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盖尔·安荷尔·萨巴德尔
男女相爱,组建家庭,繁衍后代,这是人们普遍认同的家庭观。然而无论是在人类历史上,还是在当今世界的某些文化中,家庭建立在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的基础之上,组建家庭并非出于男女相爱,而是由背后的经济或社会利益所决定。
在现代人看来,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婚姻要想运转良好,就需要夫妻之间的爱与信赖,这样双方才可以携手共克艰难,相伴一生。换句话说,家庭的基石是婚姻,而婚姻的基础是爱情。但这种婚姻家庭观在人类历史上并非自古有之,它出现于18世纪,随着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最终形成于19世纪。在此之前,婚姻根本不可能由夫妻双方来决定,而是完全建立在经济政治利益之上。依当时的认知,婚姻只是一种协议,绝不可能由非理性的爱情来决定。婚姻的意义远远超越了简单的家庭联姻,而是不同利益团体间的联合。
上流人士通过联姻积聚财富,广建人脉,拓宽仕途。自中世纪开始,女方的嫁妆不论是金钱还是土地,都是男方一笔不菲的收入。对穷苦人家来说,婚姻同样也是一种双方受益的经济交易,比如一家的儿子会娶田地与自家相邻人家的女儿。这样通过婚姻两家合二为一,祖孙三代生活在同一屋檐下,集体的力量大,可以更好地养活一大家子人。
即便在今天,许多社会也否认爱情是婚姻的基础。以居住在非洲喀麦隆北部地区的富尔贝人为例,一夫多妻的传统让那里的女人绝不会认为自己和丈夫应该相爱。不过也有例外,一位肯尼亚泰塔沙族的老人就对到部落造访的研究者说,他的第四任妻子是他的真爱。泰塔沙族女人都认为成为丈夫“最心爱的妻子”是一大幸事,但只有少数女人能够享有此殊荣。泰塔沙族男人只有在与其他妻子完成生儿育女繁衍后代的基本使命后,才会有心思考虑更高级的“爱情”,娶回自己的真爱。但不管怎么说,一夫多妻制社会还是不提倡丈夫对个别妻子存有偏爱之心。伊斯兰文化就要求丈夫在对待自己的妻子们时要做到绝对的一视同仁。
但是如果各位妻妾相互妒忌争风吃醋该怎么办呢?博茨瓦纳的女人们虽然共享一位丈夫,但彼此间并非是竞争而是协作的关系,她们互相帮助共同料理家事。美洲沙伊安人的情况也是如此。一位沙伊安部落的首领曾对研究者说,有一次他想抛弃他的两个妻子,结果遭到了另外三位妻子的共同反对,妻子们一起对他说,如果抛弃两个,另外三个人也会离他而去。
在现代社会,婚姻问题一直是心理治疗师最棘手的难题。人们普遍认为“不忠”是导致婚姻破裂的主要诱因,但美国加州大学人类学及社会科学系的道格拉斯·怀特教授在上世纪90年代做过一项研究表明,在统计的109个社会中,只有48个禁止夫妻婚外性行为。在一些南美洲的部落,比如按照委内瑞拉巴里族人的观点,如果妇女怀孕期间和别的男性生活在一起,那么这位男性的一部分也会进入胎儿的体内影响其发育成长。因此,尽管真正的丈夫是孩子的亲生父亲,但是情人们也要承担父亲的义务。怀特教授采访过巴里族一些女性,发现她们中大多数都曾在怀孕期间有过情人,对此她们的丈夫也并不反对。这种婚姻在世界其他地方肯定会以离异收场,但在巴里人看来这样做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因为其他的爸爸们也要贡献一部分自己捕的鱼或是打的猎物来供养孩子。
非洲马里的多贡妇女婚后仍然会寻找别的情人,她们的家人丝毫不以这样的行为为怪;交换伴侣在世界大多数地方会被人嗤之以鼻,但在阿拉斯加却是常态;马拉巴海岸那亚尔族,已婚妇女可以有众多情人,其子女由女方抚养。由此看来,一夫一妻的家庭婚姻观并不一定是世界上最合理的,同时也不具有普世性,不同的文化对家庭的定义有所不同。
新几内亚特罗布里恩群岛的基里维纳岛至今仍是母系社会,所有男性都属于其母亲的家族,当地家族里的父亲没有任何权威,他们唯一的作用就是繁衍后代,子女称父亲为“我母亲的丈夫”。
婚后男性与女方家人一起生活,人类学家称之为“从妻居”。丈夫负责狩猎,供养岳父岳母,等待几年之后才可以与妻子共同生活。丈夫要一直为岳父母“服务”十年,或是“服务”到第三个子女出生为止。至此,才认为婚姻算是进入了稳定阶段,夫妻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不过通常都是和男方家一起生活。离婚之后,妇女的地位不受影响,但男性不管是单身还是离婚,相互间会激烈竞争争取找到妻子。非洲的孔桑男人认为人生的最终目标就是结婚。离婚或单身的男性没有居住的茅屋,没有人为他煮饭,他们也没有权利参加部落会议,从而成为社会的边缘人群。
尼泊尔尼坝人的家庭模式更是奇特。兄弟们娶同一位妻子。如果不能生育子女,妻子的姐妹可以加入进来,组建新的家庭。长子享有选择妻子的特权,另外还有度蜜月的特权。妻子要小心谨慎,对丈夫们不偏不倚,因为他们是亲兄弟同时也都是孩子的父亲。世界各地,家庭百态,谁能为“家庭”给出一个唯一的定义呢?
永远的婚姻危机
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过去的人们更重视婚姻家庭,而现代人们的婚姻则越发脆弱不可靠。可笑的是,这种想法自古就有。早在古希腊时期,男人们就痛苦地抱怨他们的妻子道德败坏。罗马人也为高离婚率而发愁,并且认为前人的婚姻家庭更加稳定。美国社会学家艾米·凯勒做过一项调查,向不同年龄的人询问其婚姻状况,可受访者不论是青年人、中年人还是老年人,给出的答案都是自己这代人的婚姻状况比前人的糟糕。看来,这种认为前人婚姻更幸福的观点不过是发泄对生活不满的一种方式罢了。
[译自西班牙《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