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凤
摘 要 美术是基于视知觉的创作过程,视知觉对于美术的影响极大。视觉现象中的几何元素、颜色经验对于美术创作过程和欣赏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线条和形状影响美术的构图和欣赏,颜色影响美术传达创作者意境的准确性。美术心理学不仅需要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分析艺术创作的过程,更需要结合美术学丰富和补充视觉研究中的不足。
关键词 美术 视觉 美术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美术是一门基于知觉、体验和思维的创作过程,①视觉对美术创作的影响极其重大。美术心理学是美术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研究的是美术创作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以及心理因素对美术创作或美术欣赏的影响。结合心理学史及美术学史,对美术学具有影响的心理学理论有两个:②第一,弗洛伊德的理论,该理论认为艺术是潜意识的表达;第二,格式塔理论,该理论主要对于艺术作为形式与视知觉的关系进行解释。除此之外,贡布里希对于美术心理学的贡献非常大,他提出了“制作与匹配”,该理论认为再现艺术是一种先制作后匹配的过程。这三种理论都主要是对美术创作过程的心理进行分析,或艺术家运用这些理论对美术创作进行分析。视觉是美术创作的基础,视觉在心理学中的研究有很长的历史,视觉研究的成果对美术创作和欣赏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人类的视觉经验中,最重要的就是客体识别,而在客体识别时,最重要的是几何和颜色因素。本文主要讨论几何元素和颜色对于美术的影响。
1 几何元素在美术中的心理作用及影响
1.1 线条的影响
中国古代绘画具有高古游丝描、琴弦描、铁线描、行云流水描、蚂蝗描等③等十八描,其中每一描都表现的是曲线与倾斜的结合。现代绘画中,线条的运用是隐形的,即便如此,线条仍有其重要作用,影响着构图、整个创作过程及欣赏过程。例如,垂直的竖线给人一种强烈的紧张感与理性感,使作品具有一种人工的力度;水平的直线线则给人一种广阔、平静之感;倾斜的直线在构图中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动感,给人一种强烈的不安。④
每位画家在创作的时候常常不止用一种线条进行构图,但总有一种或两种线条占优势。如果垂直线与水平线同时运用到构图中,展现的是一种理性的静态。而倾斜的曲线则给人一种感性、不安和失衡感。例如,安德鲁·怀斯的《1946年的秋天》,从山坡上滑下一条弧线,整个画面恍惚、混乱,它不止描述了怀斯失去父亲时的痛苦,同时描述了怀斯敏锐的感知。
1.2 形状的影响
在绘画构图中,除了线条外,形状也是一种关键的构图因素。三角形是常常被用来构图的形状之一,三角形本身具有很高的稳定性,直角三角形既庄重又活泼,锐角三角形则精巧、神秘,并且有一种引导视线的力量感,而等腰三角形有持久、庄重和永恒感,中空三角形和倒三角给人轻快感。四边形也是构图中常用到的几何图形,正方形平稳且有容量,但又给人一种呆板、缺乏张力感;而长方形则有开阔感,长方形的构图给人一种广袤、宏大的享受,既活泼优雅又有力量。此外,在构图时,重复构造同一种形状会给人一种愉悦、轻快的节奏感。
2 颜色的影响
2.1 颜色与心理
美术创作中对颜色的运用和情感有很大联系,美术欣赏中这种颜色与情感的唤醒之间的关系也非常重要。一种颜色可能唤起多种情感体验,这种现象受到各种经验、文化甚至所处的政治环境所影响。
经验对于颜色与心理关系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人的生活视觉经验的影响,例如,看见绿色的物体,也许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叶子、草等大自然中的植物,这是一种非常低级的联想。第二,个人生活视觉经验和情感体验共同的影响,例如,红色会使人想到血液,如果这个观察者有过对血的某种恐怖记忆,那这种红色的液体也许会使其感到恐惧和不适。
个人的经验具有独特性,使得每个人对颜色的情感反应有所不同,而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的颜色心理使得颜色成为一种或几种情感或情绪的象征。例如,中国古代,绿色颜料非常便宜,所以普通老百姓都购买用绿色颜料染成的衣服,而紫色颜料非常昂贵,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穿紫色,长此以往,绿色就变成了廉价与下等人的代名词,而紫色则成为高贵的象征。然而,在埃及,绿色却一种高贵的颜色。宗教与政治对颜色的象征意义也有影响,例如伊斯兰教中绿色是神圣的颜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旗帜必有红色,因为红色代表革命。
2.2 各种颜色的象征意义
虽然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经验,但在人类最主要的颜色经验大致相同,颜色的象征意义具很多共同特点。德国人爱娃·海勒在她的《色彩的性格》中,通过一项大型的调查(调查了1888人对13种颜色的40种概念)发现在德国文化中各种颜色的情感象征。⑤在所有人最喜爱颜色的排行榜上,蓝色居于榜首,其次是红色,第三是绿色,每种颜色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例如,蓝色代表忠诚、放松、和平,红色代表激情、富贵、革命,绿色代表爱情、自然、希望,黑色代表死亡、肮脏、沉稳等。
3 展望和总结
在中国,视觉心理学的应用主要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比如广告设计、室内设计、装潢设计等,并没有很好地与美术结合。科学的理性与美术的感性总是存在分歧,这对于视知觉与美术的结合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研究者应该将视觉和美术结合起来,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人类的视觉和审美。
美术与视知觉的结合研究不仅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实践价值。E.H依格纳契也夫等人对3岁儿童的绘画过程的观察发现,儿童几乎不会默默无言地画画,他们在画画时总是念念有词,这似乎是一个发声思维的过程。⑥对儿童的创作过程进行分析,可以促进对人类视觉、思维的研究。与儿童不同,成人在创作草图过程中一般都是沉默寡言的,他们的创作草图时会有以下特点:第一,画面模糊不清,有许多多余的细节,第二,束缚性,画中的任务缺乏表现明确的运动,第三,所画的事物表现的柔软无力。这些创作过程可以看出,成人创作过程的思维过程,视觉对他们的影响在于视觉记忆。所以对美术和视觉的研究可以促进与视觉有关的记忆、思维的研究,对发展教育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美术心理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表象的研究上,他们认为每一张现实主义的作品都是现实的反映,是头脑中表象的重现。但一般的视觉表象对于完整的现实主义的绘画来讲是十分不够的。我们应该更多地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视觉和美术,很多相关的课题可以进行研究。
注释
① 丁宁.视觉心理与视觉创造.新美术,1995.2.
② 彭超.视觉心理学方法与美术学史研究.新视觉艺术.美术史方法论研究,2009.3:23-25.
③ 蒋冉.中国画中线条的运用.大家谈,2010.2.
④ 日本视觉设计研究所著.绘画构图基础教程——新设计基础丛书.李晗鸣,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1.
⑤ 爱娃·海勒著.色彩的性格.吴彤,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
⑥ E.H依格纳契也夫.绘画心理学.科学出版社,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