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挫折教育”

2013-04-29 15:24孙平
中国教师 2013年8期
关键词:挫折教育挫折教育

孙平

众所周知,优胜只属于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人都会经历“挫折”、面对失败,但只要努力奋斗,就值得尊敬,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只要能从“挫折”和失败中吸取教训、找到力量,引以为鉴,激励自己,昂扬向上,这便是有价值的人生。青少年正处于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的高峰期,如何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这个问题极有探讨的必要。

一、“挫折教育”的界定

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据此,可将“挫折教育”界定为:让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使其切实学到应对困境的方法与知识的一种教育。“挫折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它旨在提升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信心和恒心,增强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应变力,从而培养其完善人格的心理素质教育。因此,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无论对其现在还是未来的学习与生活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挫折教育”的方法

1.创设“挫折”情境

要让学生形成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增强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为此,教师可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为学生创设“挫折”情境。例如远足、野营、登山和军训等,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勇于面对逆境,愿意挑战“挫折”,从而提高生存能力、生活能力。此外,教师可列举一些与“挫折”相关的例子,引发学生的反思。例如:在一个漆黑的山洞中,意志坚强的人如何走出这个山洞;在地震过后的废墟中,没有水和食物,人们该怎样抗争等。通过讲解这些事例,让学生思考“挫折”的内涵及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斗志,磨炼学生的意志。

2.在比较中认识“挫折”

应引导学生辩证地看世界、看社会、看人生。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中也有炮火与硝烟,新科技革命中也蕴藏着新的生态威胁,富庶文明的同时依然有贫困与愚昧,热诚敦厚的人群中不乏狡诈残暴之徒……由此可见,只有辩证地看待事物,既看到光明与美好,又看到黑暗与“挫折”,才能在今后的困境中迎难而上,勇敢出击。

三、“挫折教育”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潜能

对学生而言,只有在生活和学习中遭受“挫折”,才易激发其潜能,越不易找到答案的问题,越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必须让孩子知道生活里存在“困难”。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抗击“挫折”的能力。

2.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

如今,一些学生往往会有不良情绪,例如骄傲自满等。为此,教师可设置一些障碍让其遭受“挫折”,以消除其不良情绪。当然,这种“挫折”应有一定限度,既使学生明确“挫折”的作用,又令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排除不良情绪,取得更大进步。

3.使学生享受成功

如果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难题,那么其成功的喜悦不言而喻。因此,应鼓励学生在“挫折”中努力学习,探究未知,求取新知,这样的学习才是更有意义的学习。

4.让学生适应社会

现代社会充满挑战,不可能不遇到“挫折”。如果学生在学校中没有遭遇过“挫折”,没有对待“挫折”的正确思想,就不可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日本十分注重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学生进入中小学便要接受严苛的体质训练,例如在烈日下暴晒、在凛冽的寒风中长跑。印度也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挫折教育”。例如通过饥饿的方法锻炼学生的意志等。这些国家的做法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挫折教育”必不可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巢湖柘皋中学)

(责任编辑:吴婵 梁金)

猜你喜欢
挫折教育挫折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挫折使我更坚强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中学生挫折教育方法研究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挫折教育”警示录:强势妈妈为何惨死儿子刀下(下)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生活需要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