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长永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也能使学生快乐地学习。有兴趣的学习,才能生动活泼高效。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借助图片、漫画、flash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积极、投入、高效地学习。那么,如何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呢?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创设情境问题引导学习主动学习化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的做法如下。
一、创设悬念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所教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的悬念问题情境,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追根寻源,进行探索。比如,为使学生对醋酸的性质有更深入的了解,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一天,有个农妇提着一篮子鸡蛋从德军设置的关卡走过,一个士兵无意地从篮中拿起一个鸡蛋在空中抛来抛去。此时,这个农妇脸上露出了紧张的神色,她为什么会紧张呢?这个士兵觉得可疑,经仔细检查发现鸡蛋壳上有密密麻麻的军事地图。请问:鸡蛋壳上的军事地图是怎样刻上去的呢?此时,学生欲罢不能,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入到酸的性质的学习中。
二、创设陷阱问题,激发学生思辨
教师利用学生知识结构中的含糊点、易错点或盲点,制造相应的“陷阱”,诱使学生落入其中,再将学生从中“救起”或引导学生“自救”,让学生在教训的反思中澄清模糊的认识,提高思辨能力。除去95%酒精中的水,加无水硫酸铜后用蒸馏法。其中存在的“陷阱”是:用无水硫酸铜检验乙醇中是否有水,方案可行,但用无水硫酸铜除去95%酒精中的水则在蒸馏过程中硫酸铜晶体会因受热而分解出水,应该改用生石灰进行实验。
三、创设对比型、矛盾型、探究型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对比使问题明朗,对比性越强,探究的问题更突出。对于相互看起来十分矛盾的问题,只要认真、细致地研究,发现内在的规律,就能揭开矛盾的表象,抓住问题的本质。
1.创设对比问题情境有助于引发学生探究心理,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比如学习“二氧化硫和氯气都能使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退色”这部分内容时,通过对其原理是否相同的探究,找出二者的区别:二氧化硫可使品红溶液、溴水、高锰酸钾溶液退色。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二氧化硫和氯气均可用于漂白,若将它们混合使用效果如何?现在市场上时有不法商贩用二氧化硫对食品进行漂白,请问用什么方法可以方便、快捷地加以鉴别?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究,学习效果显著。
2.心理研究表明,认知是动机的根源。创设矛盾型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形成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之间的矛盾,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这种冲突会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地解决关键性的问题。
在给学生拓展有关氧化钠的知识时,我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给你一瓶蒸馏水和一团棉花,能否不用火柴让棉花着火燃烧呢?学生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这样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从没有遇到过,学生只知道水是用来灭火的,而不知道水还可以“生火”,学生感到新奇、疑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3.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可以把学生带入科学探究的情境中,让学生成为身临其境的研究者,对问题设置的条件、内涵、关键、突破口等进行深度思考,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学习盐的性质时,学生往往认为:酸的溶液显酸性,碱的溶液显碱性,而盐的溶液显中性。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结果是碳酸钠显碱性,氯化铵、硫酸铝显酸性,氯化钠、硝酸钾显中性。教师可以及时提问:为什么盐的溶液有的显酸性、有的显碱性、有的显中性呢?这样就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下面内容的兴趣。
四、创设问题引导实验,指导学生发现问题
化学实验本身就蕴涵许多可探究的问题情境,实验原理及条件、实验仪器的选择、实验操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都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老师应根据教学需要,设计一些效果显著的实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对实验中的新情境做进一步探究,从而发展问题意识。
我在金属钠与水的反应的教学中,当学生全面了解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有关知识后,先让学生做了“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让学生分析思考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让学生推测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大都认为金属钠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最后补做了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事实证明,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并没有把金属铜置换出来,而是生成了蓝色沉淀,伴有较少的黑色沉淀,并放出大量无色气体。这一“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感到无比惊讶,他们迫切地希望找出答案,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极大地调动了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非要一问到底,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创设问题情境,构建问题系统,在引入新课时,在知识综合训练时,抑或在解决疑难问题时,等等。同时应注意,所创设的情境要联系学生实际能力和水平,难易要适度,所用方法和手段要生动直观,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同时,也要注意使创设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不能脱离生活,也不能偏离教材,更不能违背科学规律,为“问题”而“创设问题”。
参考文献:
[1]彭频频.“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最新调查报告”化学教育,2001(6):27.
[2]西南师范学院化学系编.中学化学教学法,1986.
[3]陆伟生.“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化学教学,2004(11):16.
[4]李秉德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