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饶依
摘 要 大学理念的建构实质上反映了“认识论”和“政治论”两种哲学观的争斗。“认识论”强调大学的内部功能,认为大学主要是保存、传授和发展高深学问。政治论强调大学的社会功能,大学不仅为自己未来的生活服务,还要为民主社会服务,为民主国家服务!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泛滥的今天,“认识论”应该是大学的最高目标,真理应该是大学的最高追求!
关键词 大学的理念 认识论 政治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认识论”和“政治论”
在19世纪以前,以认识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直认为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保存、传授和发展高深学问,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象牙塔。如赫钦斯认为,“任何社会都应有大学这样的机构,其目的是对社会的最令人困扰的问题进行尽可能深刻的思考,甚至思考那些无法想象的问题”。又如怀特海认为:大学之所以存在不在于其传授给学生知识,也不在于其提供给教师研究机会,而在于其“富于想象”地探讨学问中把年轻人和老一辈人联合起来,由积极的想象所产生的激动气氛转化为知识,在这种气氛中,一件事实就不再是一件事实,而被赋予了不可言状的潜力。通俗地说,大学主要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因此它的荣耀应该是培养了多少大师,创新了多少学术!
到了19世纪末,不断发展的工业革命的成功,给大学所发现的知识以越来越现实的影响,“知识产业出现了”,学术知识,特别是占优势地位的研究性大学所提供的知识,被应用于工业并创造了工业生产上的奇迹,大学的纯理论研究被用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方方面面,大学出现了政治论倾向,威尔逊提出了“为国家服务的大学”。随着20世纪的进展,人们越来越多谈到大学实际提供服务的问题,大学被喻为“服务站”,不仅如此,在政府和企业的规划中,大学也名列前茅。发展到21世纪,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泛滥,高等教育成为一种投资,一种使将来有一份好工作,过上美好生活的投资。如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斯宾塞的筛选假设理论认为,教育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它有助于雇主把受过不同教育的人安排到不同的岗位,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当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总而言之,政治论认为,高等教育不仅要为民主社会服务,而且要为民主国家服务,还要为自己未来的生活服务。
2 我国大学理念的现状
反思我国大学的现状,一方面大学要满足学生及家长的要求,另一方面,大学要反映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大学的独立性和自由精神正一点点被蚕食,大学的社会批判功能荡然无存,大学正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社会的服务站。今日,大学最流行的形象不是“象牙塔”,而是“服务站”了。社会流行什么,大学就给什么;政府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市场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大学越来越社会化了,政治化了,市场化了。大学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已沦为社会服务之工具,大学理念之人文精神陷入危机。最近若干事件和言论不断把大学推入舆论的漩涡,负面的声音愈来愈多。从河北的大学生飙车撞人之后的权力炫耀“我爸是李刚”到西安的大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人之后的冷血地刺杀受害者,从官本位崇拜(某县招一名副处长,40多位教授应聘)到北大经济学教授对其学生的“四十岁没有4000万别来见我”的嘱托,从习以为常的考试作弊到科研成果的弄虚作假,从北大的炫富到清华的炫官(与北大炫富对应,清华一直标榜培养了多少部省级高官),这一切的一切异化了大学的本质,颠覆了大众对大学的传统观念,引起了人们对大学的强烈质疑!而大学对于真理、知识、专业、科学与学术的追求则相对匮乏!此次北大校长公开地表示对于亿万富豪的青睐,引起了人们激烈的质疑。在笔者看来,人们的质疑不算苛刻,如果一个政府官员表彰当地经济风云人物,“亿万富豪”多半是令人满意的称号。然而,对于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来说,这个目标太低了。这所大学曾经响起“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第一声号角——这是一所敢于承担使命的大学,这是在人们心中很神圣的一所大学,因此,人们有权利提出要求:这一所大学必须意识到自己的历史重担。如同当年喊出振聋发聩的“民主”与“科学”一样,北京大学有责任提供一个历史时期社会最需要的精神。
3 对我国大学理念的反思
应该说,以认识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和以政治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都有其历史背景和合理性,两者共同构成高等教育的基础,但笔者认为,认识论应该是高等教育的最高目标,真理应该是高等教育的最高追求,而政治论只是手段!正如亚里士多德对于“高尚的活动”和“有用的活动”所作的区别,以认识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是“高尚的活动”,它的价值在于能带来自我满足,活动的结果使活动者完美。而以政治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是“有用的活动”,它的价值在于它们有赖外界,活动依某人、某事转移。两者应该兼容并包,不可偏颇。只强调认识论而忽视政治论,则容易使大学的高深学问脱离实际,空疏无用,高等教育也将落后于时代。毕竟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脱离国家而存在,因此高等教育也不能仅仅是在象牙塔里研究高深学问。如我国清末的高等教育,忽视了政治论,一味强调认识论,主张“读书穷理”,培养的是饱读四书五经和八股文的腐儒,在外国工业革命和知识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显然远远落后了。而过于崇拜政治论,忽视认识论,则容易使大学脱离高等教育的本质,一味追求“有用的”,而忘了大学对“高尚的”的追求!套用2010年高考的作文题目,大学要脚踏实地,更要仰望星空!如果不能避免大学的政治化,将会导致“学术”的贬值。大学与社会应保持一定的张力和一定的距离,与世隔绝固不可取,随波逐流更不可行。大学应是社会的“灯塔”而不是“镜子”, 大学不能远离社会,但更重要的是,大学也不是风向标,不能社会流行什么就迎合什么。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提到批判意识的四个特征,其中一个是“非社会化”,为我们研究大学理念提供了新的视角。传统的观点是教育就是促进人的社会化,但弗莱雷对此提出了质疑,人确实要社会化,但社会化总是好的吗?国家的、社会的主流观点就一定是真的、善的、美的吗?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就在雅斯贝尔斯生活的年代——希特勒专政晚期,成千上万的学生因为受到戈培尔高音喇叭的蛊惑,因为受到党卫军长筒皮靴的诱引,还有很多教授轻而易举地相信了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宣传,放弃了独立思考的基本标准,成了法西斯的帮凶。所以大学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也要保持宝贵的批判性——非社会化。鲁洁教授对教育适应论做出了批判,他认为教育具有超越性,教育的使命在于为一个尚未出现的世界培养新人,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育的确要适应现实,但教育对现实的适应是为了超越现实的规定性。因此,大学要适应社会,但更要超越现实社会的规定性。
轻视“认识论”而一味强调“政治论”的大学必然会轻视学术,偏离大学的本质,陷入政治化的泥潭, 当中国高等教育的象征、中国的最高学府北大在忙于夸耀培养了多少亿万富豪,清华在夸耀培养了多少省部级高官,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只能是浮躁、喧闹的人群中的无力呻吟!
参考文献
[1] 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4-131.
[2] 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三联书店,2001.
[3] 丁学梁.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 薛涌.谁的大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