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芳
【摘要】简策是我国最早的书籍形式,虽古老笨拙但却对后世书籍的产生发展影响颇深。本文主要对中国古代的简策制度的形成发展进行分析,探析中国古代的简策制度对后世书籍的影响。
【关键词】简策制度;书籍;影响
书籍作为记载和传播文化知识、供人们学习或查阅的工具,在我国悠久辉煌的古代文明中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不同时期的书籍,因其所用材料及样式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书籍制度。所谓书籍制度,主要是指书籍书写材料的品质和规格、装帧的工艺和形式,以及出版的方式。自先秦以来,中国的书籍制度几经变迁,书写材料由竹木到缣帛,继而由缣帛转为用纸;装帧方式由简册到卷轴,继而由卷轴转为册叶;出版方式由抄录到雕版,继而由雕版转为活字。概括而言,我国古代书籍制度主要分为三大类:简策(简牍)制度、卷轴制度和册叶(册页)制度。其中的简策制度是春秋以迄秦汉三国时期书籍的主要形式,它在书写、编次、装帧等方面都已具备了后世正规书籍的基本要素成为中国书籍的开端。本文主要对中国古代简策制度的形成发展进行分析,探析中国古代的简策制度对后世书籍的影响。
一、简策制度的形成
简册起源很早,甲骨文中就已有了“册”、“典”和“典册”二字和文。《尚书·多士》谓:“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革夏命”,说明在殷朝已有了简策。目前,史学界一般认为,殷周之世除甲骨金石外,亦必有简策纪事。根据肖东发在《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中所论述,竹木之用于书籍不比金石与甲骨晚。现在未能看到早期的简策,是因为竹木易腐败而未能流传至今。我国初期书籍形式是甲骨文书、青铜器铭文和石刻,制作材料为龟甲、兽骨、青铜器和玉、石材料。随着书写内容的不断丰富,甲骨、青铜器或玉、石片的书写容量远远不能满足不断增加的文字数,于是文字的载体逐渐转向竹木,形成了简策制度。
简策的“简”,最早专指竹质的书写材料,木质的称之为“牍”。东汉,“简”可泛指竹、木质书写材料。在长达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简策在书写工具、材料规范、刮治缮写、削改标号、题记编连等技术处理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制度,称之为“简策制度”或“简犊制度”。
二、简策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对后世书籍的影响
简策制度是我国最早的书籍制度,对后世书籍形制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简策形制的书,其编连长度要视书籍内容的长短而定。但如若太长,抄写、阅读和收藏都较为不便,因此就需要分成若干“篇”。每一篇往往是由若干支简编成的一册,然后合为一书,如《论语》二十篇、《孟子》七篇等。
首先,从简策的形制规格方面来看。一根竹片叫做“简”,每单根简是组成整部著作的基本单位。一部书往往需多根简写成。把若干根简编连到一处,就称之为“策”,“策”字也可写成“册”,合称“简策”。编简成策的绳子叫做“编”。编通常为麻制,也有用各色丝绳的,称作“丝编”;亦有用熟牛皮的,称“韦编”。在简策时代,写于竹简上的书,通常把首尾完整的文字编为一“册”。竹简好比书页,简策便是一本书,在简策上面写的首尾完整的文章叫一篇。一篇文章就为一册,所以“篇”也成为当时书籍的计数单位。如《论语》二十篇等。后将许多纸页编订起来的一个集合体也叫做“册”,因而“册”成了后来书籍计数单位的名称,而“篇”就成为著作物组成部分的名称。所以“篇”、“册”两字的意义古今并不相同。
