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代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

2013-04-29 13:50魏阳莉
北方文学·下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古代女性形象

魏阳莉

摘 要:中国古代诗歌具有十分丰富的表现力和影响力,诗歌的内容也丰富多彩,例如:怀古诗,咏物诗,山水田园诗,战争诗,行旅诗,送别诗,思乡诗等。而自《诗经》诞生以来以描写男女关系为主的爱情诗更是为中国古代诗歌的进步发展和艺术成就添上了生动的一笔。其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更是表达爱情诗主旨的载体。

关键词:古代 愛情诗 女性形象

一.少女形象:这一形象的女性往往被作者运用了比较灵活的手法来描写。充满着张扬的个性,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有的热情泼辣,有的活泼灵敏,有的娇憨可爱,有的温柔敦厚,也有的单纯简单。

如《召南·摞有梅》中的女子向意中人坦白:“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垦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这位女子仿佛不大会“推销”自己,到了婚嫁的年龄还嫁不出去,只能在心里一个劲儿地着急。开始时,她还想出嫁时选择一个好日子,但很快,她便有些等不住了,也管不了什么吉日不吉日的了。她似乎还想在向自己求婚的男人前面撒撒娇,但易逝的青春如同成熟的梅子纷纷落地,越来越稀少,她很快便没有那个兴趣了,巴不得人家开口呢!这个女子若为足不出足的那类,她将自己这份真实的情感写下来,等待有人前来求婚,而当那一天真正到来,她也许会被羞得满面徘红——这是多么的可爱!而她若为敢于在山间向众多的男子唱此类情歌的那类,这将是何等地大胆与直白!

再如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里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一句写尽了少女纯情的神态。诗中写的是十五六岁的少女在自家庭院中玩耍累倦之后,突然见有客拜访时,羞涩回避的事。由诗文可以猜测,少女见到了一位风度偏偏的少年访客,所以少女心中的感情在诗文里得到了及传神的描写,“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它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

二.思妇形象:这一形象的女性多为丈夫在外求学或是为官,或者服役远征,因极度思念丈夫二阐发的情思。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其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这是一首写妻子怀念远出服役的丈夫的诗。女主人公用简单的语言说出自己的内心独白,作者虽没有正面写女主人公思念丈夫的哀愁与愤怨,但通过一幅乡村晚景的描写是自己的愁绪逐步浓烈起来,以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李白的《乌夜啼》“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这里的秦川女可看作是唐时关中一带征夫远戍的思妇。世人对秦川女的容貌服饰,不做任何具体的描写,只是让你站在他的闺房之外,在暮色迷茫中,透过烟雾般的碧纱窗依稀看到她瘦怜的身影,听到她低微的语音。这样的艺术处理,实在是匠心独运。因为 在本诗中要让读者具体感受的,并不是这女子的外貌,而是她的内心,她的思想感情。她对心上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满如月,夜夜减清辉”。这里,诗人则用团的皎皎明月象征思妇情操的纯洁无邪,忠贞专一。她日日夜夜思念,容颜都憔悴了。宛如那团团圆月,在逐渐减弱其清辉,逐渐变成了缺月。“夜夜减清辉”,写得既含蓄婉转,又真挚动人。

三.弃妇形象:这一形象群的女性,婚后成为男子的附属品,遭弃后,生活悲惨,孤立无助,有的懦弱痴情,有的刚烈倔强,有的彷徨疑惧。

《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作者通过劝说斑鸠不要馋嘴去吃桑葚,告诫姑娘别轻易爱上男人。她说,男人们寻欢作乐,把女人说甩就甩了,而女人一旦投入进去便会不能自拔的。女人为爱而生,女人甚至可以为爱而死,被弃的女人叫人同情。“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是一位弃妇所写。全诗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口吻写出,叙述了自己和丈夫恋爱,结婚,受辱,背弃的全过程,表达了自己的混很和决绝,把她勤劳善良,温顺安命的性格鲜明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女主人公是知礼守礼的,是温顺多情的,也是吃苦耐劳的,‘女也不爽,她认为自己没有做错什么,丈夫遗弃她没有道理。”[1]

西汉才女卓文君的《凤求凰》也是在被司马相如抛弃之时无奈之下创作的,诗中语言充满了哀与怨。文君从开始的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到私奔,再到后来的相濡以沫,至始至终都是人们心中美丽善良的完美女子,可是没能阻挡司马相如的见异思迁,差点落得被弃的下场。直到后来终于以一首《凤求凰》让司马相如回心转意。

结语:中国古代爱情诗歌成功塑造了诸多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少女,思妇,弃妇形象。她们从青涩懵懂的倾心仰慕到信誓旦旦的与子偕老,再到容颜不再时丈夫的无情抛弃,在那个男权为中心的社会里,她们有敢爱敢恨而得到幸福的,但这只是极少数的,也有因丈夫羁旅他乡而为思念憔悴消瘦的,更有因被丈夫遗弃而孤立无助的,了解中国古代爱情诗歌中的女性形象,有助于我们在她们的声声苦诉中深刻的了解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

参考文献:

[1] 杨广宇. 直面人生 不卑不屈──浅论《氓》中的弃妇形象[J]. 合肥联合大学学报, 1999, (02)

猜你喜欢
古代女性形象
浅谈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环境保护初探
中国古代山水画色彩研究
阿尔比作品《动物园的故事》“厌女”可能性分析
中国古代与现当代语境下的语文写作教育观比较研究
“看”与“凝视”中的美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日本古代的贡举制度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业化运作下的作用
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