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际接触理论研究现状及展望

2013-04-29 12:51马文婷王大伟
科教导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偏见

马文婷 王大伟

摘 要 群际接触理论认为群际接触具有改善群际关系、减少群际偏见的作用。近年来,群际接触理论的相关研究不断发展,研究者开始关注群际接触的前因变量和发生机制。已有的研究表明,群际接触具有泛化性、次级传递、不对等性等特点。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促进积极效果的因素以及阻碍群际接触积极效应的条件。

关键词 群际接触理论 偏见 群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群际接触(Intergroup Contact)理论认为群际接触具有改善群际关系、减少群际偏见的作用,该理论被认为是心理学中促进群际关系的最有效策略之一。自Allport(1954)提出群际接触假说(Intergroup Contact Hypothesis)以来,群际接触成为社会心理学界的研究热点,不断有研究者在各种领域内探索群际接触对偏见降低的影响及在其他方面的影响,并在最初假设的基础之上探讨群际接触的特点等,逐步完善该理论(Pettigrew, Troppb, Wagnerc& Christc, 2011)。研究者的不断努力促成了群际接触理论的形成,本文将在前人基础之上对群际接触理论的概念、效果、特点进行整合。

1 群际接触的效果

对于群际接触的效果,早期学者持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些学者赞同Allport的群际接触假说,认为群际接触能够显著降低由于缺乏充足信息或存在错误信息而产生的偏见。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群际接触只会加剧群际冲突,隔离才是降低群体间冲突的有效方法。虽然隔离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群体间的冲突。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万里长城、德国的柏林墙,隔离注定要失败。一直以来, 群际接触被认为是心理学中促进群际关系的最有效策略之一。Pettigrew和Tropp对515个研究和超过250000个被试进行了元分析,揭示了群际接触除了降低偏见,群际接触还能降低接触焦虑、减少个体威胁和群体威胁,获得群际信任(Pettigrew, Troppb, Wagnerc, & Christc, 2011)、缓解互动压力。由此可见,群际接触的确能够有效改善群际关系,降低群际偏见。

2 群际接触效果的特点

2.1 泛化性

泛化性是指群际接触的效果可以从针对一个外群成员泛化到针对整个外群体,即与某外群成员的积极接触可以降低针对整个外群体的偏见。群际接触此特点的发现推翻了对群际接触假说的一个批判:认为群际接触存在一个局限,它只能在群体间有机会接触时才能降低偏见,而且仍然存在很多原因使得群体间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彼此。研究证明(Wright, Aron, McLaughlin-Volpe & Ropp, 1997)一个内群成员跟一个外群成员有密切的关系,可以改善他对整个外群的态度。

2.2 次级传递

次级传递是指与一个外群的接触之后产生的积极效果延伸到另外一个没有参与接触的外群体之中(Pettigrew,2006),也可以传递到未参与接触的本群体成员中(Eller, 2012)。群际接触不但能够降低针对直接参与接触的群体的偏见,而且还可以降低针对没有直接参与接触的外群体的偏见。Pettigrew(2006)等人发现次级转移效应相当显著,但是这种效应只是限定在与初次接触的外群体相似的群体中,二者被知觉到的刻板印象、群体地位或者群体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2.3 不对等性

不对等性是指群际接触对于不同地位的群体影响不同。元分析表明,群际接触之后优势群体的态度改变程度要多于弱势群体(Tropp & Pettigrew, 2006)。Pettigrew(2006)还发现并非所有的弱势群体都能从接触中获益,比如:群际接触改善针对同性恋的偏见效果最好,其次是种族偏见,最差的是针对精神疾病者和老年人的偏见。群际接触效果的不对等性不仅在优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接触中被发现,在社会地位不同的弱势群体中也被发现(Bikmen,2011),即群际接触效果的不对等性也存在于社会地位不同的劣势群体接触中。

3 研究展望

以往关于群际接触的研究围绕群际接触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也发现了影响群际接触的各种因素。但是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很多壁垒阻碍群际接触的顺利进行,同时存在群际接触引发群际冲突的现象,所以接下来的研究要致力于探索如何促进有效的群际接触以及群际冲突带来的消极后果。

3.1 促进积极接触的因素探索

Allport认为大多数的接触并不能降低偏见,但是如果接触情景满足一定的条件,就能增大积极效果的可能性。目前很少研究关注怎样提高人们的接触意愿。让人们跨越障碍的一种方法就是改变他们关于跨种族互动的负性预期。Nashville(2010)认为正是由于内群偏好和外群归因偏差导致跨群体互动障碍重重。未来的相关研究应该关注促进积极效果的因素以及阻碍群际接触积极效应的条件。

3.2 群际接触消极后果的探索

Pettigrew(2006)对713个研究进行元分析发现,34个研究出现了消极后果,群际接触带来了更多的偏见。虽然这种情况很少,但是消极后果确实存在。群际接触改善了优势群体成员对于弱势群体成员的态度,这样就弱化了维持当前的社会地位有差异的现状的决心,甚至有可能促使优势群体成员与弱势群体成员结盟,而采取共同的行动(Saguy, Tausch, Dovidio, & Pratto, 2009)。未来的研究要关注群际接触带来的消极后果,并寻找能够减少这些后果的方法,促进群际接触带来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Batson, C. D., Lishner, Cook, J., & Sawyer, S. (2005). Similarity and nurturance: Two possible sources of empathy for strangers.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7(1), 15-25.

[2] Forbes, H. D. (2004). Ethnic conflict and the contact hypothesis. In Y. T. Lee, C. McCauley, F.

[3] Pettigrew, T. F., & Tropp, L. R. (2006). A meta-analytic test of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0(5), 751-783.

[4] Pettigrew, T. F., Troppb, L. R., Wagnerc, U., & Christc, O. (2011). Recent advances in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35, 271-280.

[5] Saguy, T., Tausch, N., Dovidio, J. F., & Pratto, F. (2009). The irony of harmony: Intergroup contact can produce false expectations for equality.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 114-121.

[6] Shook, N. J., & Fazio, R. H. (2008). Interracial roommate relationships: An experimental test of the contact hypothesi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 717-723.

猜你喜欢
偏见
浅论偏见对公众舆论的影响
旅游卫视总裁韩国辉:我对旅行的“偏见”
《疯狂动物城》:偏见与包容和谐共存的乌托邦
女性秘书被“标签化”现象探究
《傲慢与偏见》中人性弱点的探析
“培根问题”及其诠释学意涵
对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即兴“偏见”的探讨
“偏见”下的民族类院校
让文化改变“偏见”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病症与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