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模型初探

2013-04-29 22:49陈琇霖宋凤宁周永红
中国电力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胜任力模型学生干部高校

陈琇霖?宋凤宁?周永红

摘要:为考察高校学生干部所应具备的胜任力素质,借鉴国内外胜任力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高校学生干部管理现状,对20名学生干部进行了行为事件访谈并对25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初步构建了具有14项鉴别性胜任特征的胜任力模型,为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训,学生干部自身成长及高校学生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行为事件访谈;胜任力模型

作者简介:陈琇霖(1989-),女,广西柳州人,广西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宋凤宁(1971-),女,河南洛阳人,广西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广西 南宁 530004)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213-03

胜任力理论及其模型研究与实践应用,最早源于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1]之后很快成为研究热点,被广泛运用于管理领域,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教育领域和医学领域。可以说,胜任力模型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各项职能得以实施的重要基础和技术前提。

学生干部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实施者,在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学生组织不断壮大,矛盾日益突出。高校如何培养人才?什么样的人才能更好地处理学生工作事务?优秀学生干部与一般学生干部在胜任特征类型和表现水平方面有何显著差别?如何建立一个相对科学的评价体系?这些都已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而将胜任力模型引入高校学生干部管理领域,建立学生干部胜任力模型,将有利于学生干部的选拔、培训等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创新,有利于高校学生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本研究拟采用行为事件访谈的研究范式,对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模型进行研究,旨在探究担任高校学生干部角色所必须具备的直接影响工作业绩的行为特征,以期为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训提供借鉴与思考。

一、研究过程

1.被试

(1)选取5所广西区内外高校发放自编《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半开放式问卷调查》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6份,其中,男生37人,女生49人。

(2)选取8名学生干部作为行为事件访谈练习对象;正式访谈对象20名,优秀学生干部和一般学生干部各10名,男生与女生各10名,分别来自3所高校。年龄最大的为24岁,最小的为21岁,平均年龄为21.35岁;大四9人,大三8人,大二3人;理工类6人,文科类14人。

(3)另选取2所高校大学生发放《胜任特征核检表》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0份。

2.研究程序

(1)开放式问卷调查。自编《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内容为基本信息,陈述合格和优秀的学生干部所具有的特点、理由,推荐心目中的优秀学生干部。收集胜任特征词条94条,作为编码辞典的基础。

(2)行为事件访谈法研究。行为事件访谈法是本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目的是搜集高校学生干部关键行为事件,获取胜任特征。

1)选取效标样本。由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心理学研究人员、学生干部各1名组成的专家小组确定优秀绩效组的学生干部必须满足的标准:曾经荣获校级以上优秀学生干部或优秀团干部荣誉称号;担任学生干部期间,其学习成绩不低于班级前25%。

2)预研究。参照半开放式问卷得出的胜任特征词条、史班瑟[2]才能评鉴法的编码辞典和8个访谈练习个案预编码结果,编制包含35项胜任特征的编码辞典。编码评分列表评分依次为-1、0、1、2、3,共5个层级,编码辞典由胜任特征名称、定义、强度等级、相应的行为指标描述组成。

3)正式访谈。自编《高校学生干部访谈提纲》、《行为事件访谈法行为记录表》,使用录音式MP4一个、数字录音笔DVR-108一支进行访谈录音。采用单盲实验,告知被试要访谈的内容是对大学学生干部经验的交流,避免社会赞许性效应。

4)胜任特征编码。经编码练习后,2名心理学本科生对访谈文本进行单盲编码。根据编码辞典,阅读所有录音文本,文本编号随机,对文本中的关键事件进行独立的主题分析,辨别、区分各个事件中出现的胜任特征的行为指标,进行正式归类和编码。

5)数据处理。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2个分组编码文本的字数和时长进行一致性检验相关分析;对两组胜任特征的频次、平均等级分、总分和最高等级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3.模型验证

根据辞典和文献组合成包含60项胜任特征的《胜任特征核檢表》,为避免顺序效应,核检表实际印刷随机排为四种不同的顺序。考察由行为事件访谈法和核检表得出的胜任特征之间的吻合度,再由2位有学生工作经验的教师对14项卓越胜任特征的重要性进行等级评定,最后形成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模型。

二、研究结果

1.字数分析

对访谈字数与访谈时间两组原始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结果表明原始数据符合方差齐性假设。说明优秀组和一般组的差异不能归因于访谈的字数和时间。在访谈长度上,优秀学生干部组与一般学生干部组之间的差异在0.05水平上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访谈时间与访谈字数相关系数为0.576,在p<0.01水平上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信度分析

对相同文本材料独立编码一致性程度是影响胜任特征评价法的重要因素,是编码可靠性、重要性的重要指标。[3]归类一致性的值为0.308~0.877,总的归类一致性为0.716;编码信度系数值为0.470~0.935,总的编码信度系数为0.835。部分特征项目归类一致性的值稍低,但与以往的研究比较,这个归类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4]

