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努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一直是语文作文教学的目标,但实际教学困难重重,目标很难达成。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缺乏生活积累和体验,文思枯竭,“无话可说”,“无米下锅”;二是教师的评价方式单一,影响训练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多方寻找解决方法,在教学中积极实践专业期刊上的教研成果,尽管许多研究者都能就作文教学提出一些方法,但真正运用到学生身上还是收效甚微。于是笔者常想:是不是在践行这些方法时忽视了什么关键的东西,为什么看似很好的方法却因为学生的不配合而不得不终止?
经过反思,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除了要介绍一些科学的方法外,教师的引导评价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此,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从作文教学多元评价方面谈谈心得体会。
一、在“写作积累”评价中注重多元化
在作文教学中要解决学生无话可说的问题,根本一点就是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阅读各种书籍报刊。从生活、经典中获得情感体验,自然就能“有话可说”,“有米下锅”。在教学中,笔者尝试采用“以讲促读”的方法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以达到积累写作素材的目的。具体做法:利用课前三分钟口头作文,设计“我与经典”、“对话历史名人”、“社会热点”等话题,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注重积累。在具体操作中,笔者加强了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指导评价作用,注重评价过程的多元化,以激励学生做好这项活动。
第一步,师生共同确定“演讲专题”,教师并就此专题做详细指导。此外,教师应提前查阅自己不熟悉的历史人物或不太了解的社会热点,为后面课堂上的点评打下基础。
第二步,学生根据此专题确定自己的演讲内容,要求学生按照老师所指导的写作思路写演讲稿,演讲时力求脱稿,做到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
第三步,设计一个评分方案:对演讲学生的要求,活动满分10分,所写稿件符合老师要求的思路评3分,对人物或事件评价有独到见解评2分,能脱稿评5分;对聆听学生的要求,能认真听讲,概述出演讲内容,复述演讲思路,满分5分。这些分数作为期末时平时成绩考核的一部分。
第四步,教师认真聆听,记下演讲中的优缺点,演讲结束后除了要补充聆听学生对演讲内容思路的复述外,更重要的是对这次演讲活动的点评,要注意让自己的评语具有有效性、启发性、针对性,要具有人文关怀和情感激励,尤其对演讲稿中的亮点“材料选择典型”、“事例概述简洁而生动”、“演讲中心突出”等大加赞赏。另外对活动中学生表现出的写作、演讲态度进行评价,以激励后面的学生认真积极地投入此项活动中。而对不足之处只是委婉提出,并且注意运用商榷式的口吻。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评价过程的多元化,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降低了评价标准,没有把学生创新、独到观点作为评价的重要分值,原因是高一学生缺乏社会生活阅历,对一些问题不可能有深刻的认识,况且此项活动以积累为目标,要让学生感觉到,只要自己认真做就能完成任务并能获得老师好评,过高的门槛只会让学生心生畏惧。
二、在“片段作文”评价中注重多元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课程评价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之中,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这是针对“老师是单一的评价主体”而言的。
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主体意识,笔者在两周一次的当堂作文片段训练中进行了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因为是片段练习,所以一节课完成写作和小组互评是完全可以的。评价方案如下:
第一步按座位情况成立作文批改小组,每4~6人为一小组,小组内交叉批改,然后每组选出1~2篇代表性的作文。
第二步由小组组长执笔对优秀作文写下评价意见,最后上交。(以上两步骤在一节课完成)
第三步教师将收上来的十几篇片段作文重新评阅,包括评阅学生的评语。对学生评语的审阅,在一定程度上能了解到学生对写作理论的理解是否存在偏差。第二天及时反馈,对共性问题课堂上做详细分析,个别问题就以评语形式写在作文上。这种师生共赏的评价方式对学生极有帮助,怎样写好,怎样写不好,怎样审题是失误的,教师均作出了具体分析,学生一听就明白了。
第四步表扬作品被推选上来的十几位学生,表扬评价写得认真的小组。每次表扬都记录在案,几次之后再进行汇总表扬。笔者尤其重视评价学生在写、评、改整个过程中的态度,因为只有持认真、严肃和严谨的态度,作文互评才能产生实效。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实际上是一种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弥补、自我提高的学习过程,被表扬的学生一定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产生写作的内驱力,其他学生在比较、体会别人的原文及修改提升文的同时,作文能力也在提高。
三、在“篇章作文”评价中注重多元化
教师写作文评语的目的是以巧妙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学生明确自己的成功与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可如何利用评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评价中多鼓励,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标准多元化。
一是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一篇好文章的“亮点”可以是新颖的立意、曲折跌宕的情节、灵动的语言、生动传神的细节等等。学生辛苦几十分钟,如果收获的只有批评和指责,直接后果就是写作的积极性受挫,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失去写作兴趣。在教学中,笔者经常采用弃其整篇、专注局部的方法,学生习作中一两句精彩的话语,一个典型的事例,一个与众不同的想法(哪怕表述不够清楚),都是笔者表扬的对象。这样坚持一段时间,许多学生会有一定程度的写作认同感,学生的写作激情也就得到了极大激发。
二是评价价值观的多元化,要能宽容学生作文中的一些偏激的思想。有些学生在作文中愤世嫉俗,批评现行的教育体制、社会政治制度等,对待这类学生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们思想的成熟。首先肯定他们从社会世象中发现问题,并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引导,而不应该过分苛求,更不能贸然地用“不积极,不健康”这一标准给他们的作文判低分。学生敢在作文中写出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是他们向老师袒露他们内心真实的困惑,是对老师的信任。我们不能为了让学生说积极的话就逼着他们说假话,说套话大话。因此宽容的评价能让学生敢说,愿意说,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个性化作文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多元化的评价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评的形式多样,评的角度新异,恰如其分地赏识点评,极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产生情境效应,提高学生写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