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古真理
向捷克和德国学习技术
横滨市JR关内站附近,年轻人往来于繁华的伊势佐木町商业街。在商业街的后面,有一家聚集了许多啤酒爱好者的小酒馆,它的名字是“海湾酿造横滨店”,去年8月开业,店内配有啤酒酿造设备。31岁的永石卓宏是一名普通的公司职员,他和同事特地从东京来这儿喝酒,对这里的啤酒做出了极高的评价:“虽然都是果啤,但口感各不相同,很有意思。比如‘冬季海鸥这款淡啤酒,入喉的感觉相当厚重,非常过瘾。这是用心才能酿出的味道。”29岁的细川敬一是当地某家饭店的老板,他兴致勃勃地说:“这酒香味独特,啤酒花的苦味也比较重,我已经喝了四杯了。”附近日式酒屋的老板娘田村由希绘也和三名员工前来捧场。田村说她和“海湾酿造”的老板是酒友。她本人是土生土长的横滨人,她要为热爱啤酒的老板加油鼓劲。
“海湾酿造”的创始人铃木真也今年32岁,他出生于横滨周边的小镇,曾经是一名邮递员。23岁的时候,他无意间在电视上看到了德国啤酒厂的录像,发现个人也可以酿造啤酒,这让他吃惊不已。铃木突然意识到,这正是他想从事的工作。
尽管当地酒厂很少招聘新职员,铃木还是在19家酒厂进行了参观学习,并留下了自己的简历。其中一家工厂刚好有职位空缺,便将他招了进去。在三年的时间里,铃木在基层岗位查阅文献、自费去捷克和德国的总公司进修,努力钻研酿酒技术。他酿造的啤酒比过去的产品更加醇厚,获得了高层的认可,他因此被提拔为酿酒主管,公司的销售额也增加了。
但是,为别人打工毕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朋友的帮助下,铃木在2010年年末辞职,开设了自己的酒馆。现在酒馆占地20坪,而酿酒设备就占了一半面积。每个月铃木只花10个小时酿酒,但是冬天需要随时留意发酵温度,异常寒冷的冬天,他便用电暖炉为酒桶保温。
创办免费报纸
铃木每周推出两种本地啤酒,这些啤酒无一例外都是既爽口又醇厚。由于酿酒空间过于狭小,铃木无法采用捷克传统的酿酒法,即将麦芽翻炒出焦香以增加麦香风味,他只能用水煮的方法处理麦芽。“横滨是日本啤酒的发祥地,这里有许多销售本地啤酒的店铺,我希望能够将横滨打造成本地啤酒之都。”
商机不断涌现。横滨市政府出资创办了专业、免费的啤酒报,经过报纸的宣传,更多啤酒爱好者在周末从全国各地来到店里。铃木开业伊始定下的目标可能很快就会实现了。
越来越多的自酿酒馆不再以“本地啤酒”为主打,改为推广自家独创的“本店啤酒”。31岁的能村夏丘创立了“麦酒企划”,他梦想有一天自酿酒馆能像面包店一样,成为街边随处可见的风景。能村在2009年辞去了广告制作的工作,踏上了追梦旅程。他在枥木县看到了一家小型酿酒公司,心想自己也可以经营这种规模的酒厂。他收集了相关信息,通过熟人的介绍,拜“全工”公司的社长为师,全工主攻冈山县的运输行业,对啤酒酿造业也有涉及。能村乘坐长途巴士在家和全工酒厂之间往来,学习酿酒与公司管理的技术和精神。
多选择意味着优裕
能村的目标是让自酿酒馆变得普遍。他认为:“人们可以去私人面包房买面包,也可以去大超市买大公司出产的商品。同理,喝酒也应有多种选择,选择多才是真正的优裕。”
2010年12月,能村在JR中央线附近开设了“高円寺麦酒工房”,酒馆一开张便获得了极高的人气。去年7月,分店“阿佐谷麦酒道场”也开始营业,“道场”这个词有着深刻的含义,表明这里是培养可独立开店人员的地方。
在日本,一年内酿酒量达到6万公升才能申请纯麦芽酒酿造许可证,自酿酒馆取得的大多是发泡酒酿造许可证,酿造量底线是前者的十分之一。开自酿酒馆可以从小成本做起,与其怀着对未来的不安受雇于人,经营者们更愿意挑战自我。
近两年,“本地啤酒”有了一个新的名字——“艺术啤酒”,这种自酿啤酒的人气秘诀在于它的趣味性,只要喝一口,你就会因为口感的与众不同而感到惊讶。自酿酒的度数低,价格也低,适合与朋友豪饮。
加入可可的香味
去年2月,自酿酒馆“霍普斯和哈伯斯”在山梨县甲府市开业,店里聚集着不少从东京周边赶来的客人。57岁的丹羽智是这家酒馆的酿酒主管,他说:“通过选用配方、材料和酿酒师,你可以酿造出无数种不同口味的啤酒,这就是本地啤酒的魅力,能迎接新的挑战也是酿酒师的幸运。”有些客人刚开始尝试本地啤酒,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丹羽酿造的啤酒一般比较接近大型酒厂的产品口味,但他也想挑战一下15度的高酒精啤酒。有很多人并不喜欢啤酒的苦味,他便酿造了一种带可可香味的啤酒。
来自大阪的团体顾客
酒馆老板马克·梅杰是个44岁的意大利人。1985年,当梅杰还是高中生的时候,他曾作为交换生在日本甲府市居住过一段时间。1990年,他再次来到日本,在自己熟悉的甲府市得到了一份教授英语的工作。
他考虑开一家店,有朋友建议他开一家自酿酒馆。于是,他花500万日元购买了发酵设备,并找到了丹羽这样一位有能力的事业伙伴。梅杰说:“从现在开始,我想每个月推出不同地区的本地啤酒,我还想举办品酒学习会。如果你学会了品啤酒,就会对它越来越着迷。”丹羽表示:“我想酿造出让人喝一口就觉得感动、惊讶的啤酒,酿造出只有甲府才有的酒。”他的梦想大概已经实现了。酒馆开张的第一年,一群搭乘大巴、组团从大阪来的客人就预约了两次。
怀揣着热情的酿酒师们支撑起了自酿啤酒的世界,今后这种潮流还会继续升温。
[译自朝日新闻《AERA》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