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达
摘 要:海派文学形成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中国沿海商业文化,消费文化的产物,但这个流派却具有鲜明的唯美主义倾向的特点,本文就试图从社会,文化,心理三个方面探析海派文学中唯美主义倾向的成因。
关键词:海派文学 唯美主义 成因
“唯美主义”是19世纪后期首先兴起于法国,而后在英国形成高潮的西方文艺思潮。“五四”以后,大量西方的文学思想涌入中国,唯美主义也在这时候被一批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引入并借鉴运用到中国文学当中。很多现代文学大家都深受“唯美主义”影响,最早引入唯美主义的应当数鲁迅和周作人共同编辑的《域外小说集》,叶灵凤自称深受王尔德的影响,郁达夫,田汉等创造社的作家们则极其推崇比尔兹利,郁达夫撰写文章专门介绍比尔兹利的生平,认为他是“天才画家”,称他的作品“空前绝后”,中国文学界“唯美主义风潮”的狂热可见一斑。
然而某一种文学思潮的形成或是某一种文学理念的兴起,都必与其所存在的社会环境大背景息息相关,就如陈平原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说:“不能说某一社会背景必然产生某种相应的小说叙事模式;可是某种小说叙事模式在此时此地的诞生,必然有其相适应的心理背景和文化背景。”海派文学中的唯美主义倾向的生成与当时上海特定的社会背境、文化背景和心理背景是分不开的。
一.社会背境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开放繁荣上海俨然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丝毫不逊色于东京,伦敦,巴黎,成为世界重要的工业,商业,金融交流中心。“中国作家当时并没有目睹极度工业文明的发展,而能够略窥其端倪的在全国只有一个地方—上海。30年代上海的现代文明显然已达到国际水准(较同时代的东京尤甚),与广大的乡土中国俨然形成两个不同的世界,所以也只有在这个较现代化的大都市中才能产生某些具颓废色彩的作品。”
法国大革命之后,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都市快速膨胀,新兴资产阶级试图用金钱来巩固自身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这些都成为了实用主义,金钱至上等观念形成的根源。都市的兴盛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的繁荣和琳琅满目的异国情调的建筑和商品,同时还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价值观的扭曲,文学日渐被商品化,使得一部分仍然坚持艺术审美理想的艺术家在生活中处处碰壁,他们居无定所,穷困潦倒,作品无人问津,正是在这样的都市社会背景使得海派作家们有了与西方世纪末的唯美主义者同样的精神体验。“大都会像一座熔炉,酒色财气是燃烧的石炭,永恒不息地煽动着色情的马力,吐出一串串的欲焰,弥漫在咖啡馆、电影院、夜总会、跳舞场、按摩院、大饭店、书寓、跑狗场、神秘之窟中间,勾幻成一个麻醉的漩涡,引诱着形形色色的人们……遗弃了自己的生命,遗忘了世界的命运,走进这个漩涡里,如痴如狂地纵情声色,放浪形骸,他们的神经完全被酒色财气所支配着,好像一条狗被那油腻的肉骨头所支配一样……”现代都市已经成了充满着酒色财气的欲望都市,处处充满着欲望的漩涡,人成为了物质的附庸,被金钱所支配。
二.文化背景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是“西方文明的窗口”,西方文化在上海的辐射和渗透对海派文学中的唯美主义倾向生成有着重要影响。最早一批把西方唯美主义思想引入中国的文人,很多都是从海外留学回国的青年留学者,他们或造访唯美主义大潮刚刚落下的欧美,或从对唯美主义传承完善的日本留学归来,自身都有着唯美主义的深深烙印。郁达夫撰文表达对比尔兹利的推崇,田汉把王尔德的著名戏剧《莎乐美》改编后搬上中国的舞台,都在中国文坛引起不小的轰动。郁达夫们对西方唯美主义的介绍为他们之后本土作家接触唯美主义打开了一扇“世界之窗”。叶灵凤自己说:“早年的我国新文艺爱好者能够有机会知道这个刊物和王尔德、比亚斯莱等人,乃是由于郁达夫先生的一篇介绍。自从他的这篇介绍文发表后,当时的新文艺爱好者才知道外国有这样的一个文艺刊物和这样的一些诗人、小说家和画家。”
文化中心南移之后,大量人才来到上海,为唯美主义的传播提供了人才基础。“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了革命家,另一些人在纯粹的一书中寻求精神的安慰;但是他们所有人都追寻着能够令他们满意的现实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尽管他们周围是木匠们和店员们,他们仍然可以悄然地怀有贵族般的心态。”海派文学的知识分子就是“另一些人”,他们从家乡来到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他们并非属于上流社会,也非社会精英,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使得他们目眩神迷,他们只能怀着“贵族般的心态”来探求新的都市生活方式。
三.心理背景
普列汉诺夫曾说:“艺术家和对艺术创作有浓厚兴趣的人们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是在他们与周围社会环境之间的无法解决的不协调的基础上产生的。”此语一语道破了唯美主义产生的心理根源——信仰的缺失。“西方唯美主义的产生有基督教神学体系崩溃带来的信仰方面的缺失或者迷惘绝望情绪的影响,在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体系也处于崩溃,整个社会处在一个文化的转折过渡阶段,特别是在上海,理性的、重视法规的、科学的、工业发达的、效率高的、扩张主义的西方和因袭传统的、全凭直觉的、人文主义的、以农业为主的、效率低的、闭关自守的中国——两种文明走到一起来了”。在上海的新旧文化碰撞中,不同价值观念的存在让海派文学家无所适从,找不到自身位置和存在意义,加之都市生活中繁华背后的畸形病态和人的异化,使得海派文学家需要通过对唯美主义的推崇来逃避时代,重新寻求自身的价值。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唯美主义作为现代主义的代表性思想传入中国,海派文学家们把唯美主义给予了从理论到实践,从文学观念到生活方式的全方位的效法和借鉴,在二十世纪的现代文学史上引领起一股唯美主义浪潮。但唯美主义在移植到海派文学中的过程中,继承的同时也存在着对唯美主义的“中国化”变异。正如马睿所言,“欧洲唯美主义的批判锋芒所针对的是‘现代性工程的结果,而唯美主义一旦移植到正对‘现代化孜孜以求的中国,这种批判与否定的力量就常常落空,而只剩下唯美主义外在的激进乖张或颓废虚无。”
参考文献:
[1]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
[2]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人民出版.2010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