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莎士比亚第十八首十四行诗的和谐美

2013-04-29 15:31杨敏艳
北方文学·下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莎士比亚

摘 要:本文从和谐美这个角度入手,对家喻户晓的莎士比亚第十八首十四行诗进行了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研究,指出这首诗在意象上尽显和谐之美,在音韵上恪守和谐之美,在思想上追求和谐之美,这与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莎士比亚 和谐美 第十八首十四行诗

十四行诗,是sonnet的译名,sonnet又称 sonata,与音乐中的“奏鸣曲”同名。在欧洲文学史上,十三世纪的意大利诗人雅科波·达·连蒂尼是第一个采用十四行诗的形式并赋予严谨格律的文人作者,而彼得拉克是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十四行诗人。到了莎士比亚时代,这种诗体在英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尤其是莎士比亚的“商籁体”几乎是一个无人可以企及的高峰。无论是诗中所体现的真善美的主题还是诗歌接近于完美的形式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154首十四行诗,每一首都是独立的存在,但与此同时它们又是围绕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核心来共同完成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即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本文拟从三个角度分析莎士比亚第十八首十四行诗的和谐之美,试图以这首诗为切入点进入到莎士比亚博大而优美的艺术世界。

一、在意象上展现和谐之美。

在第十八首十四行诗中,最主要的一个意象就是summer,“夏天”这个意象是用来比喻爱友之美的。夏季在英国是一年四季中最美好的时节,就像我们这里的春天一样明媚而灿烂。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夏天太短暂(too short a date),而且有时太阳又太灼热(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那金彩的脸色也常常被遮暗(gold complexion dimmd)。把爱友与summer 相比,爱友显得更加温婉可爱,最重要的是爱友的美更加永恒(eternal)。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而意象之美更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之艺术美的突出之处。莎翁的想象有一对神奇的翅膀,自然中的一切事物,只要乘上这对翅膀,就能够自由飞翔,并在想象的天空化为繁星般的意象,点缀着诗歌美仑美奂的艺术世界。莎翁十四行诗的“诗情画意”正是一个又一个贴切的意象叠加或融合在一起的效果。

在本首诗中,summer这个意象与其所比喻的对象之间有着微妙的和谐性。首先,从静态上看,诗人的爱友拥有夏日一样炽热的双眼,仿佛来自天堂;有夏日一样金彩的面庞,闪耀着美丽的光。其次,从动态上来看,在诗歌第5、6句,“shines”可以让人联想到爱友波动流转的眼神和目光中流露出的灿烂阳光,而且用具体事物“the eye of heaven”即太阳来形容顾盼闪烁而难以捉摸的灵动眼神就可以将爱友的神态栩栩如生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并让读者在顿悟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

另外,这首诗中出除了summer这个主要意象统领全诗之外,我们还会发现出现了娇蕾(the darling buds of May)、太阳(the eye of heaven)、金色脸庞(gold complexion)以及狂风(Rough winds)、死亡阴影(death…… shade)等子意象。这些子意象和主要意象共同构成一个意象群。尽管其中包括两种类型——正面的和反面的,但它们之间终究还是相互协调统一的。比如那些美好的意象可以让读者一目了然的以最直观的方式感受到爱友那种不可言喻的永恒之美,而与美好意象相对的丑陋阴暗意象则代表摧毁性力量,从反面衬托出美之可贵。这样两种类型的意象对照,形成和谐而对称的“复调式乐章”,共同衬托出主要意象的夺目。意象的不断出现加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读来仿佛看一幅色彩斑斓又不失和谐的图画,又仿佛听一首众声齐鸣而又众星拱月的奏鸣曲,意象与意象的相互作用和配合大大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增添了诗歌的和谐之美。

二、在音韵上恪守和谐之美。

韵律是诗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所在。莎士比亚154首十四行诗的基本韵式为:abab cdcd efef gg. 是由三节四行句(quatrain)和一对双韵句(couplet)组成[2]。这种韵式又被称作“英国式”或“伊丽莎白式”,像本文所分析的第十八首就是典型的这种韵式。严谨的格律使诗歌读来琅琅上口,具备极强的音乐性。而莎翁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将每首诗分为四个部分,这种结构正好与奏鸣曲的结构方式一致,于是更增强了十四行诗的音韵和谐。

兴起于意大利的奏鸣曲(sonata)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呈示部(exposition)、发展部(development)、再现部(recapitulation)以及可以灵活出现的尾声。与之结构相应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往往在第一部分提出问题,揭示主题;第二部分对主题进行深化和发展;第三部分再次强化第一部分提出的主题;第四部分即最后两行概括诗意,从具体到抽象提炼出具有哲理性质的结论。以第十八首为例,1-4行为呈示部,诗人把爱友的美比作夏天,但夏天又过于短促,不够永恒;5-8行为发展部,用具体的意象叠加指出美是短暂而易凋谢的;9-12行为再现部,再现主题,强调爱友的美是永不凋残的,是无与伦比的;13-14行是尾声,画龙点睛的点出主题即诗人的诗能使爱友的美超越时间而至永恒。这样一来,整首诗层层递进,波澜起伏,众声喧哗却又始终围绕共同的主题旋律,在多声部的协调中达到和谐统一之美。

