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旭明 汪亚洋 张玲玲
摘 要:校训是一个学校文化沉淀和精神继承的一个缩影。本文通过搜集国内外203所著名大学的校训,提炼关键词,为当今的综合素质教育方向把握航标,提供更广阔的教育思路和培养模式。
关键词:校训 统计 素质教育 范畴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a)-0074-01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教育有培养创造的力量”。素质教育的全方面的发展从横向来说范畴模糊,涉及领域广阔,方向不清晰;从纵向来说,缺乏发展的主次先后和侧重点;从深度来说,没有程度量化单位。以上三点使得大学素质教育的试行远达不到人们预想的效果。然而经过多年文化传承的大学将自己的教育精华浓缩在一两句校训之中,可以说是在素质培养教育中立下了一个个坐标,为素质教育的横向维度提供了一个参考范围,给后者提供更广阔的教育思路和培养模式。
1 校训内涵及功能
校训是学校为树立优良校风而制定的要求师生共同遵守的准则。——《教育大辞典》。校训是一所学校独立思想和传统精神的集中体现,随着大学的创建和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特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传统,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着学校里每个人的价值观选择、思维方式、学术氛围、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这种校园文化精神不仅是一种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更是大学本身独有文化的灵魂。一方面陶冶教师素养;一方面提高学生品德素质,既振奋精神,渲染气氛,引导教风和学风;还能推动社会文化,丰富健全社会文化体系。
2 校训统计分析
此次研究选取的国内校训为我国211大学共103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选取国外2010年排名世界前100的大学92所,遍及英、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等。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国内外203所大学中,没有校训、网络未查找到或暂未制定校训的学校不计数据。
根据对国内校训关键字的统计,得出关键词12个。关键词对应词频数(次)分别为:知识39;创新27;品德22;求是17;实践14;勤奋12;团结10;胸襟8;诚实6;爱国5;志向5;思想5;自由,民主4;艰苦朴素4;奉献4;济世4;审美2;科学1。
由国内统计可以看出,掌握知识作为最基础的学习内容备受大家重视,其次创新、品德。所有的词汇范畴大致分为三个方向:个人,他人和社会。在个人的层面又分为:知识(思考、获取、实践、创新)、品德、理想、审美、人格及传统价值观。
统计二:国外高校校训关键词和词频数(次):求知22;真理14;宗教次;思考9;自由8;自然7;服务6;品格6;国家5;专业4;科学4;践行4;创新2;艺术1[3]。
国外大学的关注点在个人自身的发展。从统计二可以看出,除了宗教信仰之外,国外更多看重知识的获取和对真理的追求,尤其强调自己的思考。
3 校训为素质教育提供的“横向教育坐标”
从以上统计数据来看,众多的校训列出了较详细的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范畴单目,给出了一个明晰的“教育坐标”—— 综合素质教育的一种培养模式。
3.1 倡导博学的学术态度
从统计来看,涉及“学识、学风”的占35.8%,“创新、创造”的占36.7%。求学重视勤奋,运用看重实践,发展强调创新。学,有博学、笃学、励学、精学、积学;行,有笃行、敦行、力行、尚行;学行结合,知行合一。和国外大学相区别的是,在追求知识的目的中强调求是,求真。“求实、求是、求真、至真”的数据占48.6%。外国众多大学的校训体现最多的也是对知识的获取。不仅重视求知,还注重对真理的探索,和在这探索中学生自身独立的思考。比起强调结果创新来说,强调思考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步骤显得更为切实和实际。
3.2 提升个人品德修养和对美的欣赏与内化
在个人道德品质修持中,既要保持厚德的传统文化,又需要坚持自强、勤奋的生活态度。涉及“自强、勤奋、勤俭”的占45.9%。比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对德育、智育、体育都有积极的影响,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美感的内化是促进思想道德提升的一种重要方法。
3.3 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
统计中涉及“团结、乐群”的占22.9%。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培养是形成一个具有强劲动力,发展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的集体最不可缺少的要素。
3.4 崇敬自然,保护自然
在中国普遍的自然价值观下,自然一直作为我们的师者、朋友。青松代表正气,竹梅代表风骨,水至善,梅兰竹菊是四君子,自然环境和人类和谐共存的当代,更应当让每一辈人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4 结语
素质教育不仅重视教学活动中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自身发展的合理建构。在这个结构中,向内审视,学生的知识、品德、和价值观(其中理想、审美、人格等都应涵盖于价值观中)是三个重要的基础支柱,随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这三个方面要同时增长和支持,才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的完善,从而承担起他所应负担的各种责任。从学生与外界的关系来看,处理好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之后,还要培养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这些知识是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家庭、社会、朋友圈中会得到更多的经验积累和实践。这也同时印证了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
参考文献
[1] 王刚.我国大学校训研究述评[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17):69-71.
[2] 徐军,王渊,陈旭.校训的文化内涵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兼论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校训的文化内涵[J].中国轻工教育,2010(2):32-34.
[3] 向鹏,陈凤.中西高校校训的价值取向对比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