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大峡谷绚丽的美和会走路的山

2013-04-29 00:44刘笑天
环球人文地理 2013年8期
关键词:红山大峡谷山体

刘笑天

这一带是玉石的产地,曾经发现过珍贵的玛河碧玉。如果有缘,你真的能在那些美丽的石头中发现价值连城的宝物。

如果是冬季的雪后抵达这里,人们甚至会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天空是灰白色的,土地是灰白色的,树木和草也是灰蒙蒙的,到处一片死气沉沉的寂静。

如今,来到这里的人们的确很难想象,到底是怎样一股强大的力量将一座山分成了两半,并推动它移动了近300米的距离?

迷人的天山北麓,有一条鲜为人知的峡谷:红山大峡谷。在摄影师和画家眼里,这条峡谷是充满视觉冲击力和创作灵感的集中营;而在驴友们心中,这条峡谷却是徒步探险的超级天堂。

峡谷呈南北走向,约有300米宽,30多公里长,位于新疆伊犁州塔城地区沙湾县安集海河的南段。因为两侧的山体大多数都是鲜红色,所以得名“红山大峡谷”。

只要是到过这里的人,都会深刻体验到奇、险、美的剧烈震撼。奇,是指峡谷的谷底遍布美丽的奇石,甚至暗藏着价值连城的美玉;险,是指从峡谷顶部到谷底,最深处近400米,地势险要,谷壁陡峭,时常还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塌方,危险至极;美,是指峡谷的谷壁有着浓烈瑰丽的色彩,尤其冬季,在白雪的映衬下,那些显露在外的红色崖壁绚丽得惊心动魄。

奇异地貌彩石滩与一线天

历史上,红山大峡谷沿线地壳运动十分频繁,因此,地貌就变化万千,峡谷两岸也就有着不同的景致。西岸是平坦的戈壁,东岸却是绵延起伏的山峦。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沟壑,从峡谷边缘向下一直延伸到谷底。

站在峡谷边,可以听到谷底水流的声音,闪闪发亮的河水缓缓流淌着,远远望去,宛如丝带缠绕,蜿蜒消失在曲折的山脉之间。冬天的清晨,峡谷里经常弥漫着白色的雾气,雾气平缓上升,漫过了这个山峦,又吞没了那个山坳……转眼间,整个峡谷就变成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如同人间仙境。

如果深入到谷底,却又是另外一番美丽的景象。谷底遍布着大大小小色彩斑斓的美石,红色、黄色、白色、绿色、粉色,所有的石头都光彩夺目。最奇特的是,有一些石头拥有多种色彩,那一层层均匀的颜色,就像是画家挥笔舞出来的彩虹,非常漂亮。还有一些石头受到波浪和阳光的映射,像一面镜子在水中忽明忽暗地闪着光亮。

其实,这一带是玉石的产地,曾经发现过珍贵的玛河碧玉。如果有缘,你真的能在那些美丽的石头中发现价值连城的宝物。早些年,附近有很多村民都是依靠在峡谷里捡玉来发家致富,不过,到了现在,峡谷里的玉石已经明显减少,但谷底偶尔仍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捡玉人。

顺着谷底向北走,地貌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里的断崖都是沉积岩,崖壁由红色、绿色、灰色等不同颜色的岩层组成,从远处看去,那些岩层就像是五颜六色的线条均匀地镶嵌在崖壁上。而有的断崖是由一层软、一层硬的岩层组成,被多年的风吹雨蚀镂空之后,开始大角度地倾斜凸起,直指苍穹——如果把断崖比作一本厚厚的历史书,那层层色彩就是一页页纸张,代表着不同时代的地理环境,记录着大地的沧桑。

从谷底返回岸边,需要连续攀爬4个多小时。这个过程对人的身体和意志是一种磨练与挑战,不过正因为如此,人们才能深切感受到峡谷的魅力。最令人惊奇的是,尽管峡谷表面宽广,但也会有一线天景观——峡谷中散布着许多小沟,顺着小沟前行,沟最后会变成洞穴,最窄处不到半米,很多地方需要弯腰才能勉强通过——这时候,当你从狭缝中抬头望去,时常还会看见苍鹰在高空盘旋。

荒废矿城被大自然拆除的城市

顺着峡谷岸边向南走,一大片废墟出现在眼前。那是一些由泥土堆积而成的废弃的房屋。一座座房屋规整地排列着,虽然只剩下残墙断壁,但从面积和规模上,仍然可以看出昔日的繁华。

这里就是著名的峡谷之城,有一个属于特定时代的名字——红山煤矿老矿城。据红山煤矿矿志记载:1958年大炼钢铁时,这里是红山人挖煤炼钢铁的主要基地,1963年4月,兵团工二师调集70多人在这里建矿开采,到1967年7月,兵团工二师红山农场、水利二团和农七师一二二团又调遣了大量人力,在这里陆续建房、建矿。随后,这里相继修建了旅社、餐馆、商店、食堂和学校,房屋建筑面积达到7.14万平方米,约有800户居民,近2000人在这里工作生活……一座繁华的小市镇就这样在峡谷中拔地而起。

