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建红
【摘要】 目的 探讨缬沙坦与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一缬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降压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8周时SBP及D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76%(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好、安全可靠。
【关键词】 缬沙坦;左旋氨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以中老年人群多发,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1]。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及钙离子拮抗剂(CCB)是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且单一用药均已取得较佳效果。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在提高降压效果的同时,减少药物使用剂量[2]。笔者观察了缬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并与单一缬沙坦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观察对象共242例,均来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WHO/ISH相关诊断标准,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24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3例:男79例,女74例;年龄51-82岁,平均(58.23±9.42)岁。对照组89例:男51例,女38例;年龄50-83岁,平均(58.41±9.56)岁。本次研究纳入对象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接受本次治疗前停用原有降压药物2周,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口服治疗,剂量:80mg/次,1次/d,予每天早餐前服用。观察组患者均给予缬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剂量:缬沙坦80mg/次,1次/d;左旋氨氯地平2.5mg/次,1次/d,两种药物均予早餐前口服。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不再服用其他降压药物,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评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后血压变化情况,血压测定:治疗前取患者坐位右臂血压,连续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治疗期间每天测量1次,待血压平稳后每周测量3-4次,治疗4周及8周血压取前3次测量结果平均值。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卫生部《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评定标准:显效:舒张压(DBP)较治疗前下降10mmHg以上并恢复正常,或较治疗前下降 20mmHg以上。有效:DBP较治疗前下降不足10mmHg,但已降至正常水平,或较治疗前下降10-19mmHg。无效:未达至上述水平。
1.4 统计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血压水平以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SBP、DB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8周时SBP及D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153例患者中,显效95例,有效4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89例患者中,显效34例,有效4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8.7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轻度水肿1例,体位性眩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体位性眩晕及头痛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上述不良反应较轻微,均未影响继续治疗。
3 讨 论
目前,原发性高血压已成为影响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重要心血管疾病,对于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原发性高血压与遗传因素有关[3]。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及钙离子拮抗剂(CCB)是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缬沙坦是一种新型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用药后,能有特异性地阻断AngⅡ的AT1受体,在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同时阻断醛固酮释放及血管收缩,从而起到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的作用,最终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4]。而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种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在降压的同时可起到消退室间隔及左室后壁肥厚的作用。此外,左旋氨氯地平在利尿、排钠等方面也有一定疗效[5]。
缬沙坦与左旋氨氯地平均为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两种药物单一用药均有一定治疗效果,但两者作用机制不同,左旋氨氯地平主要通过舒张动脉达到降压目的,而缬沙坦可通过同时舒张动脉和静脉达到降压的目的。我国学者王俊[6]观察了缬沙坦和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有一定下降,但两组下降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缬沙坦和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相当。随着临床医师对各种药物药理作用的研究,多数学者认为,2种或2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高血压,有利于患者血压的控制。本次研究结果提示,缬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优于单一缬沙坦治疗,缬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在提高治疗疗效的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笔者认为,缬沙坦与左旋氨氯地平虽均为降压药物,但由于药理机制不同,两者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缬沙坦与左旋氨氯地平联用可提高降压效果,且同样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缬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降压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曹生华.比较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3):18-19.
[2] 仲积珊.缬沙坦与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244-245.
[3] 姜善,高瑛,高志永.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6):96-97.
[4] 廖红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2,4(5):537-538.
[5] 李文安.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33):24-25.
[6] 王俊.缬沙坦和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血尿酸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0,9(18):2317-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