆,小吃店等地方,该地还有一道非常有名的家常美食——“茄鱼”,是该地民众经常食用的一种家庭自制食物,这一道家常菜在魏湾民众的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该地民众口中的美味,也是该地民众心中的美食。

一、手中的茄鱼:茄鱼的制作过程

在魏湾镇流行的这道家喻户晓的传统美食——“茄鱼”,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不妨通过茄鱼的制作过程来了解一下。首先请村民刘瑞军讲述他制作茄鱼的过程:

“把茄子洗净后,去把[1],去皮,其实以前我小时候做茄鱼是不去皮的,现在生活好了,大家越来越讲究,以前的茄子很小,大家的削皮工具也不好,所以不去皮的。去皮后把茄子切成一公分厚的片,现在的茄子比较大,从中间再对半切开。然后用面粉加水制成稀面糊,在面糊中放入盐,把茄子放入腌一下。现在的面糊里会放鸡蛋,这样面糊比较松软,以前条件有限,很少放鸡蛋,现在做的好吃多了。把茄子挂上面糊,放在油里面煎,不能炸,一直煎到茄子两面都变黄,比较松软的时候出锅。出锅后,锅里放入葱姜爆炒,在把煎好的茄子倒入锅中炒一下,等葱花味儿浸入茄子后加水,加水炖至开锅,在加入淀粉糊或者面糊增加稠度。其实以前一般都是把第一步剩的面糊倒锅里,最重要的一点是放醋,再炖一会,让醋的味道遮住茄子的味道,出锅之前一定要蒜,这样最后出锅的才有鱼香味儿。”[2]

在采访过程中,还特地邀请七十多岁的郭登玉大娘现场展示了茄鱼的制作,在她的制作过程中,有多处与刘瑞军所描述的制作过程不同。由于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茄子的产量和质量都有较大变化,郭大娘买到的是大的圆茄子,临清一带基本食用圆茄子。她制作时没有去茄子皮,因为茄子过大,她采用的是切成宽一公分的细条,在炒制这一步时,她炒过葱花后直接加水入锅,然后放入茄子,并未炒制茄子,其他步骤相同。

茄鱼的制作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制作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发生变化,但是又有其固定的模式。“每个家庭独特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家庭饮食口味的独特性”[3]。同时也形成了每个家庭独特的食物制作方式,每个家庭的制作方式存在差异,比如油、盐的比例,放入材料的顺序,这些都将影响食物最后的口感。子女从父辈那里习得茄鱼制作方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多有发生变异,甚至亲姐妹之间对茄鱼的制作细节也有所不同。

二、口中的茄鱼:茄鱼的产生和传承

“茄鱼”,又名“假鱼汤”,顾名思义制作该种食物使用的食材并非真鱼,而是使用茄子制作出如鱼汤一样美味的汤羹,这看似普通的一碗汤羹对魏湾人来说,有着看似寻常却又不同寻常的意义,它曾伴随着老一代的魏湾人度过了物质匮乏的岁月,在那个物质紧缺的年代,能够经常吃到鱼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但这似乎并难不倒擅长烹调的中国人。“民以食为天”,中国人是智慧的民族,是对食物有着深厚感情的民族,不仅为了味蕾的的满足,更为了使吃饭这件事情变得更加美好,中国民众在驾驭食物方面的能力总是那么强大,作为普通中国民众的魏湾人,就通过智慧把茄子这种易得食材做出了鱼汤的味道。

就“茄鱼”的产生原因,作者调查了当地的民众,从民众的角度,探寻“茄鱼”是如何产生的:

“五十岁以上的人对茄鱼非常有感情,当时物资贫乏,要鱼没鱼,要肉没肉,又特别想给家人、孩子改善生活,那怎么办呢?农村有些油,这个油基本是断不了的,油是农村的生命之本,靠油来补充体力,是农村妇女用来改善生活的一种比较高档的方式。”[4]

“访谈人张婷婷:你觉得茄鱼好吃吗?

受访者丁玉兰:好吃啊,那个年代没吃的,弄点带油的就挺好吃。”[5]

“访谈人张婷婷:为什么是茄鱼呢,而不是其他蔬菜呢?

受访者郭登玉:上一辈都这样做,人家也都这样做,不过也只有茄子做出来最好吃,可能茄子没有怪味,做起来比较香。”[6]

对该地民众做了多次访谈,从多个角度去了解他们对茄鱼看法,以上是三位村民的谈话资料,其中第一段是该镇村民刘瑞军的一段话,这段朴实的话道出了“茄鱼”产生的其中一个原因:物资贫乏,并且民众迫切需要改善生活。这里提到“五十多岁以上”的人,这一代人的成长时期恰好是新中国发展中比较困难的时期,物资贫乏,生活艰苦,鱼肉非常稀缺,而农村民众的工作基本是体力活,身体需要补充营养。当时的农村食用油虽然不是很充足,但是相对于鱼肉来说,还是比较易得。所以民众必须拥有一道既充分吸收了油脂,且制作主材容易得到,制成后又能拥有肉食味道的家常菜。

