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读练”教学法在历史课中的运用

2013-04-29 20:37:36肖福姣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提高效率

肖福姣

[摘 要]历史课堂教学是向学生讲解历史知识,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采用“讲读练”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独特的作用和育人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传授知识;讲读练教学法;提高效率

通过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讲读练”教学法是一种能调动学生主体作用和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教学方法。

一、讲——提示讲解

讲,是教师提纲挈领地揭示历史教学内容的纲和点,它起着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思考的导向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开始。这一阶段,教师必须紧扣教材内容,贯彻精讲原则,做到语言精练,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将历史课上成精讲巧练的示范课。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依据不同的内容,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的浓厚兴趣。例如,讲授“赤壁之战”,采用故事叙述的教学方法,讲述周瑜利用蒋干盗书杀将的“离间计”、庞统的“连环计”、黄盖的“诈降计”、诸葛亮的“火攻计”等。又如,讲解“战国七雄”一课时,首先出示战国七雄分布的形势图,接着依次向学生指出战国七雄的方位,然后让学生一一找出战国七雄的首都。这种层层递进的教学法,既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此外,在讲解历史事件时,可结合教材内容,采取叙述历史的教法中的三段论,一是交代背景,二是讲述过程,三是讲解作用。这种介绍历史事件的教法,深受学生欢迎。

二、读——自主学习

读,是教师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区”,教师应精心指导学生围绕课本自我阅读、识记、思考、探讨,从而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与技能。这是一堂历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学生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这个教学阶段,必须做到:一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开始时,要求学生紧扣课本,“抓纲采点”,理清基础知识之间的结构和内在联系;二是根据教材中应掌握的基础知识,提出一系列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分析和思考,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如,在学生阅读“南京大屠杀”这一课时,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当年日本法西斯强盗惨无人道地杀害手无寸铁的中华儿女的悲惨场面,学生们对日本法西斯的暴行咬牙切齿,对国民党反动政府腐败无能的行径表示极大愤怒。通过阅读和观看录像,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思想感情。随后可水到渠成地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与讨论:1.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猖狂地屠杀中国同胞?2.国民党军队为什么不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祖国的大好河山?问题一提出,学生们争先恐后,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从两国政治制度上找原因,有的从中日经济、军事方面的对比上找差距。通过对问题的探讨,学生进行归纳梳理,从当时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对比,最后得出结论:落后就会挨打,腐败必将亡国。所以我们要捍卫钩鱼岛,保证祖国领土完整。我们从小要努力学好科技文化知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而读书,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三、练——课堂训练

练,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知识训练。通过练,达到巩固掌握课堂教学知识的目的。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练的内容和练的形式。前者应重点复习课文,同时还须将所学知识进行纵向、横向的有机延伸和串连;后者要不拘一格,形式多样,比如随堂小测验、上台板书、提问作答、知识抢答赛、讨论归纳等。教师通过精讲巧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教材,又能进行知识迁移,也能达到培养学生智力、能力的目的。

历史课程标准为历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近几年来笔者坚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推行“讲读练”教学法,取得了明显成效。每堂课后检查学生的作业,绝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都达到了要求。这种教学法,笔者认为有几个优点:一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二是使教与学双边活动有机地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密切了师生关系,使教师越教越有信心,学生越学越有劲头;三是既按教材又按思考练习题的顺序进行,既易于掌握课文的系统性,又能围绕中心不至于东拉西扯;四是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积极思维,发展了智力,培养了能力。

责任编辑 如 水

猜你喜欢
提高效率
瞄准目标,精细练习,提高效率
瞄准目标,精细复习,提高效率
剖析错因 提高效率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提高效率
浅谈钢琴学习中如何提高效率
试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应做到“六化”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09:19:05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低效问题的探析
青年时代(2016年29期)2016-12-09 22:46:58
感悟语文教学魅力,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2:28:44
探析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