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们都知道,从古至今,“线”在中国绘画中的高度发展,不仅形成了中国画的基本样式,也形成了中国绘画的审美观念,但对于传统绘画来说”线”无异于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看来线它作为一种绘画语言它并不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应该大胆超越以“线” 造型的界限,对于“面”和其它的绘画语言的讲究和运用不容忽视。近来,研究发现:虽然对“面”的感觉与“线”不一样,但一样蕴藏着增强画面生命力和震撼心灵的感染力。我们可从南宋画家梁楷的作品《泼墨仙人图》以及当代许多画家像周京新、田黎明、晁海先生的作品中感受到,酣畅淋漓、丰富多变的“面”型表现语言一样可以到位、畅快和自在的表达画家的情感和意蕴。
关键词:线 面 面型语言 水墨人物画
一、“面”型语言的研究
就人物画而言,我们可以看出它似乎更依赖于线,纵观它的发展历程,的确很少有脱离“线”去描绘形象轮廓的,而以“面”型语言去构绘水墨人物画的少之又少。就我们所知道的成果比较典型的代表作品也就只有南宋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和近代任伯年的《酸寒校尉图》等几幅。不过这几幅数量不多的作品足以向我们证明:水墨人物画能够逃出线的束缚,可以不用线的形态去表现人物形象轮廓的起承传合以及可以用像以“面”等其它方式去表现人物的形神体貌。让我们意识到“面”的运用和延伸,也许可以让我们从中找到水墨人物画绘画语言发展的新突破口。
二、面的表现力
(一)“面”的特点
一种绘画语言是否可以得到画家的青睐,就在于它能否把画家想要表达的情感充分的表达,了解中国画的人都有所感知“线”的魅力,其实“面”的形态有着丰富多变的面貌,它蕴含着强大的表现力,它可以简单明了、干练光滑,也可以变化丰富、生机盎然。它可以是锐利挺拔的,也可以是圆融含蓄的,它可以是粗糙苍茫的,也可以是虚幻神秘等。
(二)“线”与“面”的比较
“线”对于中国传统写意画的重要性,不只是因为“线”能够描绘形象的造型,还因为它充满生机,能够充分表达画家的情感意蕴,具有生命符号意义。在感觉上,“面”与“线”虽然不尽相似,可是“面”一样可以增强画面的鲜活力和感染力。像南宋画家梁楷的《泼墨仙人图》,以阔笔侧锋写就,用酣畅淋漓的面型表现语言,了了数笔就把人物那种诙谐幽默的神情表现的淋漓尽致,我们从他的画面可以看出他运用的主要表现语言就是“面”。 “面”型语言对于表达和传达画家的情感和意蕴一样可以自在和到位的。所以说我们像欣赏“线”一样来欣赏“面”型语言去感受它所具有的独特性生命力和内在的张力与活力。
三、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及其价值
说到梁楷,他是运用“面”型语言的集大成者。《泼墨仙人图》是他的水墨大写意画法的代表性作品,幅面虽然不大,但却有气势逼人之感。在这幅画面中仅仅是仙人的面目、胸部用细笔勾出,其他的部位一律采用淋漓酣畅的阔笔横涂竖扫而作,这种效果应当与“面”型语言的大量运用有很大关系,看似随意而发,实质是依身形结构而作,画得如此奥妙入化不得不让我们惊叹。客观地说,虽然“线”在这幅画面中仍有着不可替代的画龙点睛的作用,与此同时它与“面”形成鲜明的对比,整幅画面带给人纵肆狂放、酣畅淋漓的视觉震撼。这幅画对人物画体系别开一面、大胆创新的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泼墨仙人图》可以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幅泼墨大写意人物画作品。梁楷不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这幅画是他在绘画创作中大胆取舍所创的“减笔”画之杰作。画面上仅用细笔勾勒出仙人的面目、胸部,其他的都用酣畅淋漓的阔笔横扫而出,具有诗性的意境,体现了其高超的艺术绘画水平,让人敬佩不已。
从图中我们能够看出作者在描绘人物的形象时,对于额头部分大胆夸张,而把五官挤在下部很小的面积上,垂眉细眼,扁鼻撇嘴,而仙人的衣袍却用放肆大胆的笔墨泼洒而成,把仙人那种幽默诙谐憨态可掬的形象充分的表现出来,让人忍俊不禁,这种形象传达了画家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态度。在画史记载中梁楷为人豪爽,好酒,怡然自得,狂放不羁,且孤高自傲,在艺术上不随波逐流,直抒胸臆,有“梁疯子”称号。我认为他画的不是“仙人”,是对他自己的真实再现。梁楷因其性格特征和社会环境因素,他凭着这股“疯”劲,反对墨守成规,敢于大胆革新,敢于发展创造,因而在中国绘画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梁楷洒脱自如的率真性格,全照着自己的感觉走,似乎没人能够限制他,因而其对于“面”型语言的运用和拓展,把水墨人物画往前推进了一大步,水墨人物画的绘画语言确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宽和发展。其敢于打破陈规,敢于创新的性格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四、结语
在我看来,“面”型语言在当代水墨人物画中运用的研究只是一个起步,它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在水墨人物画的发展过程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面”型语言的运用为笔墨的丰富敞开了一个大门,在水墨人物画中“面”型语言的运用和延伸,对于中国画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福顺.梁楷和他的减笔画[J]美术,1980,(09) .
[2]张大源.减中取胜真精神——记梁楷后期人物画的内在美[J]科技信息,2007,(08) .
[3]张波.“画法始从梁楷变”——兼谈《泼墨仙人图》之意义[J].国画家,2003,(03).
作者简介:韩娜(1989.03-),女,济宁兖州人,曲阜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