单就这一个原因还不足以成就“茄鱼”这种食物,民众的需要是这种食物产生的前提,但是为什么不是选择其他蔬菜,而是偏偏选择茄子呢?这就要从该地的鱼汤制法说起:魏湾镇属于山东省临清市,菜系属于典型的鲁菜,烹饪方式也是鲁菜的以咸鲜为主,并善于运用葱姜蒜来提味增香。魏湾当地人做鱼汤喜欢先将鱼裹上面糊,在油里炸过后,再以大葱爆锅、加水,把炸过的鱼放入锅中炖熟,然后放盐、醋,出锅前放大蒜沫。这样的鱼汤微酸,大蒜能够遮盖鱼的腥味,非常鲜美。茄子是当地常见的食材,并且茄子本身微甜,没有特殊的味道,容易吸油,容易吸收调味食材的味道。所以选择用茄子烹制假鱼汤非常合适,尤其是在制作过程中,加入醋和大蒜沫,出锅后的味道和真鱼汤非常接近。

从以上两个方面来总结“茄鱼”的产生原因更为贴切,物资贫乏,民众迫切需要改善生活,非常需要一道能够既充分吸收了油脂,且制作主材容易得到,制成后又能拥有肉食味道的家常菜,而茄子恰恰符合这个要求,从而促使了“茄鱼”的产生。

正如访谈中刘瑞军的一句话:“五十岁以上的人对茄鱼非常有感情”。其实三四十岁的当地民众对它也很有感情,只是比上一辈的人的感情淡薄了,而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对它的感情更加淡薄。这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民众的生活越来越好,鱼肉的供应也越来越充足,民众慢慢不再需要鱼肉的替代品,所以茄鱼出现在家庭餐桌上的机会越来越少,导致家庭成员与之接触变少,而这种个人与食物之间的体验变少,必然使得个人与食物之间的感情变淡。

第三段访谈中,郭大娘的一句话非常关键:“上一辈都这样做”,这句话道出了茄鱼制作的传承模式:家庭传承。家庭是文化的传承的重要场所,这一点在食俗传承中尤为重要,家常菜的制作方法基本都是从上一代长辈那里习得,而且大多数并没有把它当成专业技艺,大部分是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习得。在北方农村家庭,基本是女性负责制作日常饮食,像茄鱼这种家常菜的制作方式,基本上都是女儿从母亲或者祖母辈习得。随着家庭食用茄鱼次数的减少,下一代习得茄鱼制作方式的机会也在减少,到现在这一带90后的年轻人对茄鱼的感情非常淡薄,这也是为什么曾在临清东北部流传的家常美食,到今天只剩下魏湾镇还有所保留。流传的范围越来越小,年轻一代对它的感情越来越淡。会不会有一天茄鱼消失在魏湾民众的生活中?这个答案难免有些让人遗憾,却又无法控制。

三、心中的茄鱼:魏湾民众的茄鱼情感

茄鱼在魏湾人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正如访谈材料中的叙述:“五十岁以上的人对茄鱼非常有感情。”这种感情来自内心深处,他们对这个食物有着深深的依附,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茄鱼曾经带给他们的来自食物的满足感、幸福感。相信另外一位访谈者的话,更能说明这个问题:

“茄鱼这个东西太好吃了,好吃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你已经吃饱饭了,可是你看到茄鱼,你还是想去吃一碗茄鱼。我们镇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我们镇有家饭店开业,请了当地有些威望的人去试菜,这时有人故意点了一份茄鱼,结果厨师不会做,有人就说:不会做茄鱼,还来这里做厨师啊?”[7]

受访者说这段话时,情绪饱满,谈到茄鱼仿佛触到了他的某根神经,可见茄鱼在他心中也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上一位受访者提到的“五十多岁的人”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其实在魏湾镇,像华伟这样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对茄鱼也很有感情,可能更多来自儿时的味道记忆。在儿时建构起的味觉是特殊的,无法取代的,无论你身在何处,年龄几何,总会对儿时味道有着深深的依恋,提起或吃到时,总是触及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食物本身是意义的承载者,我们可以透过食物的研究来了解人类的行为与文化的意涵。每个人都必须吃,因此我们吃什么变成是我们是谁的一个重要表征。也就是当你认同某个群体时,你会遵守该群体对食物的规范。”[8]从材料中的小故事可以看出,魏湾民众对待茄鱼的态度。茄鱼在某种意义上是魏湾民众这一群体的认同标志,除了血缘认同、地缘认同,食物作为一种特殊的认同标志一直存在于民众的生活中,民众在潜意识中用它来划定“自己人”的范围,食物的这种群体认同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值得深入研究。食物在民众家庭生活中有着非常特殊、微妙的关系,本文借茄鱼的角度浅议了其中的部分关系。食物与家庭,食物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还有着更大的空间,值得研究探索。

注释:

[1]把:临清方言,蒂的意思,茄把即茄蒂。

[2][4]受访人:刘瑞军,男,38岁,大专学历,属于半务农,家中有10亩农田,同时为魏湾镇政府普通干事。访谈人:张婷婷,访谈时间2013年10月03日。访谈地点:受访人家中。

[3][8]曾亚雯.妈妈的味道?食物口味、饮食实践与家庭关系[D].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硕士论文.

[5]受访人:丁玉兰,女,60岁,小学学历,务农。访谈人:张婷婷,访谈时间2013年10月03日。访谈地点:受访人家中。

[6]受访人:郭登玉,女,72岁,工读学校毕业,曾任民办教师。访谈人:张婷婷,访谈时间2013年10月01日。访谈地点:受访人家中。

[7]受访人:张华伟,30岁,中学学历,司机。访谈人:张婷婷,访谈时间2013年09月01日。访谈地点:临清市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