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舞蹈教学的思考

2013-04-29 06:22:49周悰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3年8期
关键词:师范职业教育机制

周悰

【摘要】当前,随着国家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推进,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为宗旨的教育理念,给音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全面提高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音乐师资人才,是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应予重点关注的课题。本文以巴班斯基“最优化理论”为指引,研究探讨音乐舞蹈教学在课程结构设置、教学法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确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管理模式,以适应形势发展和新任务需要。

【关键词】最优化理论 师范 职业教育 机制

【中图分类号】J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26-02

当前,进一步深化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给音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积极主动更新教育观念,以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为重点,以最优化理论为指引,深入研究音乐舞蹈教学在课程结构设置、教学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科学确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管理新模式,切实教育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音乐师资人才,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一、音乐舞蹈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基础师资音乐教育专业,我们实行“五年一贯制”专科层次教育,学生经过一系列专业化的培养走上音乐教师的岗位。从学生总体情况看,音乐、舞蹈等专业基础教育起点较低,而从目前的教育和课程体制看,音乐教育专业仍过于重视音乐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对学生能力和品格的培养不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学生学习目标特别是职业目标模糊,相当多的学生不知应掌握什么样的知识能够学以致用,有的还片面追求专业难度,忽视基础的科学训练,从而造成学生毕业后学与实践脱节、创新意识不强、学习的延续性差、职业思想不牢的局面。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确保学生五年的学习能够学有所成,在自身原有基础上最大程度得到进步和发展,我们的教学工作就需要针对学生实际,遵循科学教学的规律、原则,最优地组织教学过程,以保证教学过程从一定标准来看发挥最有效的作用。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巴班斯基根据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和教育研究成果,从理论上提出了教学最优化原则。根据这一理论,我们要在培养小学职前音乐教师的教学中进一步系统规划教学内容、设置课程,综合设计教学目标,并建立最优化的评价机制,切实提高教学实效。在这里我们所讲的“最优”不是最好,不是绝对的,而是最适合的,是现有条件下,对学生和教师实际可行的,是一种可以使学生最大化的发展进步的学习模式,是具有相对性的,有条件的。

二、明确舞蹈教学的目标

舞蹈训练是学前音乐教师职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业主科之一。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将来所面对的是讲台,不是舞台,毕业生将面对的主要是小学生,应以能够感受、讲解、传播、普及舞蹈知识为主,故而应提倡培养有传授能力的多边型师资。多边型知识结构的音乐师资既要会唱、会跳、会弹、会说、会写、会指挥,还要具备对第二课堂的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在舞蹈方面没有过高的技术要求,能够了解各种舞蹈形式、种类,并做简单的示范,有助于上好音乐课。而且,能组织训练舞蹈团队,掌握平時的训练方法,排练创新舞蹈作品。舞蹈作为音乐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在培养目标上,我们必须找准自身的立足点,突出师范性。现有高等院校培养了大批舞蹈专业人才,他们自身的专业能力较强,但在教学方面能力薄弱,而且专业知识过硬,但文化层次欠缺,知识面过窄,不适合小学音乐教师的要求,为了使我们的学生将来能顺利地走向小学音乐教师的岗位,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作为专科师范院校,根据生源的实际情况,在舞蹈方面对学生的培养,我们提出了更实际的要求:不追求专业水准的舞蹈技艺,注重培养舞蹈基本素质能力,有较广的专业知识层面。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不仅掌握方法和知识,还应该学会如何传授知识,提高执业能力,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我们制定的培养目标是根据学生将来的职业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能最优化的利用学生职前教育的机会,为学生量身打造的,是实际的、可行的。

三、优化舞蹈教学过程

按照巴班斯基最优化理论原则,对舞蹈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软硬件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

(一)优化课程设置。为了能顺利实现我们的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方面遵循最优化的科学性原则,教学与实践相联系的原则,进行相应的探讨研究。在课程设置上,五年一贯制专科院校,学生在舞蹈方面的学习,要自始至终开设五年,在这五年中学生要进行系统科学的学习,包括舞蹈的基本功训练,技能技巧的训练,各民族民间舞的组合,作品学习,少儿舞蹈的编排、创作等。二年级组建舞蹈队,让有兴趣、有基础的学生加入,定期组织训练,并且每学期组织汇报演出,给学生实践机会,展示的舞台。四年级开设舞蹈鉴赏课、理论课,以及舞蹈选修课,学生已有三年系统的学习,具备一定的舞蹈知识,这时的鉴赏课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理论课可帮助学生掌握部分舞蹈历史、人物、事件,以及学会简单的舞蹈记录知识。选修课更是给在三年的学习后专业突出的学生一个发挥个性、突出长项、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机会。

(二)优化教学内容。按照系统性、连贯性以及可接受性原则进行教学内容优化。在舞蹈教学中,由于没有国家专门指定的教材,所以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要注重其科学性和实践价值,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基础条件,更要适合将来的职业需求,选择最优的教学内容。教师必须深入分析教材,从中找出重点,科学地协调课堂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以保证学生能最大程度地得到发展。一年级要注重基础训练、体态的训练,让学生对舞蹈课建立初步的认识,树立勤奋吃苦的学习风气,让学生明白“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二、三年级在基础训练的同时,加入技巧训练。开设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包括蒙、藏、维、汉、傣、朝等族舞蹈的学习。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重其典型性、普遍性、综合技术性。作品选择要特色鲜明突出,不宜过难,尽量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进入四年级除了进行上述训练之外,还要加入少儿舞蹈的学习及编排创作。学习优秀舞蹈作品,舞蹈创编方法以及舞蹈鉴赏与理论。五年级主要以实习实训为主,通过实践运用,检验学习效果。

