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煜
〔关键词〕 化学教学;复习;实效性;知识基础;复习范围;例题;审题;化学用语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8—0086—01
一、夯实知识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近年来的高考命题已从“考知识”转向了“考能力”,但脱离不了基础知识。高考命题的基础是教材,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有的高考试题,可以从教材中找到原型或原题,如,大纲版化学第二册第四节的课后作业题(NH4)2SO4 的分解,曾演变为2008年全国Ⅱ卷12题的“方程式配平”和2010年全国Ⅱ卷10题(NH4)2SO4 的分解反应,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个数比等。因此,在高考备考的第一轮复习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并根据考纲要求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对每一章、每一节知识强化记忆,形成网络,方可厚积薄发。
二、确定复习范围,突出主干知识
高考试题一直重视基础,突出主干知识,不避热点。因此,确定有效的专题复习范围对第二轮复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专题确定的原则应是:突出主干、热点知识。如近三年全国理综(课标卷)即宁夏卷的必答部分,常考的重要知识点有:1.关于Na的基本计算。2.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反应热计算。3.有机物同分异构体判断。4.电化学基础知识。5.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基本知识及平衡常数的计算。6.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判断及离子共存。7.元素化合物推断。8.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及重要应用。9.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0.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等。选修部分近三年均以有机合成和有机推断形式呈现,且常考查的重要知识点有:有机反应类型和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依据波谱结果写有机物结构简式等。所以,我们可以将上述知识点分设专题进行强化训练。
三、精练典型例题和习题
教师必须依据考纲大胆取舍,精选习题,正确处理好练与讲的关系,引导学生掌握并总结各种高考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避免学生盲目做题而浪费时间。如实验题,应要求学生始终围绕实验目的解答,一般不会因能力因素而失分,同时归纳解题技巧、方法,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四、用心审题,明确题目指向
审清题是做题的前提,要解决审题问题,学生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1.读题速度适当放慢,要逐字逐句认真审题。只有这样才不会遗漏题目的各种信息,包括隐藏信息,从而做到心中有数。2.要把握设问中的限制条件,明确题目指向。3.把握出题人的意图,形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将储备的化学知识与题干的问题联系起来,明确该题考查哪些知识点,这样效率自然会提高。
五、用化学用语教学,规范书写
高考化学对化学用语的考查量大,如宁夏卷2010年化学用语考查22处,2011年和2012年均18处,分值均在50~60分之间,所以教师在高考备考工作中,应加强化学用语的训练,每周都检查学生的化学用语记忆情况(可根据自己教学实际情况适当增减)。在知识能力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高考成绩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规范书写,每年都有因考生写错别字、错写化学用语,甚至乱写乱画而被扣分,如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化合物名称写成化学式等。总之,让学生学习化学用语、书写规范,力争会做的试题中不因化学用语的误写失一分。
六、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
1.指导学生建立错题档案(含月考次,题号,应得分,实得分,出错知识点,出错原因,纠错对策,落实情况),并时常温习,这样就能减少重复错误。2.培养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试能力。在平时训练中要体现“平时是高考,高考是平时”的思想。注重过程,不能期望在高考时有大突破,只要学生平时努力了,高考中沉着应战,相信高考中会发挥出自己正常水平。3.在平时的综合训练中,注意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理综答题顺序,合理放弃。4.老师可指导学生对一些常见的问题采用固定的模式作答。如:⑴除杂的作用:除去(或吸收)××,防止(或以免)××;⑵操作结果:如果××,则××;⑶准确书写试剂名称:如除去CO2(SO2)用饱和NaHCO3溶液;⑷描述实验现象:从海(溶液)、陆(固体)、空(气体)三方面考虑等等。只有平时训练有素,高考中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绩。
编辑:张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