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伯娶妇风俗考

2013-04-29 00:44王郡
西江月·中旬 2013年7期
关键词:三老河伯西门豹

王郡

【摘要】河伯娶妇这一风俗由来已久,抛开其是否陋习不谈,本文仅就其产生原因、产生的普遍性进行阐述。从而揭示人类发展早期的对世界的认识能力。

【关键词】河伯娶妇;自然崇拜

在阅读古代典籍时我们能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古人多有为神鬼仙魔娶妻的风俗,如河伯娶妇、江神聘妇、东海聘妇、山神娶妪等等。他们的产生及发展是有一定规律性的,这里仅就河伯娶妇这一例子来对其进行分析说明。

一、河伯娶妇源流

《史记·滑稽列传》记载: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长老曰:“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豹问其故,对曰:“邺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其余钱持归。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洗沐之,为治新缯绮縠衣,闲居斋戒;为治斋宫河上,张缇绛帷,女居其中,为具牛酒饭食,行十余日。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始浮,行数十里乃没。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远逃亡。以故城中益空无人,又困贫,所从来久远矣。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西门豹曰:“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皆曰:“诺。”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曰:“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有顷,曰:“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有顷,曰:“弟子何久也?复使一人趣之!”复投一弟子河中。凡投三弟子。西门豹曰:“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烦三老为入白之。”复投三老河中。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西门豹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欲复使廷掾与豪长者一人入趣之。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西门豹曰:“诺,且留待之须臾。”须臾,豹曰:“廷掾起矣。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邺吏民大惊恐,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

《滑稽列传》最为详细的记载了河伯娶妇这一典故,在《六国年表》中有以下记载:“八年,初以君主妻河。”此事发生在秦灵公八年,司马贞《史记索隐》曰:“谓初以此年取他女为君主,君主犹公主也。妻河,谓嫁之河伯。故魏俗尤为河伯娶妇,盖其遗风,殊异其事,故云初。”事实上,早在此之前这种现象已经出现,甲骨卜辞载:“丁巳卜,其燎于河,牢,沈嬖。”“丙子卜,宾贞:妾卩屷河。”“辛丑卜,于河妾?”“妾于河”“祊于河三十牛,氏我女。”这大概就是古代河伯娶妇的原形吧。《楚辞·天问》:“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讲的是河伯妻子雒嫔被后羿所占的故事,这也说明河伯娶了雒嫔为妻。又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记载:“河间郡有圣姑祠, 姓郝字女君。魏青龙二年(公元234 年) 四月十日, ( 郝女君) 与邻女樵采於、深二水处。忽有数妇人从水而出, 若今之青衣,至女君前, 曰:‘东海使聘为妇, 故遣相迎。因敷茵於水上, 请女君於上坐, 青衣者侍侧, 顺流而下。其家大小奔到岸侧, 惟泣望而已。女君怡然曰:‘今幸得为水仙, 愿勿忧忆。语讫, 风起而没於水。乡人因为立祠。又置东海公像於圣姑侧, 呼为姑夫。”明代董说《七国考》引《风俗通》:“秦昭王伐蜀,令李冰为守,江水有神,岁取童子二人为妇,主者出钱百万以行聘,冰曰:‘不须,吾自有女。到时,装饰其女当以沉江,冰径上座,举酒酹曰:‘今得传九族君天神当见尊严。相为进酒,冰先投,杯但澹淡不耗,厉声曰:‘江君将兴,当相伐耳。拔剑忽然不见,良久有苍牛斗于岸……”无论是东海聘妇还是江神聘妇的故事都与与河伯娶妇故事类似,从时间看应该是由河伯娶妻发展变异而来。

二、河伯娶妇原因探析

河伯故事既已由来久远,且历经久远而不衰,必有其深层原因。下面我们就探析一下其由来原因。

读过以上史料我们不难发现多数材料中都有“巫”的形象出现,甲骨卜辞自不必说,其本身就是巫术占卜活动,《滑稽列传》中的大巫、《风俗通》中的主者都是古代巫形象。如此我们可以认为河伯娶妇、江神聘妇等典故是与古代巫术宗教相关联的,《大事记·大事记解题》:“‘秦初以君甥妻河解题曰:‘用诸河以求福也,戎狄之俗也。”《御批历代通鉴辑览》:“九年,秦初以君主妻河。取他女为君主,用诸河以求福,命曰妻河。”即,古代人民通过为河伯娶妻的做法来祈求福瑞,这些活动中的女子就是祭祀活动中的人牲。

战国时期的管仲说:“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集于天地,而藏于万物,产于金石,集于诸生,故曰水神。集于草木,根得起度,华得其数,实得其量。鸟兽得之,形体肥大,羽毛丰茂,文理明著。万物莫不尽其几,反其常者,水之內度适也。”《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文子·道原》:“水为道也,广不可极,深不可测,长极无穷,远沦无涯,息耗减益,过于不訾。上天为雨露,下地为润泽,万物不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大苞群生而无私好,泽及蚑蛲而不求报,富赡天下而不既,德施百姓而不费。”孔子也说:“众人取乎品类,以正万物,得之则生,失之则死,其似有德者。淑淑渊渊,深不可测,其似圣者。通润天地之间,国家以成。”由此可知水的重要性,并且古代先民受生产水平的影响总是逐水而居,因此在他们的认识里水带给她们的是生存的机会,因此自然而然的会产生敬畏之心,从而产生带有宗教色彩的崇拜意识。《七国考》:“《玉海》云:河患自战国始而禹功废矣。《周谱》云:定王五年,河徙砱砾,盖已失其故道。《大事记》云:威烈王十三年,晋河岸崩,壅龙门至于砥柱。春秋后,河患见史传始于此。”不难看出,春秋战国时代河患严重,而受到生产力与认识水平的限制,当时人们对河患的认识还停留在河神发怒惩罚百姓的观念上。因此,对与既能带来生存和死亡的河水,百姓为了平息愤怒、祈求福瑞,就有了祭祀河伯水神的活动,于是出现了在今人看来残酷的河伯娶妇现象。

此外,河伯娶妇原因还在于古代的以活人祭祀的传统。人祭是古代非常普遍的一种祭祀方法。从目前的考古资料看,最早的人祭见于仰韶文化晚期的郑州西山古城址内房基下以幼童为奠基的牺牲和辽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祭祀遗址中发现的位于石圈形台址附近的人骨架。到殷商时代,人祭之风炽盛。据胡厚宣先生统计,甲骨卜辞中有人祭内容的甲骨有1350片,卜辞1992条,用人量一次最多可达300~500人,从盘庚迁殷到帝辛亡国的273年间共用人牲13052人。这种人祭现象直到战国乃至以后还时有发生。事实上这种以人为牲的做法是原始初民自然崇拜的结果。

河伯娶妇现象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在印第安人、巴干达人、东非人那里都有类似现象。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在其著作《金枝》中曾详细谈到这些现象。我们在认识这一现象时,不能只单纯的从现代人的思维意识习惯去看待它,而是要以原始先民的认识水平去看待它。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

[2]詹鄞鑫.河伯娶妇古俗考[J].福州大学学报,2001(01):61~62.

[3]王娟娟.中国古代的黄河河神崇拜[D].

猜你喜欢
三老河伯西门豹
三 拜
“河伯”形象的文化精神透视
西门豹开引漳十二渠
扎纸人的人
四上《26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三老”断案
浙江传统经典书画名作图录汉三老讳字忌日碑
西门豹治邺
西门豹罢官的故事
人神传说之河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