由于挖煤的地方在谷底,所以人们就在陡崖上开路。道路呈S形,从谷底蜿蜒盘旋到峡谷顶部。那时候,矿工需要下到谷底,将谷底岩壁上露出来的明煤挖下,然后装车,运送出去。除了工作,人们的生活用水也是从谷底一担担地往上挑,所以吃水都要定量,一盆水先饮用,喝不完就用来蒸馒头,水蒸汽不能浪费,搜集起来就成了洗脸水……

1968年,这里的明煤几乎被开采完,之后,人们开始到峡谷的对岸继续开采新煤矿。到1987年,生活在老矿部的居民陆续搬迁到对岸的新矿区居住,老矿部也就成了一片废墟。

许多年后的今天,大自然正在缓慢地拆除这座城市,只有充满生机的树木草丛,以及奔跑其间的牛羊,会提醒你生命的存在。如果是冬季的雪后抵达这里,人们甚至会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天空是灰白色的,土地是灰白色的,树木和草也是灰蒙蒙的,到处一片死气沉沉的寂静,再加上当地流传的鬼故事,会让人油然而升一种阴森恐怖的感觉。

现在,经过多年的雨水冲刷之后,崖壁上那条挖煤的路已经变得十分模糊,有的地方甚至还被冲出来一道道深沟,经常有砂石滑到谷底,扬起阵阵烟尘,行走其间十分艰难。这也是为什么从岸上到谷底看似并不远,但却要走上1个多小时的原因。尽管如此,仍然有很多人不畏艰难地来到这里,目的是为了一睹峡谷的风采。如果时令是在夏天,很多驴友都会在废墟旁搭建帐篷。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月亮从东面的山头上缓缓升起,月光洒在宁静的土地上,残墙断壁清晰可见,使人不由得遥想起那些过往的人和事……

会走路的山?山体一夜之间移动了近300米

1999年之前,红山大峡谷一直很少为人所知。但是这一年夏天,一件离奇的事情让红山大峡谷成了当时全国舆论的聚焦之地。

那是7月的某个清晨,一位牧马人像往常一样进入峡谷。突然,他停下来,惊讶而又恐惧地望着眼前的情景:之前每天都要走的那条路消失了,出现在眼前的竟然是一座巨大的山体;紧接着,他还发现,在这座突然出现的山体的东南方近300米远的一座山,居然少了一半。难道这少了的一半,就是眼前这座突然出现的山体吗?如果是这样,那么,又是什么力量把它移动了这么远呢?牧马人心里充满了疑惑……

很快,“山会走路”的消息传开了,人们纷纷议论着这件奇怪的事情。由于事发的前一晚当地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因此有人怀疑是闪电将山劈成了两半;还有人荒诞地认为是传说中的山神干的……一时间,各种传言给红山大峡谷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新疆地质学院的一名教授带着几个学生来到实地考察,得出一个科学的解释:正如牧马人所猜测的那样,这座突然出现的山体,就是东南方近300米远的那座山的一半。据教授分析,这是一种基岩滑坡现象。基岩滑坡大多产生在上部是透水岩层,下部为不透水岩层,而不透水岩层的倾向又与地面倾斜方向一致的条件下。因此,在暴雨或地震的激发下,会使得整块岩体顷刻间向下滑动。而峡谷的这座山体滑出去的一半,正是地质结构和暴雨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过,这种现象只在资料中有所记载,实际生活中尚未有先例记载,当地人和许多专家都曾提出过质疑。如今,来到这里的人们的确很难想象,到底是怎样一股强大的力量将一座山分成了两半,并推动它移动了近300米的距离?最后人们只能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值得一提的是,当这座“会走路的山”带来了震撼美景的同时,也一度给当地人的生活造成了困扰。原红山煤矿矿长喻超说:滑出去的山体将40余米宽的河道堵塞了,导致河水猛涨,道路被冲毁,开采出来的煤无法运送出去……矿厂只好停产,并紧急出动两台推土机,组织全体矿工抢险修路,一连奋战十几天才将河道清理出一条豁口,矿厂才恢复运营。

猜你喜欢
红山大峡谷山体
红山荞麦看木森
守卫大峡谷
济南市山体修复中的植物应用与技术——以济南市卧虎山山体公园为例
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玉器(四十九)
大峡谷,我来啦!
致敬大峡谷
红山文化“玉龙”中的“猿”
山体别墅设计分析
城市山体保护规划的实践与探索——以武汉市新洲区山体保护规划为例
5000年前红山文化庙、坛、冢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