除了韵式之外,韵脚也值得关注。通过分析第十八首诗的尾韵(ei ~ai~ei~i:),我们不难发现尾音节的发音呈一种由低到高再回到低最后归于平和的音调,嘴唇开合大小程度也是先小再大,再回到小,最后归于平静。这不仅与“抑扬格”相呼应,也表现出一种起-承-转-合的内在规律。另外,头韵也是压得趣味无穷,无可挑剔。如贯穿全诗的shall –shake- short -shines -shall –shall就是压同一个头韵,这个摩擦音构成整首诗的伴奏音,兼具柔和温婉和嘈杂喧哗的效果。还有两个“Nor”和“So long”的重复除了在意义上有强调作用外,在音韵上也有头韵和内韵的作用,更何况这在视觉上本身就是美。诗歌中的每个单词都是声音和意义的统一体,诗歌音韵的和谐反映了人的灵魂的和谐乃至世界本质的和谐。在莎士比亚第十八首十四行诗中,我们听到了大自然伟大和谐的乐声,“我们看到了无所不在的和谐”[3],我们发现和自然的灵魂一样,“人的灵魂也应当是和谐的,也应当充满音乐”[4]。

三、在思想内容上追求和谐之美。

莎士比亚的第十八首十四行诗不仅在形式上体现了和谐之美,在思想内容上也追求一种和谐美的理想。前文已经提到,莎士比亚的整个154首十四行诗的共同主题就是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正如他在第105首中总结的:“真善美就是我全部的主题,真善美变化成不同的辞章。”诗人认为,真、善、美的和谐以及爱、生命、诗的结合是达到永恒的途径之一。在第18首十四行诗中,爱友的美比夏日还要璀璨夺目,然而夏日的美是转瞬即逝的,爱友的美却能在诗人的诗中超越时间的局限,因为诗中饱含着诗人对挚友真挚不变的爱。集真善美于一体的诗能使生命不灭,使爱与美长存。

具体分析这首诗的内容,我们会发现本诗从几个方面反映了诗人对和谐美的追求。首先,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莎翁的大部分十四行诗中,自然往往都是以美好亲切的面貌出现,诗人往往用自然中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鸟语花香来比拟爱人那至高无上的美。第18首也不例外。在这首诗里,诗人把爱友的眼睛比作天上的太阳,把爱友的柔美比作五月的娇蕾。尽管有时大自然显现出残酷的一面,让“狂风吹落五月里的好花儿”,但是自然的力量已经不再足以构成对人类的威胁。因此从整体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亲密友好的。在莎翁的十四行诗中,我们更多时候会感受到一个美丽、温柔、充满生命力和灵性的自然,感到“人与自然的同化”[5]与和谐。这与文艺复兴时期泛神论的兴起有关,又与诗人作为自然之子对自然的依恋情怀有关。

其次,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从第十八首诗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爱友的情谊就像浓酒一样醇厚,他们之间的爱甚至可以超越时间。纵观全部十四行诗也不难发现,诗人对爱友的赞美、包容和热爱是贯穿前后的一根红线。由始至终,处处洋溢着人与人之间那种平等、真挚、坦诚的和谐关系。如果说莎士比亚的剧作是人文主义以“人”为本的宣言书,那么,他的十四行诗也可以称得上是人文主义新道德标准的形象化和具体化。在这些诗中,诗人充分肯定人们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对爱的追求是自由自在的,对情欲的表现甚至是毫无遮拦的。因此我们看到的诗人对爱友的激情就像旭日东升般喷薄而出。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是最自然的,也是最美的。

再次,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诗人眼中的爱友之所以是完美的,不仅在于他拥有无与伦比的美貌,还在于他是美貌与美德、外在与内在的和谐统一体。正如第十八首诗所言,“你永久的夏天绝不会凋枯”,“你将在不朽的诗中与时间同长”,因为你的“夏天”不只是拥有美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拥有美的精神。这里“thy eternal summer”直译作“你永恒的夏天”,实指“你永不凋谢的美、在诗歌中永存的美”。爱友的美之所以可以克服时间得到永生,是因为这种美找到了灵魂并被赋予了诗人最真挚的情感,同时也被赋予了诗歌这种最不朽的形式。换言之,只有灵与肉互相结合才能产生和谐永恒的美。

莎士比亚所追求的美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灵与肉都处于完美的和谐状态中的美,这种和谐美的追求与人文主义自然观、伦理观、哲学观都有密切联系,从根本上来看是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美学诉求。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近乎完美的形式,歌德所谓“说不尽的莎士比亚”就是指可以从莎翁的创作中源源不断的挖掘出无穷无尽的宝藏。本文仅仅从“和谐美”这一个角度对第十八首十四行诗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聆听到回荡在字里行间的如奏鸣曲般和谐的旋律。

参考文献:

[1]屠岸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王佐良.英国文学名篇选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张泗洋、徐斌、张晓阳.莎士比亚引论(下)[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4]John Michell.Who Wrote Shakespeare? [M],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Ltd,1996.

[5]莫罗佐夫.莎士比亚在苏联[M].上海:平明出版社,1953.

作者简介:杨敏艳(1979.10-),女,籍贯:湖北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基础课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猜你喜欢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素描)
向威廉·莎士比亚致敬
莎士比亚与普希金的《鲍里斯·戈都诺夫》
你在引用莎士比亚的话
An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Rhetorical Figures in Sonnet 60
莎士比亚书店:巴黎左岸的梦
你在引用莎士比亚的话
文坛巨匠莎士比亚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台湾地区莎士比亚研究的一点启发与反思——读《从纯真年代到理论年代:检视国内莎士比亚研究的硕博士论文》一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