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专业分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3-04-29 02:10武海霞
关键词:问题对策

武海霞

摘要: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阐述了大类招生背景下学生在专业分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专业选择热门冷门差距明显、专业选择功利化、对重组班级认可度不高及分流后期目标不明确等,并结合学校现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开展系统化专业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学生工作进社区活动及学风建设活动。

关键词:专业分流 问题 对策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教学体制改革,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把“宽口径、厚基础、强实力、高素质”作为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方向,开始试点实施大类招生模式。即高校将相同或相近的学科门类合并成一个大类进行招生的新模式。学生入学后,在低年级阶段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阶段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选择专业、分流培养。大类招生模式的实施既有利于高校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又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机会,使专业选择更加自主和理性,为高校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目前,“211工程”院校中已有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一半以上的学校试点实施大类招生。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于2011年开始实行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具体方式是:学院统一按“经济学类”进行招生,新生入校后前三个学期进行基础通识教育,在大二第一学期采用“志愿+成绩”的方式进行专业分流,第二学期开始分专业培养。笔者以经济管理学院为例,探讨大类招生条件下专业分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的原则

1.1 公平公正原则 专业培养对学生思维格局和发展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未来的就业,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长远影响。专业分流与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也是大学生关心的头等大事。只有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进行专业分流,在维护全体学生利益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分流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志愿优先,双向选择原则 大类招生就是让学生在对学科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后,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研究方向,给学生一段缓冲和准备的时间,使其更清楚地分析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了解自己的个性需求,做出专业选择。因此专业分流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志愿,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求。基于各专业人数限制,在专业分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引入竞争机制,由此形成双向选择原则,在考虑社会需求和专业布局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最理想的专业选择。

2 专业分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 热门冷门差距明显,专业选择极度不平衡 在2011级经济管理学院学生选专业过程中,各专业接收学生的比例极不平衡。具体体现为第一志愿报金融学与会计学专业的比例高达62%,而第一志愿选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不足5%,由此可见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差距明显。整个年级中绩点排名在前100名之内的学生超过90%都选择热门专业,以至专业分流后各专业的平均绩点最高差距达到1.2,造成热门专业优秀学生济济,而冷门专业优秀学生零星的局面,不利于冷门专业的学生培养工作,也不利于冷门专业的长期发展。

2.2 单一考虑短期就业情况,专业选择功利化 大类招生的目的是充分考虑和满足学生自身的兴趣和专业发展需求,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人才,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提高学生就业弹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超过50%的学生表示,在专业分流和选择过程中,考虑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专业的就业水平和质量情况。因此,各专业的报名情况基本受往届学生的就业的情况影响。但从长远来看,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迅速发展,有可能在学生就业时出现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互换的现象。

2.3 对重组班级认可度不高,后期管理难度大 2011级学生在大二上学期进行专业分流,下学期重组班级。此时大学生已不像新生入学时对集体生活充满向往,对新生班集体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和归属感。大二的学生更多的倾向于对自我个性的展现和独立生活的期待,对重组班集体的需求不大。另外,专业分流后没有搬迁宿舍,在住宿区仍以原班级为主,重组班集体平时交流机会不多,除了上课和班级活动之外很少接触,没有互相帮助和感情交流的平台和机会,尤其是一些性格比较内向孤僻的学生,对新班级的认同感更薄弱。这对后期开展学生工作和学生管理带来了挑战。

2.4 学生分专业后目标不明确,出现各种消极现象 分到冷门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成绩绩点较低的学生,本身在学习习惯方面具有缺陷,课程学习中也需要帮助和指导,到了新的班级后找不到可以请教和学习的目标,渐渐失去前进的动力。有部分调剂的学生会对现有专业产生抗拒心理,并出现自暴自弃的现象,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纪律和考勤比较差。部分热门专业的学生会产生“任务完成”的感觉,在分专业后即失去了奋斗目标,松散懈怠,失去危机意识,丧失学习的动力,更有甚者沉迷于游戏不能自拔。

3 解决专业分流中问题的对策

3.1 开展系统化专业教育,促进学生深入正确地了解专业 在专业分流之前的一年中,学院应创造各种机会和平台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让学生零距离接触了解专业。在2011级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曾分别邀请各系、专业代表老师给新生讲解各专业的情况,包括专业发展历史、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历年就业情况及专业发展前景等,同时现场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及时给学生答疑解惑。实践表明,只进行一两次专业教育是无法满足同学们需要的,还需要学校和学院提供更多的途径开展专业教育。首先,建议学校提供固定的交流互动平台,由专业老师定期解决同学们的各种问题。其次,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要有意识地传授不同专业的发展理念,客观地介绍专业的就业情况和领域,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各专业的背景及现状前景,为自己的专业选择储备信息。最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专业的专业实践活动如专业实习、专业竞赛等,亲身参与体验专业活动并做出正确的专业选择。

3.2 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在大一第二学期我校对2011级本科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新生探索自我兴趣、性格、能力,认识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和自我特性。能自己看清自己是什么,最想要和最想做的是什么,最适合做的是什么;进一步引导新生探索职业世界,判断自己与现有职业是否匹配,看清自己现在可以做的有哪些,通过后天努力积累之后可以做的有哪些。找到差距,明确自身学习目标,规划职业发展道路。同时,通过搜索行业职业职位信息,引导新生正确认识专业和相应的职业,能意识到“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否的区别”,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指导自己,理性地看待目前专业的热门和冷门状况,根据自己的客观条件和内心期望,做出最适合自己的专业选择。

3.3 开展学生工作进社区活动,对专业分流后的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工作 鉴于2011级学生专业分流后重新分班级但未重新分宿舍的情况,借助学校学生工作进社区的契机,我院把学生工作重心转移到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社区。在社区设立辅导员值班制度,每天安排辅导员在社区值班,随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也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场所和平台,促进师生感情培养。学院各学生社团也把活动的主阵地转移到社区,在社区开展各种活动,吸引学生参加,为同学们提供了交流沟通的平台和机会。同时在社区成立学业互助中心,邀请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做志愿者,在中心定期帮助成绩较差的同学,对其进行学习上的指导和帮助,互助效果显著。此外还发动各学生组织为学生提供服务工作,如打扫公共区域卫生,帮同学取送包裹等,让学生在宿舍区享受到各种便利。

3.4 开展学风建设,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专业分流结束后,大部分同学会有暂时松懈的现象。要在这个时机强化各种纪律,帮助学生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否则懒散状态变成习惯后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在2011级内部开展学风建设,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多种管理和奖励条例引导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发挥党员和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通过榜样的力量感染和带动同学们积极进步;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力。

参考文献:

[1]田昊,谢昆青,林思聪等.北京大学电子信息学科大类招生的实践与反思[J].高等理科教育,2011,6(100):35-43.

[2]范叶青.独立学院学生专业分流工作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14):51-52.

[3]宋臻.职业生涯规划对高校专业分流的作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2):96-99.

[4]周钗美,张懿,陈向日等.大类招生体制下的学生管理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增):87-89.

[5]王怡尧.试论高校大类招生分流工作[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27):250-251.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