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科恩、托马斯·舒尔茨
电影预告片将两个小时的剧情缩减到两分钟。它是一种重要的市场化手段,对电影的成功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近乎完美的电影预告片常常会让观众在观影时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预告片很赞,电影却很烂,看前无比期待,看后失望至极。
《钢铁侠3》在上映前,观影爱好者早就清楚地知道等待他们的是怎样一部影片:爆炸的飞机火光冲天,“钢铁侠”的好友、“战争机器”詹姆斯·罗迪上校和由小罗伯特·唐尼饰演的聪明的钢铁侠,把美国从恐怖头目“满大人”手中解放出来。半个世纪以来,好莱坞为观众制作的一个个带来视听盛宴的短片预告着新电影时代的来临。在很大程度上也正因如此,这个超级英雄的故事才会成功地获得票房佳绩。
早在去年十月,就有一个17秒的《钢铁侠3》先行版预告片问世,这个所谓的“预告片的预告片”中只有碎纸片、飞翔的英雄、爆炸场景,没有人的声音;几周之后是第一段时长两分半钟的预告片,包含情节和主演等重要信息;一个月后,出现了其他几条预告片和电视预告片;到今年五月初,已经可以看到十余条预告片了。
电影预告片几乎和电影本身一样古老。数百年来,好莱坞就是据此推销电影的。而在过去几年,预告片越来越重要。它们是市场化手段的核心,从上映第一天起就应该吸引尽可能多的观众进入电影院,有些大片甚至在预告片上花费和电影制作本身相当的成本。在好莱坞,预告片的制作已经发展成一种独立的产业,有专门的工作室和巨额预算,也有专门为预告片设立的一年一度的预告片金像奖。
预告片只是简单总结情节大意的时代已然过去,如今一个好的预告片本身就是一部自成一体的微电影,造价不菲,具有娱乐效果,以便在因特网上吸引观众。不仅仅是铁杆粉丝在电影上映之前就会在网上搜索他们喜爱的明星主演电影的预告片,这些短视频也会在脸谱网和推特上得到推荐,在iTunes上抢先亮相,并出现在YouTube上的突出位置。去年的科幻大片《复仇者联盟》的预告片仅仅在YouTube上的点击量就过亿。
mOcean预告片工作室
斯科特·戈尔德曼是洛杉矶大型影片营销公司mOcean电影部经理,他们团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制作正式预告片。在一个别墅中,120名员工致力于各种形式的电影宣传,他们设计海报,想出电影片名,开发同名网络游戏。mOcean是业内领先的预告片工作室。戈尔德曼和他的团队也为《黑暗骑士》《碟中谍4》和迪斯尼电影《无敌破坏王》制作了预告片,目前他们的宣传目标是影片《宿醉3》。
直到上世纪90年代,电影预告片都还没有受到重视,只是由自由职业者或电影工作室在两部影片间隙制作。如今,像mOcean这样的电影营销公司是由制作人、编剧和剪辑专家组成的多人团队,耗时半年有时甚至一年来宣传一部电影。宣传的成本差异很大,一般是十万美元左右,极端的时候甚至达到100万美元。常常在电影制作还没有完成的时候,预告片专家就已经开始工作了。他们从分镜头剧本中找到灵感,利用那些还没有剪辑的场景。在制作的过程中,剧本被改写,声音和气氛都会随之改变。有时候预告片制作人甚至能够影响电影。比如戈尔德曼为动作电影《雷神托尔》制作了一个五分钟的视频,电影制作人看后非常兴奋,甚至根据它调整了整部影片的基调。
不管怎样,戈尔德曼的工作必须得到导演和电影工作室的肯定。预告片不够好,电影可能就会注定失败。在过去几年,常常有好莱坞电影在还未上映时就在网络上广受诟病,因此戈尔德曼也专门制作预告片说服网上那些持批评态度的观影者。“因特网使我们摆脱了很多束缚。”戈尔德曼说,“网上预告片没有时间限制,我们可以制作一个长预告片或是展示一段完整的情节。”为了吸引和网络一起成长的这一代年轻人的注意,预告片中需要有快速的场景变换和意料之外的场景。一个预告片是否成功,也和合适的音乐有着莫大关系,同时在恰当的时机争吵、爆炸、呻吟也至关重要。像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样只是植入简单的爆炸和特效已经远远不够,因为人们每天都在电视中看到这样的场景。去年,戈尔德曼成功制作了18部影片的预告片,他经常获得预告片金像奖的提名。
弗莱希曼电影宣传公司
来自德国的菲利普·弗莱希曼2006年凭借喜剧《维纳斯与足球》预告片获奖,今年他位于柏林的弗莱希曼电影宣传公司共获得了四项提名:分别是比利时喜剧《赐我一死》、奥地利电影《天堂:希望》、儿童片《哈克费恩历险记》和恐怖片《第四种权力》的预告片。
在还是路德维希堡电影大学学生时,弗莱希曼就为德国RTL电视台做电视节目预告片。后来,荒漠电影制作公司(Wueste Film)问他考不考虑为电影做预告片。电影名叫《勇往直前》,它的导演法提赫·阿金那时还籍籍无名。阿金对弗莱希曼制作的时长两分钟的预告片显然很满意,从那之后,弗莱希曼的电影预告片生涯正式开端。自2004年以来,他已经制作了将近300部这样的短片,包括《朗读者》、《丈量世界》等多部大片的预告片。
有时,弗莱希曼会把电影反复观看50遍后,才开始对它进行艺术性的信息提取,但影片最后一二十分钟他不用看,反正结局肯定不会出现在预告片中,这是铁一样的行业准则。他有目的地寻找所谓的“预告片句”,它们包含了电影的精华,比如说《分手专家》中的台词“胆小鬼没有爱情”。他的工作只有一个目的:展示影片最好的部分。弗莱希曼说:“预告片就像第一次约会,你肯定不会说你脚臭,爱吃大蒜,喝一杯啤酒就会睡着。你只会强调你好的一面。”近乎完美的电影预告片常常会让观众在观影时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预告片很赞,电影却很烂,看前无比期待,看后失望至极。“看完之后,我就知道自己上当了,仅有的那么一点拿得出手的特效都放在预告片里忽悠人了”——这样的影评并不少见。但为时已晚,因为票钱已经付了。
“要给一部糟糕的电影制作一段好预告片,其实很容易。”弗莱希曼说,“在100分钟的电影中,总能找到两分钟的好场景。”尤其是烂喜剧,预告片往往就是完整地展示其中仅有的几个有趣场景。“每部电影我都能制作出30部预告片。”弗莱希曼说,“同一部电影,我可以作为喜剧、浪漫爱情剧和恐怖片来宣传。”在YouTube上,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甚至被作为浪漫爱情剧宣传,因为所有人都爱大白鲨。弗莱希曼也曾经将一部德国父子家庭喜剧的背景音乐设置为离婚剧《克莱默夫妇》的音乐,看起来已经完全是另外一部电影了。
实际上,作为吸引观众进入电影院的宣传,好莱坞的预告片有时并不会完整反映影片信息,尤其是有些比较棘手的影片主题。比如帮助詹妮弗·劳伦斯摘得奥斯卡影后桂冠的电影《乌云背后的幸福线》预告片像是浪漫喜剧,可影片讲述的是关于两个精神病人的沉重话题。预告片,信或不信,风险由观者负。
[译自德国《明镜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