3.差异分析

根据Spencer等人的建议,在编码和统计处理时,既可以采用胜任特征的发生频次,也可以采用平均分数,或者采用最高分数。[5]根据访谈数据t检验结果,确定出优秀学生干部与一般学生干部的鉴别性胜任特征,组成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模型如表2所示。

四项差异检验的结果显示,有12项胜任特征在优秀组和一般组之间均差异不显著,应在最终的学生干部胜任力模型中考虑舍弃。初步确定有显著性差异的23项为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模型雏形。

4.模型雏形的验证

经过核检表的检验,发现在排序的前35项胜任特征中,与辞典表述完全吻合的胜任特征有22项,剔除8项在行为事件访谈数据分析中差异不显著的胜任特征,则鉴别性胜任特征为14项。另外,核检表不能在意义上包含在辞典当中的有正直诚实、思想道德修养、心理健康、开朗乐观等4项。最终结合行为事件访谈法和胜任特征核检表的结果,确定高校学生干部的胜任力模型如表3所示。

2位有学生工作经验的教师对14项胜任特征的重要性进行了等级评定,斯皮尔曼相关系数为0.982,说明这14项胜任特征是可以鉴别优秀学生干部与一般学生干部的。

三、讨论

与沈燎、刘枭[6]构建的KACM(知识水平—技术能力—性格动机—职业品德)四维度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模型,李如铁[7]的“高校学生会主席胜任力模型”以及栗婷[8]的“高校学生班干部胜任力特征”采用的问卷调查相比,本模型在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不再仅仅根据前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而是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高校学生干部进行实证研究。由于行为事件访谈法是一种行为回顾式探察技术,透过了解访谈对象确实经历的重要事件来找出其背后真正的能力与动机,可以挖掘出被访谈者不能客观认识到的自身特征,为建立胜任力模型提供丰富的资料来源,避免传统问卷调查预设问题的弊端,因此它是目前来说广泛用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范式。[9]最终本研究得到了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模型,该模型对高校学生干部胜任特征的各维度进行了具体描述和可操作考查,可服务于优秀学生干部的选拔工作。

在研究结果上,本研究所得到的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模型,涵盖了李如铁等人构建的管人、管事、管我、沟通纽带和创新五个维度的高校学生会主席胜任力模型的前四个维度,也部分支持了栗婷的研究结果,其参照大学辅导员胜任力问卷编制高校学生班干部胜任力问卷的调查结果认为,高校学生班干部最重要的五项胜任特征依次是理解和尊重同学、言语表达能力、原则性、关爱同学、创新能力。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现代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大学教育、学生管理自身发展的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尽管在编码辞典中出现了“创新”维度,但在访谈时,由于被试对创新事件的叙述较少,在数据处理中,此特征因差异不显著而被淘汰,这可能与取样和研究者访谈水平有关,创新特征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此外,在特征频次差异分析中,亲和力t值为-2.25(p<0.01),可能是因为优秀学生干部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强调威严,所以其亲和力特征在访谈事件表述中较少体现,少于一般学生干部。然而在后期模型验证中,40.6%的被调查者认为,亲和力是区分优秀学生干部与一般学生干部的必备要素,亲和力再度被纳入胜任力模型。而领导能力在三次差异分析中都有显著差异,说明这是优秀学生干部的核心要素。从辞典的解释上看,优秀学生干部乐于在学生工作中花费更多的精力,而不是接受眼前现成的内容。对比史班瑟[10]构建的人类通用胜任力模型,本模型突出亲和力和热情两个胜任特征,这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和为贵”有关,带有更多的人文色彩,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敬重、友爱,而热情是影响人际吸引主要的人格品质。[11]

四、结论

本研究初步构建了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模型,包括团队合作、领导能力、亲和力、问题解决、幽默、自信、尊重、冲突管理、热情、自我控制、沟通能力、学习能力、主动性、影响力14项胜任特征。这个模型反映了学生干部实现学生组织的职能和加强学生组织自身建设的具体要求,为今后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训,学生干部自身成长及高校学生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McClelland·D.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14.

[2][10]史班瑟.才能评鉴法——建立卓越的绩效模式[M].魏梅金,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25-165.

[3]高建设.胜任特征: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构建与应用[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9:3,61.

[4]仲理峰,时勘.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J].心理学报,2004,(1):110-115.

[5]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學,

2004.

[6]沈燎,刘枭.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9,(12):61-64.

[7]李如铁,苏斌原,廖庆春,等.高校学生会主席胜任力模型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6):122-125.

[8]栗婷.高校学生班干部胜任力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06.

[9]冯明,尹明鑫.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

2007,(9):229-231.

[11]N.H.Anderson.Likeableness Ratings of 555 Personality-trait Word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9):272-279

(责任编辑:孙晴)

猜你喜欢
胜任力模型学生干部高校
胜任力模型在煤炭销售企业人才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民营企业招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素质结构研究
基于学生干部教育管理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
高职学生干部成长需求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