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萌 张胜楠
摘 要:爱情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而诗歌又是赞美爱情抒发感情的最好的文学形式,所以爱情诗这一独特的文学体裁,因其独具魅力的语言特色与音乐美感而在中外文坛上熠熠生辉。本文对中西爱情诗的不同做出比较分析,探讨形成中西爱情诗不同特色的文化渊源。
关键词:中西爱情诗 爱情观 文化渊源
一、引言
爱情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诗歌永恒的主题。中西方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爱情的追求,以及内心对爱情的渴望和礼赞,书写得到爱情后的幸福、喜悦、痛苦和忧伤。这是中西爱情诗所拥有的共同主题,但中西爱情诗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比如在内容、表达方式和所选用意象方面, 中西爱情诗体现出许多不同特点。
二、中西爱情诗内容侧重的不同
西方爱情诗多以对爱人的追求,以及对爱情的赞美为主要内容,而中国古诗则着重表达与恋人的别离之苦、相思之愁。如英国诗人勃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我是怎样地爱你?》:我是怎样地爱你? 诉不尽万语千言:我爱你的程度是那样地高深和广远,怡似我的灵魂曾飞到了九天和黄泉,去探索人生的奥妙,和神灵的恩典。我纯洁地爱你,不为奉承吹捧迷惑,我勇敢地爱你,如同为正义而奋争!爱你,以昔日的剧痛和童年的忠诚,爱你,以眼泪、笑声及全部的生命。要是没有你,我的心就失去了圣贤,要是没有你,我的心就失去了激情。假如上帝愿意,请为我作主和见证:在我死后,我必将爱你更深, 更深!
诗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她与丈夫勃朗宁感人的爱情,表达了二人伉俪情深的美好感情。
与西方爱情诗不同,中国诗人多是借助诗歌来抒发对爱人的相思恨别之情。如《诗经·卫风》中的《伯兮》是一首描写妇人思念征夫的诗,“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 谁适为容。”又如唐代李商隐的《无题》, 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写出了一对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宋代词人柳永的名作《雨霖铃》,一句“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咽”表现了与爱人分别的不舍,十分含蓄凄婉。
中西爱情诗内容上的不同与中西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密切相关。西方普遍信仰基督教,在传统上是尊重妇女的,所以西方的诗人不惜以重笔墨来直接赞美女子的美貌来表达爱意。此外,文艺复兴运动和人文主义思潮都宣扬人性,重视人的情感和能力,他们要求个性解放,要人们尽情享受现世生活的幸福。男女之间可以自由交往和自由恋爱,所以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起爱情的男女双方对彼此的爱慕之情借诗歌表达出来,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赞美。
与西方不同,中国古代妇女的地位是极其低下的,并直接影响了男女之间交往的方式及人们的婚恋观。中国古代的婚姻由于受到封建礼教的影响,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根本谈不上自由恋爱,自然也不会出现赞美爱情的诗歌。同时, 中国古代文人多数受儒家思想影响,怀着考取功名的抱负,所以大都没有时间来作爱情诗。
三、中西爱情诗的表达方式不同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用这样的语言概括中英文诗歌的不同之处“西诗以直率胜, 中诗以委婉胜; 西诗以深刻胜, 中诗以微妙胜; 西诗以铺陈胜, 中诗以简隽胜”。西方爱情诗热情、直率,诗人们大胆地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爱意以及对爱情的执着。比如罗伯特彭斯那首著名的情诗《一朵红红的玫瑰》,把爱人比作六月里的玫瑰,以此来表达对爱人的眷恋。诗中渗透的对恋人深深的爱慕之情唤起了读者对甜蜜爱情的向往。
与西方爱情诗相比,中国爱情诗歌则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将情感深藏于字里行间,十分含蓄温婉。比如杜牧的《叹花》: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花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诗人用花朵的绽放与凋零比喻易逝的青春,流露出了诗人对逝去美好爱情的忧伤。
比较以上两首诗,我们看出了西方诗的直率与中国诗的委婉。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西方民族性格不同。中国人性格内敛含蓄,所以在描绘爱情时多显含蓄温婉之美。而西方人性格大多直率、奔放,所以其爱情诗也显直率热情。
四、中西爱情诗所选用意象不同
中西爱情诗在意象的选择上也有所不同。中国诗歌在意象的选择上十分委婉含蓄,需要读者仔细品读。比如李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首诗借黄莺来表达妻子对远征丈夫的思念之情。
与中国爱情诗相反,西方诗大都表现得直率、透明。比如莎士比亚的第十八首十四行诗:“能否把你比作夏日璀璨?你却比炎夏更可爱温存;你如仲夏繁茂不凋谢,秀雅风姿将永远翩翩;死神无法逼你气息奄奄,你将永生于不朽诗篇。”
中西情诗的意象选取不同与自然环境的不同是息息相关的。比如,有些动植物具有中国的地域特色,因而它们会被中国诗人拿来寄托情感从而出现在诗歌中,比如牡丹、红豆、菖蒲等。而西方多借用布谷、鸽子、天鹅等。
五、结论
以上通过中西爱情诗的比较,重点分析了中西爱情诗的不同,以及造成种种不同的原因。我们了解了他们间的不同是为了更好地鉴赏中国的古老诗歌,吸取国外诗歌的精华。伴随着中西方交流的相互渗透,中西爱情诗歌会在相互借鉴补充中获得巨大发展。
参考文献:
[1]《诗论》[M], 朱光潜,北京:三联书店,1984.
[2]《中西诗歌比较》[M], 丰华瞻,北京:三联书店,1987.
[3]王国维 人间词话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