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
摘 要: 职业中专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定地位。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写作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为写作奠定基础;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挖掘身边的写作素材。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走进社会,到大自然中体验生活,搜集相关资料;要结合专业实际,进行写作训练;要综合评价,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关键词: 职业中专 作文教学 教学策略
职业中专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定地位,是职业中专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学生普遍存在无从入手、无话可写的困难,写出来的文章多是空话、套话,内容贫乏。因此,要改变职业中专作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就要结合学生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从多角度加强学生写作训练。特别是要加强学生社会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将来走入社会从事某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写作奠定基础
在以往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很好地处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不能把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不能有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这就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即三步阅读法:第一步,粗读全文,了解作品大意。粗略阅读可以掌握作品的基本内容、主要观点、结构和写作方法。第二步,细读,读懂词句。通过细读掌握段落中心大意,找出中心句和关键句,分清段落层次,掌握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大体了解文章的思路。第三步,精读,领会文章含义。精读要对阅读内容逐句逐段地深刻理解。粗读、细读、精读是阅读的渐进行为,通过阅读对文章的谋篇布局与内容和形式进行揣摩、比较与评价。在阅读过程中,要对学生提出要求,即在阅读过程中做到五动,即动眼、动口、动耳、动手、动脑。培养学生五动的习惯,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眼看、口读、耳听、手写、脑想有机结合的习惯。在动眼、动口的基础上,再结合动手,所谓的“口读十遍不如手写一遍”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这里的手写一遍,并非是对所记内容进行简单的誊抄,而是先对阅读内容进行梳理,把握其规律性,在此基础上再眼手结合,达到有效记忆的目的。这也就是说,五动之中,动脑最为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动脑,实现阅读目的,为写作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职业中专学生的学习基础不是很好,这和初中阶段的学习有一定关系,初中阶段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平时观察、积累到的写作素材有限,因此初中阶段学生往往把写作当成一个包袱,容易产生自卑、厌烦心理。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教材及相关的辅助资料,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可见、可闻、可感的生活情境,指导学生观察、发现、捕捉信息。例如,进行人物描写的作文教学时,带领学生到田间观察农民劳动的情景,到工厂观察工人工作的场面,在选定人物后,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进行描述,重点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教师还可以恰当利用多媒体音乐、视频、图片等功能创设作文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力,展示各种事物的形象,实现情景过程的再现,有效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开拓学生形象思维的空间,从而学生可以更好地抒写自身的感受。
情景模拟训练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方法。把现实生活、工作、学习中的材料及发生、发展、变化的各种环境和条件,置于一定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追根溯源,探讨事实材料产生的成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情景模拟训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教师创设的情境要有可操作性,指导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设计编写情景脚本,进行角色分配,最后在课堂上模拟表演,从而增强学生感知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挖掘身边的写作素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场面,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细节,并把这些内化为写作素材。职业中专语文教材中有相关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布置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周末、节假日时走向社会,到大自然中体验生活,搜集相关资料。由此学生深有感触,为写作准备了充足的素材,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结合专业实际,进行写作训练
职业中专课程设置要求的学习内容和训练目标,侧重于实用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职业中专学生的写作教学要结合专业的需要,突出实用文体的写作训练,为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写作训练中,除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常规性的写作训练外,还要特别注重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如通知、申请、计划、总结、条据等。这些应用文是根据生活需要,严格按照一定格式写作的文体。由于应用文的写作较为枯燥,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进行写作训练,突出应用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五、综合评价,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作文教学的评价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平时小作文的评价,对学生的每一次小作文都要客观公正地给予评价;二是对阶段(其中、期末)作文的评价。在每一次评价中都要肯定学生的进步和提高,对存在的不足给予指点和帮助改进。对学生综合成绩的评价要将平时作文和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进行综合评判。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应体现个性化,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指点学生今后努力的方向。在评价中,教师除了要提醒学生重视作文自行修改之外,还要审读学生习作,发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讲评,让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都有清楚的认识。在评价中还要关注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的生活体验,对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因而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对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应该予以肯定。这样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做好平时的写作练习。既掌握知识,又增强实践能力,从而写作水平就会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