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为主体的语文生态课堂构建策略

2013-04-29 00:44:03赵亚芝
考试周刊 2013年75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构建策略

赵亚芝

摘 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为主体,变教堂为学堂是每个教师的理想追求。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必须探究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途径和方略。教师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有深刻反思的需求,有积极实施的基础,有收获成功的可能,关键要主动探索、科学实践。

关键词: 学生主体 语文生态课堂 构建策略

语文教学需求教师有使命感,有对教育的担当,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得到比较高的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使得教育教学的正能量得以充分释放。语文教学在课堂中的正能量应当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获得的发展上,这就十分需要构建语文生态课堂,语文生态课堂最集中的体现应当是学生学习的高度自主,只有高度自主,学生才能有效发挥热情、能力,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一、学生为主体的生态课堂需要学生的高度自信

初中学生已经接受多年的语文教育,应当说有了一定的语文基本功。其身心发展比较适应初中语文学习的特点,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强,问题意识也比较强。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问题的另一面,教学还在不断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放心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在多次阅读鉴赏表达中多次碰壁,致使自我探究成功的信心锐减,应当说这是语文生态课堂构建的拦路虎。要构建语文生态课堂,首先必须树立学生的自信,必须牢牢把握学生的自主阅读鉴赏活动。因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应当是语文实践,那么学生阅读鉴赏的高度自信心的形成完全应当来自于具体实践,空喊是不现实的。在此原则下,阅读鉴赏的落脚点和归宿充分考虑学生自主性的阅读鉴赏,并努力让其通过一定程度上的成功形成自信。如初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在山的那边》,这是一篇充满哲理的诗篇,刚迈入初中门槛的学生对初中语文学习应当说充满好奇,教师应清醒地意识到这个时候的语文教学对学生而言是十分关键的,要让学生迈好初中阅读鉴赏的第一步,就要让学生自己迈出关键的第一步。作者王家新心目中的那个“海”是什么呢?教学时让学生聆听配乐朗读,边听边思考,如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学生在聆听的基础上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边读边张开思维的翅膀。再进行相互间的讨论、评论和补充,由于学生在互动合作中都对自己的感悟充满自信,表达显得十分大胆和踊跃,气氛就显得十分活跃。

二、学生为主体的生态课堂需要学生的高度自主

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途径很广,方式也很多,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自主尤为重要,特别是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平时的阅读鉴赏如果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那么课堂永远不是生态的。要想让学生高度自主,就不能以学生能够解决阅读鉴赏中的问题即已满足,而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更多地发现问题,或者说发现更多问题,关键是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学生在阅读鉴赏中问题意识的激发,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平时的预设过滥会使学生提不出问题,会导致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是束缚学生的新枷锁,会致使学生动弹不得,严重影响学生在阅读鉴赏中的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我比较崇尚在发现阅读鉴赏篇目问题上教师要“懒”一点的理念,教师如果在一定意义上“懒”一点则完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带出勤学生。这里需要考究的是让学生发现问题需要有一个扶放的过程,开始需要扶,逐渐放开,如果循序渐进,那么学生肯定会勤于发现,发现得更多。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古诗词都是语言相当凝练的作品,每一则诗或词都能以有限的篇幅熔铸极为丰富的内涵,教师从初一年级开始就必须有意识地由扶到放,可以让学生从作品浓缩的语言里发现作者饱含的丰富情感。应当说古诗词作品抒情言志反映的生活相当丰富,有的抒发的是凌云壮志,有的抒发的是婉约柔情,有的心忧天下、寄情山水等。这样丰富的情感我们无需嚼碎给学生,比较难以咀嚼我们可以切下,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扶,到了一定时候再让学生自己切。一般到了初中二年级的第二学期,我们就可以直接放手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

三、学生为主体的生态课堂需要学生的高度创新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创新阅读,让学生创新阅读其根本就是使学生走进一方个性独特的心灵投影,探求一种呜咽是哭笑亦悲的心境,进而欣赏一盏政治、哲理、美学的灯。应当说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鉴赏是不太寄希望于学生的创新创造,总感觉学生不可能创造出什么东西,大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平时的阅读鉴赏大都是解决了一定的问题后就会立即打住,就是有学生要扯,我们也不会让他们有扯的机会。这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又不利于未来民族灵魂的进步。作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态课堂构建,必须有学生创造性阅读鉴赏的成分,必须遵循语文课程和教学的特点与规律,让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只有这样才能说明学生有自己的独特体验。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提高创新阅读能力,是我们必须认真探究的课题。笔者在教学古诗文时与时俱进地引入当代理念,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相应提高。教学汉乐府的《木兰诗》时,让学生轻轻吟诵,多角度思考,创新地理解。学生抓住了关键性的语句和词汇,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又得到了情感的升华。学生从“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看到木兰的刚强不屈,因为木兰是一位“唧唧复唧唧”的织女,做出如此决定唯有刚强不屈的性格才可以;学生从“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看到木兰追求的是其乐融融的儿女亲情,学生发现一个“驰”是木兰归心似箭的写真,一个“还”是木兰对和睦亲情追求的写真。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与当今时代比较发现,木兰是一位壮美与柔美结合的典型,我们需要既追求壮美,不怕外来侵扰,又追求柔美,生活和谐安康。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岳麓书社,2007.

[2]曹津源.曹津源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构建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2:42:18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探索与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3:18:15
谈英语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浅析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7:44:50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科技资讯(2016年18期)2016-11-15 20:56:05
北京市城市体育圈的构建价值与构建策略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09:36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