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世纪恐怖小说的心理触发机制

2013-04-29 00:44李欣明
西江月·中旬 2013年7期

李欣明

【摘要】新世纪以来,恐怖小说吸引了青少年读者的注意。其流行与掩藏在读者心灵深处的童年恐怖记忆有密切关系,同时,后现代文化语境下的异质性心理与亚文化语境下青少年的猎奇和反叛心理也对读者接受新世纪恐怖小说产生影响。

【关键词】新世纪恐怖小说;童年恐怖记忆;异质性心理;猎奇反叛心理

作为一种特殊的小说类型,新世纪恐怖小说的流行与读者的接受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新世纪恐怖小说唤起了读者心中“熟悉而又受到压抑”的记忆,使读者产生恐惧感,这是恐怖小说激发读者恐惧的情绪体验的前提。而随着西方多元话语的入侵,中国社会也表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其异质性也有利于读者接受风格更为独特的恐怖小说。作为新世纪恐怖小说的主要读者,青少年在亚文化语境下的猎奇和反叛心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童年恐怖记忆

借尸还魂、猫有九条命、墓穴中的各种离奇事件,都是新世纪恐怖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而对大多数人来说,这都是熟悉而陌生的。无论是家中老人为哄孩子讲述的关于鬼怪的故事,还是亲身经历的各种神秘的传统仪式,抑或是常常被灌输的阴阳轮回、善恶有报的思想,大多数人在童年时代都接触过神秘文化。童年时期,人的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没有达到一个成熟的高度,这些神秘的东西印刻在儿童的脑海中,至少在童年时期是不容置疑的。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人的理性思维越来越强大,人们开始怀疑这些神秘的东西的合理性。而在阅读恐怖小说时看到这些熟悉而陌生的东西时,便会产生独特的恐怖效果。

弗洛伊德在《论神秘和令人恐惧的东西》这篇文章中,就对这种现象做了研究。他从“unheimiliche”一词的词语考察出发,以精神分析理论为依据,得出了:神秘和恐怖感源于某种熟悉但却受到压抑的东西。他认为,神秘和恐惧的东西实际上并不是什么新奇或陌生的东西,而是某种我们熟悉的、早就存在于脑子里的东西,只不过由于受到抑制而从我们的大脑中间离出来。

以《盗墓笔记》系列小说为例。在中国,墓穴是人类死亡以后存放尸体的地方。在古代,身份越是高贵,墓穴越是奢华。一直以来,人们之间都流传着墓穴之中阴气太重,鬼魂常常出没的说法。再加上社会上盗墓之风盛行,盗墓者可能一夜暴富,但也有在墓穴里遭遇不测者。所有的想象和传言,都使得盗墓成为一个不算陌生的存在。正是在这个前提下,作者南派三叔才创作了《盗墓笔记》系列小说,在小说中,作者极力渲染墓穴的神秘气氛,男主人公吴邪在盗墓途中经历了各种离奇的事件,“粽子”、“猴子”、诈尸,刺激人们回想起关于墓穴、盗墓的所有记忆。这种契合度并不高的默契与神秘感,使读者产生了一定的恐惧情绪。

总之,令人恐怖的东西并不是完全陌生的,而是我们熟悉的、早就存在于大脑中的东西,只不过是由于种种原因而受到抑制。而当在阅读恐怖小说时,这些存在于大脑深处的恐怖记忆被唤醒,达到恐怖效果。

二、后现代文化语境下的异质性心理接受

后现代主义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在该时期,西方出现了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思潮,就是后现代主义思潮。

伊格尔顿认为后现代性在认知方式上表现为总体性和同一性的颠覆,强调多元化和异质性。他认为“后现代性是一种思想风格,它怀疑关于真理、理性、同一性和客观性的经典概念,怀疑关于普遍进步和解放的观念,怀疑单一体系、大叙事或者解释的最终根据。”后现代性就是相对于一元化的多元化,相对于同一的差异性、相对于界限的越界、相对于绝对主义的相对主义、相对于总体性的地方性等等。

这种思想传入中国以后,对于原来由主流价值观念所排斥的许多思想观念采取了接纳的态度,恐怖艺术获得了生机。在新世纪,恐怖小说获得了开放的生存环境。恐怖小说是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艺术类型出现的,其发展受到意识形态的规约,很难得到政府的积极支持,但是这并不影响其在大众中的受欢迎程度。

在美学史上,美学家们多讨论的是崇高、悲剧、喜剧等美学范畴,对于恐怖,是极少涉及的。张法在《被西方美学史写作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恐怖被汉语美学界忽略是应该引起注意的。恐怖审美经验从上个世纪末成为人们逐渐认可并重视的特殊的审美经验,这无疑是摆脱审美庸常化状态的一剂良药。

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不语“怪力乱神”和文艺作品的“传道”、“授业”、“解惑”,尽管自古就有《列异传》《搜神记》《聊斋志异》等具有恐怖色彩的文学作品,但是并不旨在恐怖,而是传统的惩恶扬善的典型。恐怖小说是对这种传统的颠覆,它极尽笔力描写“怪力乱神”,更不是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诉求,而是以激发读者的恐惧感为最终追求,并且多在网络这样一个传播量大,信息透明的环境下生存,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发生的。

总之,在新世纪,人们开始接纳各种异质性、多元化的信息,这无疑是对多元化的一种宽容。恐怖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小说类型,也在这种环境下得到了人们的接受和认可。

三、亚文化语境下青少年的猎奇和反叛心理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西方的文化形态和理论进入并影响着中国社会,当代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多元文化并存互渗的时代。英国伯明翰大学研究的青年亚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亚文化是通过风格化方式挑战正统或主流文化以便建立集体认同的附属性文化形态。”青年亚文化是亚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它带有反权威、颠覆性、通俗化、多元化等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它颠覆既有的主导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建设属于青年亚文化群体的话语权,取得自我认同的快感。

在亚文化语境下,青少年的猎奇和反叛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青少年时期处于儿童期和成人期之间的过渡期,处于自我探索的阶段,容易产生认同危机。而在当代中国社会,构成青少年的“80后”“90后”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急于摆脱家长的束缚,普遍对更广泛的文化,如主导文化和父辈文化等发生矛盾,具有异端、越轨的倾向。再加上学校生活单调枯燥,在学校里面接触到的,多是索然无味的教科书和程式化的教学,于是在课余时间,接触与学校生活不同的信息便成为青少年的一种放松,新世纪恐怖小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并繁荣的。亚文化具有“边缘性”的特点,新世纪恐怖小说也是如此,它并不为“更广泛的文化”所接纳,被排斥在体制外,只能在网络世界偏居一隅。虽然比较成功的恐怖小说会出版成书,甚至登上畅销书前列,有的还被改编成影视剧,但是其激发读者恐怖的单一需求和自身存在的许多弱点,都不被权威认可。而正是这种“边缘性”,反而更加满足了青少年的猎奇和反叛心理。

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时期的青少年具有明显的叛逆心理,青年亚文化便能够满足青少年的这种心理,而在亚文化语境下生存并带有明显青年亚文化特征的新世纪恐怖小说,更是迎合了青少年的猎奇和反叛心理。

新世纪恐怖小说成功唤醒了读者掩藏在心灵深处的童年恐怖记忆,同时迎合后现代文化语境下读者的异质性心理以及亚文化语境下青少年的猎奇和反叛心理,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的青睐,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论文学与艺术[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95.

[2]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

[3]张法.被西方美学史写作忽略的几个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

[4]胡疆锋.反文化、大众文化与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C].http://www.360doc.com/

content/10/1106/20/2104470_6718739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