(三)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部分之一。要在教师指导作用下,优化利用舞蹈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原则。实践证明,教师对教学方法多样性的认识越深刻,所选方法的配合越有实效。教学方法的最优配合这个概念总是具体的,某种方法对某些情况来说是成功的、有效的,但对另一些情况、学生、学习形式来说,则可能根本不可行,教师应当很好的认识每种教学方法的性能和优点。为了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特殊性、实际性,选择适合的方法。舞蹈教学是一种实践教学,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练习,学会某些知识,教师在这个实践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引导、启发,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舞蹈课程中,基训练习与技能技巧的训练是学习舞蹈的基础,是舞蹈基本功。在这些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利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练习等方法授课外,还要有意识地强调各种基本训练及技能的训练方法,让学生做好课后笔记,掌握训练的要点方法,从而有助于将来从事小学音乐教师时,明白如何训练学生。在各种组合练习的学习中,教师要讲清各种特点、韵律,并启发学生在练习中感受、体会,在基本知识掌握的情况下,多运用问题探索法、小组教学法、归纳法、演绎法等等,训练学生独立学习、思维的能力,培养创造力。例如,学生学习完简单的蒙族舞蹈组合,掌握典型的动作、韵律后,教师可选择一个典型的蒙族音乐或仍延用所学组合的要求,利用分组教学法,将学生按照上、中、下三类,合理配比,让每组学生中都具备相同的三等学生,分组进行舞蹈创编,教师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讲评。可先从简单的动作重复、改编,对形设计、变化开始,逐步加深,到舞蹈的短句创作、组合创编,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教授学生创作舞蹈作品的方法、途径,学生除掌握了知识外,还学会了方法并马上得到了实践运用。每组学生的合理配比,又可发挥优秀生的个性、特長,同时带动较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力,避免了薄弱学生对创作无信心及抵触情结。这种分组协作的教学方法,无形之中就锻炼了学生的组织、排练能力。以上这些对学生将来的教学活动具有帮助,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效规避学与用脱节的情况。

在学生相对基础差,层次高低不同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既要让专业较突出的学生能继续深入学习,又要让稍弱的学生能在已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特点,让其示范、协助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并对其进行更高标准的要求,以更难、更强的训练等方法,不断提升其专业能力,对每个学生制定符合其实际的要求、标准,选择最优的课堂教学结构,让所有学生都“吃得饱,且消化的了”。在实际的教学中,合理配合运用各种方法,能为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及其以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考虑到,学生实际能力、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该阶段所要实现的教育和发展的基本任务。

(四)优化教学软硬件。为进行有效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要进一步优化教学的软硬件。在软件方面,我们必须改变那种一份教案教十年的教学老套路,要不断地更新知识,紧跟形势,与时俱进。首先,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作为舞蹈教师,要不断了解最新的舞蹈知识,紧跟舞蹈的发展趋势,了解中外舞蹈、各门类舞蹈的前沿信息,使自身的专业能力不断进步,确保所传授的知识准确、科学、新鲜。其次,要研究学生,根据学生实际,遵循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合理可行的课堂教学,每个年级都应根据学生入学时的基本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及难易程度。再次,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准确的评价、定位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依赖于对知识的掌握有多少,而应更全面地评价,包括学习方法的掌握,专业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德育的发展等诸多方面,尤其是方法的掌握及能力的提升两方面,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尤为重要。在硬件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舞蹈教学不仅是实践教学,也是一种直观性极强的教学。在教学中,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计算机、电视、投影、音响、播放器等教学辅助设备,都在舞蹈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要建设现代化的舞蹈训练房,配齐各类设施,保障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通过视听感观的直接刺激,调动兴趣,加强认知,渗透感染力。

四、建立评价反馈机制

在全面实施最优化舞蹈教学的同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按照质量监控反馈机制的研究思路和组成运用方法,逐步建立健全科学、高效、规范、可行的舞蹈教学评价反馈机制,有效促进教育的目标的实现。

教学评价反馈机制的建立是学校加强内部约束、增强自身发展动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此项机制,可以实现对教学工作快速高效的管理 、监控和反馈,全面掌握、准确评价学校音乐舞蹈教学工作,跟踪掌握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掌握用人单位实际业务需求,了解社会发展方向,为学校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提供依据。根据教学管理原则,由学校、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实施层级管理,学校负责决策监督,学院负责组织和管理,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实施具体落实反馈信息。根据实际,建立教学督导检查、信息员反馈、毕业生跟踪、需求信息反馈、教学任务分析等一系列制度,实现机制的常态化运行。通过实施这项机制,能够为音乐舞蹈教学管理及时、精确地提供统计、评价和分析的可靠依据,帮助院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决策论证,合理调度使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同时,针对教学改革进程中的热点和难点组织专题研讨,发现局限性和倾向性问题,及时向院校领导和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反馈信息、提供咨询、提出建议,作为加强和改进教学工作的决策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作者:巴班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师范职业教育机制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大众文艺(2021年12期)2021-07-19 08:07:12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大众文艺(2021年12期)2021-07-19 08:06:48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09 01:23:06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2:09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7:21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4:5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6:34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2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中国卫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