一块削光可写字的木片叫做“版”,在版上写了字则叫做“犊”,合称“版犊”。版是长方形的,一尺见方的木板,称为“方”。版犊并非用来写长篇文章,其用途主要有三:第一,写官府公文和记录物件户口,故后世把文书档案等泛称为“文犊”。现在仍把那些不深入实际,仅满足于坐办公室批文件和报表来应付工作的官僚主义作风称为文犊主义。第二,通信。通信一般用一尺见方的版,因此,信件就叫做“尺犊”。版犊用于通信时上面要加一块板,叫做“检”,于检上书写收信人和发信人的姓名叫做“署”。将两块板用绳子扎起,在绳结处加上粘土,再在粘土上加盖印章,叫做“封”,而粘土就叫“封泥”。这便是简策时代的通信制度。第三,画图。由于狭长的竹简不易于画图,古代地图就画在方形的木板上,称之为“版图”。现在仍会把一个国家的领土称为“版图”。像在反映秦国争霸的电影《大兵小将》中成龙饰演的小兵随身携带的地图就是一块刻画有梁国路线的方形木板。此外,版犊也偶然用来写一些短小文章,《仪礼》上说:“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这里的“名”就指字。成语“连篇累犊”便是形容内容重复、冗长无味的文章。
其次,从简策的材料处理方面来看。青竹为简的制作材料,史书最早就是写在用青竹制成的竹简上,故后世称史书为“青史”。青竹刚砍下时含有大量汁液,其中所含糖份不仅易被虫子蛀食且不易着墨,所以制作竹简时必须先在火上烘干,烘干时竹条会渗出像汗一样的水份,这道工序叫“汗简”或“汗青”,因而后世把“汗青”作为书籍的代称。南宋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著名诗句,其中的“汗青”就特指史书。用竹简著书,是以毛笔沾墨写叫做“笔”,写错了或者要修改就用小刀把字刮去,叫做“削”,所以古代称掌管文书的官吏为“刀笔吏”,而删除的”删”字也是从册从刀会意。
再次,从简策的题记及与编连方面来看。简策的篇名书写格式有多种,其中对后来书籍形式影响较大的有四种:一是将篇名单独写在篇首第一简的正面,正文从第二根简开始书写。这种篇名在正文之前的格式称为后来通用的一般格式。二是将篇名写在篇首第一根简的背面,正面书写正文。这种格式与简策的收藏方式有关。简策书写完毕往往是由左向右卷成一束放置,这样写在篇首第一简背面的篇名就正好显露在外,方便查阅,这可以说是现代封面的起源。后来卷轴制的帛书及纸卷也同样卷起收藏,最早也是受了简策卷起收藏方法的启发。三是简策的开头两根简不写正文,篇名有时写在其中一简的背面,作用与上述第二种相同;有时也写在空白简之后、正文的前边。这篇首的两根空白简,称为“赘简”,作用是保护后简少受磨损。后来帛书、纸卷的前面也都留有空白,以免后边的文字部分受损,显然是沿袭简策的遗风。而后册页制的书籍封面及封底内往往留有一页至几页的空白护纸,称为“护页”或“副页”,也是受了简策形式的影响。四是篇名写在篇末最后一简的文字结束处,或是写在最后一简的背面。这种篇名在正文后的格式,在早期古籍中常见,但后代书籍中则很少见到。
小结
简策是我国最早的书籍形式,虽古老笨拙但却对后世书籍的产生发展影响颇深。后世书籍中的许多名词概念、习惯用语、篇名书写格式、装帧形式以及书写方法等,都沿袭了简策时期的制度的一些特点。如我国古代书籍大多是竖排版,书写时从右至左,由上到下,显然也是受简策书籍的影响。竹简受自身宽度的限制,一枚竹简一般仅能写一行字,书写时只能从上到下。而编简成策后卷起收藏时,为了阅读的方便,是以尾简为中轴,从左至右卷起来的,故书写时也只能从右至左。再如,简册用各种编绳编连,即便再结实的编绳究竟翻阅也不免散断,所以孔子读《易》“韦编三绝”。编绳一旦散断,原简的排列顺序极易混乱,书籍或文章的内容也就颠倒错乱了。此外,一些成语如“名垂青史”“学富五车”“汗牛充栋”“杀青”等,也都和简策制度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简牍制度对书籍内容的影响直至今日也远未消失。
【参考文献】
[1]黄镇伟.中国编辑出版史[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2]章宏伟.中国出版文化史论[M].华文出版社,2001.
[3]冯志杰,范继忠,章宏伟.中国编辑出版史研究:第一卷[M].九州出版社,2009.
[4]侯冬菊.略论简牍在书法艺术发展中的影响[J].书法赏评,2011(4).
[5]卢明.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历史演进[J].辽宁大学学报,1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