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
【摘要】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感知和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也是语言学习中长期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的积累和结果。语感强的人思维敏捷、反应迅速、理解透彻、表达得体,交际中显出较高的效率。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语感培养。
【关键词】英语语感 英语教学 语感培养
敏锐的语感是学好英语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志。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源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作为语言感受能力,它是一个逐渐形成、增长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创造一切机会,帮助学生通过经常接触、交流、使用语言,有效地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
一、在朗读背诵中培养语感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是增强语感的重要环节。怎样读呢?一是广泛阅读。阅读材料可以为高中生提供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语言输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提供原版书刊,比如China Daily、21st Century之类的英文报纸,以及《心灵鸡汤》、《世界上最优美的散文》等英文书籍给学生阅读。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语言知识,还可以开阔视野、获取与更新信息、了解文化,是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整体英文水平的捷径。二是大声朗读。语言是声义的结合,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在外语学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三是背诵课文,深化语感。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背书时输入的“语言形式”、文字符号中的形义和已有的各种知识融会,会共同作用于大脑,产生一系列的反应活动,如感觉、知觉、思维、判断和分析,这就是语感的形成。
著名语言学家朱光潜说过:“我觉得初学外语者与其费那么大劲去死记单词,做那些支离破碎的语法练习,倒不如精选几篇经得起仔细推敲的文章作品,把它们懂透背熟,真正消化成为自己的营养,这样就会培养起敏锐的语感。”可见,朗读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前提。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背,并要求学生在朗读背诵时注意语音语调、意群停顿,读出英语的韵味和美感来。
二、在视听说环境中增强语感
在课堂上必须多创设英语环境,营造学英语的氛围,尤其是英语视听说环境,使学生时时沉浸在英语的海洋中。
在十五年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学生看英语原声电影。由于影像图片比单纯的语音材料更直观,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能强化记忆。有人认为,看英语电影是“不务正业”的学习活动,其实不然。原声电影是一个“自然和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看电影也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娱乐和消遣过程,而是一个丰富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过程。欣赏原声电影、熟读电影剧本,学生不仅能从中学习鲜活的日常生活用语,学习“用英语说话”,而且能了解英语文化中特有的“喜怒哀乐”。特别是电影图像中的视觉支持,使听力理解变得更为容易,是提高听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多看、精看,例如《TITANIC》、《The Sound of Music》之类健康、地道的英文原声电影,对于有效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感,增强其英语应用能力大有裨益。上课时通过复述课文、讨论问题、角色扮演、课本剧表演等形式,也能使学生大量接触英语,更多地认识、体验、感知、实践英语,尽量从英语的角度思考问题,最终形成较好的英语语感。
其次,语感有一部分是背文章积攒出来的,还有一部分是通过“听”积攒出来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听的时候,要提醒他们注意听,可边看边听两遍,然后脱离书本。特别要坚持精听,可选择一到两片磁带为精听对象。然后,可以让学生跟着磁带说,反反复复这样练上10~20片磁带,其英语听力将会有很大提高。还要指导学生多说。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英语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有目的地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在写作训练中发展语感
多读多听有助于语感的发生和形成,这种发生常常是潜意识的,而多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熟。由潜意识进入意识,由内在潜能转化为外在行动,使语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要学好英语,培养英语语感,就要进行写作训练。写作是对读、听、说的最好反馈,这种反馈是其他学习形式、其他练习形式所无法替代的。英语语感的成熟是形成英语思维的能力,而写作训练对于思维能力的发展极有好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写日记、课文复述材料、命题作文等,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只要坚持,日积月累,就会养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进而训练和发展语感。
四、在英语思维中深化语感
作为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在教学中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应尽量不用以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即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教师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所给出的语境应尽量和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总之,语感是语言信息在意识中的反复强化、日积月累形成的。要想真正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并能灵活自如地运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持之以恒地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在一切英语语言活动中去感悟语感、实践语感。这样,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就一定能培养起来,从而插上学好英语的翅膀,在英语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陈福之.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5.
[2]王尚文. 语感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张省林. 外语教学应顺应人类习的语言的自然规律[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4):45-47.
[4]杨金鑫.论“培养语感”的理论基础[J].教育探索,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