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贵
【摘要】为适应企业管理的发展需要,高校管理学教学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案例教学法应用日益受到重视,但目前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校管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缺乏有效互动、案例适用性不强,学生课堂发言掌控不当等问题,为此,应明确从事案例教学教师的角色,充分做好案例教学的准备,创新案例教学管理制度,提升案例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管理学;案例教学;教学效果
一、运用案例进行《管理学》教学的现实意义
1.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掌握管理知识总体,深化课堂理论教学
管理案例教学法使学生要对一个现实的、活生生的管理案例进行分析,为充分说明一个问题,就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使其相互渗透,融会贯通,从而逐步实现知识的有机结合,形成知识的总体,进而促进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在分析、选择、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对管理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法实现了问题与对策的结合,开发了学生的智能和创造性
管理案例教学法促成教师、学生的身份都发生改变,教师成为组织者,学生成为真正的参与者,学生要学会分析思考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总结、归纳自己的观点后还需要恰当的语言组织以将其表达出来,从而促使学生从接受知识和经验的学习层次,进到消化整合知识和经验的层次,进而推进到应变和创新的更高层次,培育了学生的智能和创造性。
3.案例教学法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管理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管理效果不仅取决于管理者的办事效率,而且还取决于管理者与人相处和集体工作的能力。案例教学始终将提高处理人际关系和集体工作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在案例教学中,帮助学生逐步学会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主动承担责任,锻炼、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各个小组在分析给定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要面对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又需要小组内部成员间的合作,这就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
二、《管理学》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管理案例教学缺乏针对性、适用性强的案例素材
目前案例教学中的案例素材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成型的国外教学案例,二是国内著名企业的相关案例。这两种案例尽管具体明确,但因我国高校学生缺乏相关的社会经验,无法全面准确理解案例背景,没能够进入到案例的情境当中,不能扮演案例中的角色展开相关分析,在进行相应分析、决策时要么凭空想象,要么敷衍了事。
2.管理案例教学师生互动不充分
由于受师生双方对案例教学法的认知和开展案例教学能力的限制,严重影响了案例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互动。一是师生对案例教学的认知偏差造成,从教师方面看,部分教师将案例教学方法等同于举例讲授法,片面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没有把自己当成案例的阐述者、相关知识的咨询者和纪律的维护者,从而影响教学互动性;从学生方面看,《管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多开设于第一、二学年,而这一时期的学生大部分尚未从高中学习情境中转换出来,被动学习倾向明显,很难正确认识案例教学这种更加强调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式,进而影响到案例教学的互动性。二是师生开展案例教学的能力有待提高,从教师方面来说,高校教师教学经验少、实践能力不强,教师缺乏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的能力以及编写案例的能力,从而直接影响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开展;从学生方面来说,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低下,同时因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案例情境的认知、理解能力、知识运用的能力十分有限,也影响到案例教学的互动。三是高校管理制度的制约,如学时少,教师为保证理论教学的完成,导致学生参与互动学时不足,班级规模大,传统的教室教学环境,不利于学生的充分沟通交流及进入管理情境,影响了互动。
3.管理案例教学课堂发言掌控不当
课堂发言是全班信息共享,集中学生高质量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的过程,但因教师的掌控不当,导致学生发言过少、发言过差、发言过多、发言过当,从而没有达到集思广益、创造良好交流氛围的目的。
三、提高《管理学》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的举措
1.明确教师角色,提升教学能力
教师在管理案例教学中,应发挥“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主持人”,在案例教学开始阶段,教师要像主持人那样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了解学习进程及操作方法;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控制好发言顺序和学习进度,促成讨论总是围绕特定主题展开,形成热烈有序的讨论氛围;在案例讨论终结,教师对讨论的内容、讨论的全过程作简要总结,为学生的案例学习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二是“导演者”,管理案例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应对整个案例讨论全过程进行严密而巧妙的监控与指导,教师通过导演的角色,使学生知道什么时候陈述自己的见解,什么时候评价他人的观点,无形地规定哪些学生发言,哪些学生不发言,从而影响全班学生的联动。三是“发言人”,作为代表性人物的“发言人”,其发言要反映学生的整体意见,要对学生的思想“原料”进行加工简化,从意思到言语上略加修正,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整合,以求更准确、更科学地反映学生的思想。
2.做好教学准备,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对案例教学的内容、重点及教学实施方法进行科學筹划,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准备,就是了解案例的事实,分析相关信息,掌握案例情境和背景;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准备,即是对案例中的重要议题有所侧重,应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来确定教学重点;对教学实施方法的准备,要求教师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制订教学实施计划,明确一系列方法步骤,包括布置预习作业、时间安排、提问名单、课题的引入和物质准备,以保证教学效果的提高。
3.进行教学制度创新,为案例教学提供优质的环境
一是科学合理的安排案例教学的时间,将案例教学环节单独作为独立课程开展,独立考核,培养专门的案例教学教师;二是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规模与场景,打破传统的行政班模式,减小班级规模,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避免“搭便车”或“挤不上车”的现象,改变传统的教室教学模式,尝试建立案例教学实验室,保证成员间充分交流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对案例中管理角色的认知。三是科学开展管理学案例教学,即有序开展案例教学,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的逐步增强案例难度,随着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的增强,教师工作重点由最开始的引导启发甚至是点名提问逐渐转移到纪律维护、咨询与点评方面,让教师有更多精力去精心组织案例教学。保证每一次案例教学课程的开展都有着严密的流程与要求,案例布置阅读、材料的收集、团队成员的交流讨论、课堂讨论、教师点评、形成书面作业考核,促成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有着明确的任务角色,从而其参与度更高,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瑞峰.康秀梅.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9(3).
[2]应丽芬,许莹.管理学案例教学法实践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S1):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