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探索

2013-04-29 00:44陈渌漪尹宏业孙波
职业·中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设计要求一体化课程考核评价

陈渌漪 尹宏业 孙波

摘 要:随着高职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对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认识越来越清晰。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现了高职教育特色,但课程教学标准并没有制定。在学校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对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进行总结和探索。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 教学标准 课程内涵 设计要求 考核评价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笔者探索高职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为促进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深入、提升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理实一体化课程内涵

理实一体化课程必须是工学结合的课程,其课程开发要有企业专家参与,通过对课程的整体设计,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其核心是确定学习内容的载体。理实一体化课程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理论、实验、实训等进行一体化设置;将讲授、听课与实验、操作等教学形式一体化实施;将教室、实验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配置;将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进行一体化训练;将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确保形象和抽象交错出现。由此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一体化课程模式。

二、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

为保证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开展,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把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现在每一个教学单元中,即每个教学单元都要有理论讲解与实践训练。经过学校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理实一体化课程整体设计时,实验实践环节学时应占到该门课程总学时的35%~50%更符合当前高职教育的需要。为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更好地开展,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体现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即每一个教学单元均由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两部分组成,而实践操作应该是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专业基础课,是以理论知识为主线的课程,也可以按照理实一体化的学科课程进行开发,以求基础知识的完整性。在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若以实践操作为主线,理论知识主要为实践操作提供服务和必要的支撑,属于实践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

三、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要求

1.教师队伍的一体化是前提

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有能开展一体化教学的教师,其特点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动手实践操作;教师既是课堂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实践操作的指导者。

2.教学场所的一致性是保障

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实施需要一体化教学场所。场所要求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习实训教学的“一体化”要求。需要统筹考虑教室和实训室资源,尽可能把教室和实训室合为一体,教学区与设备区同处一室;尽可能营造与工作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

3.教学资源的整合性是要求

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资源是在同一门课程下的理论和实践学习资源,具有高度整合性。要求课程标准是理实一体的,教案设计是一体的,教材是合一的,教学实施实现课上、课下一体化。

四、理实一体化课程考核建议

理实一体化课程考核应注重过程性考核,即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和评价,将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并将考核和评价的结果作为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依据,为此教师应制定每一个任务(或项目、学习情境)的评价标准。

1.突出能力考核,重视理论与综合素质考核

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一看学生能否获得课程要求的、准确的操作技能,二看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加大技能培养的力度,并不等于是抛弃了对基本知识的要求。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目的在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技能培养并不矛盾。基于上述观点,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考核内容上,要加强对学生知识、能力、方法、学习态度及职业素养结合的考核,在注重技能训练与提高的同时,不能淡化理论和综合素质的考核。

2.采用过程为主、主体多元、课证融通的评价

遵循能力本位、过程为主、主体多元的评价原则。对学生的考核,采用“把平时考核和集中考核结合,把笔试和实际操作结合,把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法进行。理实一体化考核的主体应该多样化,应该积极吸纳更多行业企业和社会有关组织的参与。如与行业或国际化高端企业共同开发“课证融通”类课程,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资格要求,将相关课程的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或行业企业技术资格鉴定合并进行。

五、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评价

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其教学质量的直接体现。在课堂教学的评价上,应侧重于教学效果的评价,从教学模式与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及总体印象五个方面进行观测与评价。

在教学模式与目标评价上,观测是否采取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情景和教学环境设计合理,教学目标符合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层次;在教学内容的评价上,观测教学核心内容、核心技能是否明确、合理,深浅度适宜,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行动导向教学,体现学生做中学、教师做中教,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转换,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对学生开展技能训练时,应内容充实、安排合理,教师演示、操作熟练,符合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

在教学手段上,应体现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学习,教学手段运用得当,教学资源利用充分、合理,能合理运用教学媒体。

教学效果上,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度高,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能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在总体印象评价中,教师教学符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创新意识强,教学基本功扎实,具有良好的师德和双师型教师的特点,具有统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能力。学生爱学习、勤操作,课堂气氛活跃,抬头率高,师生关系融洽,教学环境适合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具有很好的学习、工作、研讨氛围。

六、理实一体化课程标准的核心

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制定,应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学科观与职业观的关系,合理解决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在强调职业观的同时,应注意课程的知识体系。学生的实践技能必须有相应的理论作为支撑,所谓的实践技能应该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技能。

二是正确处理发展观与就业观的关系,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不能仅仅满足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还应该确保学生未来发展所必需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要强调“双基”,即强调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基本实践技能的培养。

三是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不仅表现在技术实践能力的创新,理论知识的正确运用同等重要。要形成知识与技能融为一体的认识规律。在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实践技能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引入国内外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

(作者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设计要求一体化课程考核评价
一体化课程
点支式玻璃幕墙
中职数学“前置性作业”的类型及其设计要求
任务驱动法在压缩机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基于一体化教学《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课程的改革
浅谈一体化课程的教案设计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构建
浅谈一体化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技工院校礼仪课课程建设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