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2013-04-29 00:44:03王再军
大学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对策分析现状

王再军

[摘 要]当前高校创业教育普遍存在对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节、缺少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系统的课程体系等问题,应该更新创业教育理论,加强对创业实践的重视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完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以增强高校创业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创业教育 现状 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8-0037-02

一、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能够推动我国创新体系建设

我国要实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必须提升全民的创新能力,大学生作为将来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必然担负着提高全国创新力的责任。因此,各大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而更重要的是在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培养出具备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加快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当今时代是创新的时代,是一个急需创新型人才的时代,各大高校必须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与使命。对大学生进行普及式的创业教育应与自主创业者区别开来,即对少数创业意愿较强的且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大学生进行特殊的指导与培训,充分利用高校的各种优势以及优惠政策,让他们率先走上创业之路,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小企业家;再以他们的创业案例作为模范榜样,带动其他大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创业活动,促进非公有经济的发展。

(三)有助于提高我国创业者队伍的整体素质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率先创业者的文化程度和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创业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生活。但随着思想的解放,大学生创业观念不断更新,近年来创业者队伍中也不乏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同时社会经济环境的转变也对创业者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才能够让大学生创业者具备丰富的创业知识与创业技能,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提高未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

二、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现状

(一)对创业教育存在认识误区

由于少数高校领导者认为创业教育仅仅是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的一项内容,大学生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专业知识上,因此对高校创业教育工作重视不足,导致创业教育常常流于形式。同时,有很大一部分高校领导者对创业教育的内涵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部分高校甚至把创业教育活动与创业心理、创业政策等培训课程简单地进行挂钩,常常是举办一些创业学习讲座就草草了事,却忽视了创业教育对创业者创新精神的培养。另外,还有很多大学生认为,毕业后只要找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就可以万事无忧了,还有部分大学生把创业教育活动看成是传统教学中的一部分。

(二)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节

由于创业教育的创新性要求其课程必须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创业教育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是灵活多变的,教师应该变化性地选择教学方式,尽可能地让学生能够在创业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都学习到创业知识。但目前很多高校的创业教育依然没有与实践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依旧是传统教学的模式,教学手段单一陈旧,学生不能通过模拟现实的情境来提高自己,在创业教育课堂中很少开展实践活动。这样虽然学生具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实践操作技巧却难以提高。而部分高校虽然已经设立了模拟实践的平台,但却不能善加利用,往往是简单地引入一些课程内容,举行一些零散的创业模拟活动,学生不能从实践体验中得到实际的收获,自身的创业能力也无法提高。

(三)缺少有利的社会环境

创业教育更大程度上还需要全社会以及政府部门的支持,构建一个以学校教育为主、政府和社会支持为辅的互动式发展格局。但目前很多高校自身的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都没有向创业教育倾斜,教师缺乏做好创业教育的根本动力,学生也没有参与创业教育的激情;而现阶段的社会文化环境也不利于创业教育的开展,社会中的传统文化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限制了人们的创新精神。另外,从政府部门的相关举措来看,虽然目前实施了很多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也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创业教育导师,但在创业实践和创业教育相结合这方面的举措还不是很完善。

(四)缺少系统的课程体系

我国很多高校对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规划,创业教育针对性不强。一些高校所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和学生的专业知识脱节,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专业学科方面的优势。除了创业基础知识之外,创业教育课程仅仅设计了职业规划指导等课程,没有独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方面,很多高校通常选择两种方式,其一是直接翻译国外的教材,导致课程内容和我国的市场实际情况不符合;其二是把国内一些创业案例草草整理便装订成册,教材内容缺少对创业理论规律的提炼,对大学生不能形成有效的指导作用。

三、高校创业教育的对策研究

(一)积极更新创业教育理念

无论是对高校领导者、教育者还是对学生来说,都必须迎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积极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新理念,这样才能促进创业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对于高校领导层来说,要更新创业教育理念,首先要对其引起重视,创造性地规划创新教学与管理工作,积极改革评价机制,让创业教育能够以独立课程的形式融合到大学教育中去;其次是要充分理解与掌握创业教育的特征,让创业教育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要积极改革教学手段,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创业教育;同时要更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选择贴合实际的创业案例,结合新的创业理念来进行教学。而对于大学生来说,要更新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改变过去那种“一种工作定终生”的观念。

(二)重视创业实践,加大支持力度

各大高校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创业教育实践环境,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如高校可以和当地知名的企业联手创建创业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积累创业经验,培养他们的创业实践能力,为大学生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打下基础。此外,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以及企业和学校都应该提升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支持力度。如可以在高校中建立创业教学实验室,激励学生主动进行创业实践,加强实践环节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彻底改变以往仅仅进行理论教学的局面。全社会各方面必须要共同努力,联合起来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工作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三)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首先是校园环境,高校应该努力营造创业教学研究氛围,打开学校市场,鼓励学生承包学校中闲置的店面来进行实践经营;其次是文化环境,高校应积极地举办创业教育讲座,组织学生参与创业计划比赛等活动,在校园内创造出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够感受到创业气息;再次是社会环境,要在社会中形成一股创业带动就业的思想观念,积极宣传大学生创业的优秀案例,让优秀的创业大学生带动其他大学生参与到自主创业中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最后是政策环境,政府相关部门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优惠政策,积极帮助创业愿望强烈的大学生,提高创业技巧和创业素质。此外,还可以给大学生提供资金、经营等方面的帮助与指导。

(四)建立完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作用在于评价和判断高校创业教育工作、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能力、创业精神的培养以及其他方面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地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吸收一切可以利用的优秀研究成果,并根据我国社会发展以及创业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建立起一个全面系统的高校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从而更好地指导与规范高校创业教育工作,推动高校创业教育工作始终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各大高校必须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健全创业教育体系,勇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创业教育模式,不断进行研究和总结,努力推动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创业指导和更加广阔的创业发展空间,确保大学生的创业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 参 考 文 献 ]

[1] 顾晓春,刘博敏.应用技术型高校创业教育的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10):23.

[2] 孙玥,解长福.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对外经济,2011,(12):29.

[3] 吴重涵,赵观石.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六大认识误区——兼谈高校创业教育的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6,(2):171.

[4] 高宏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艺术科技,2012,(7):11.

[5] 刘虎.研究生创业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87.

[责任编辑:雷 艳]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对策分析现状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8:00:29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27:21
论辅导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营改增”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对策分析
试论电力继电保护运行及可靠性问题
广东高乐玩具股份有限公司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23:48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4:22:47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11:02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0:44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