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宝芳
现代“护照”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出入本国国境并到国外旅行或居留时, 由本国发给的一种证明该公民国籍和身份的合法证件,是公民旅行通过各国国际口岸的一种通行证明。这种护照在中国晚清时期已经出现。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凡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得过界来往,并许其贸易互市”。
不过,现代意义上的护照出现之前,中国也有被称为“护照”的证件。只是此类“护照”不是公民出国旅行的证件,而是在人或物国内旅行的通行证件。相传战国时代起,中国就有出入边塞关津的证件,不同时期出入边塞关津的证件名称不一,曾有“封传”、“契”、“照碟”、“过所”、“符节”等称呼,他们的质地有竹简、布帛、木板、金玉或纸张等。“出入边塞关津的证件”何时被称为“护照”尚无法考证。
晚清时代,是整个中国社会由旧到新的一个过渡时期。被迫开放的中国在保留中国传统“护照”的同时,也被迫开始使用与国际接轨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护照”。上海作为近代以来中外交流、交往的重要中心,受晚清中央政府授权,上海道台签署过不少护照。笔者近几年有幸接触到晚清时期上海道台签发的三张护照。
购运煤炭护照
第一张护照为1899年大生纱厂购运煤炭护照。原件现存南通市某政府机构。虽然历经100多年的岁月,此护照依旧保存完好。该护照周围有图案装饰,线框内为护照内容。护照最右边为护照签发人,即“钦加二品衔署理江南海关分巡苏松太兵备道兼管铜务加十级纪录十次曾”。护照中央为护照签发的具体内容,此部分文字大约500字,信息丰富,为我们保留了此类护照发放的具体流程。
从这段文字,我们得知:护照发放前首先是“上海商务局”经理 翰林院修撰张謇向两江总督(时为刘坤一)提出申请,恳请其准许南通大生纱厂从上海购运煤及机械,并准许大生纱厂雇船将货物从上海吴淞口径直运往南通;纱厂在上海购运物品只照章交纳子口税。南洋大臣认为:大生纱厂是官商合办企业,张謇提出的这一请求关系到“方便运输,节省费用问题”,因此给予同意,并通知下属各关卡在大生货船经过时停泊查验。上海道台接到过南洋大臣这一通知,并以此作为签发这份护照的依据。
上海道台签发本次护照的具体流程为:光绪二十五年八月初六日道台接到总理南洋商务局张謇的申报:南通大生纱厂在上海购买了打绳机器一架,洋松三十六段、铁盘二十五个,子油十五桶,机器洋油三十桶,玻璃十箱,雇佣包长利船运到通州交卸。张謇表示,所运货物已经照章纳税。他请求上海道台给发护照:护送大生纱厂在上海所购物品到通州。上海道台同意了张謇的请求,签发护照给运送大生货物的包长利船主,准许他在吴淞口装运大生厂在上海所购货物,并要求他径直将货物从吴淞运送到南通,沿途经过各关卡时接受查验,并要求给予方便照顾,不得阻碍难为此货船。同时,上海道还对运输货物的船主提出要求:如果船上夹带大生货物之外的物品,必须过关纳税,过卡抽厘,不得凭借此护照蒙混过关。不得违反有关制度。
从这段文字不仅可以看出这一护照既不是为了公民出国过关方便,也不是为了保护本国公民人身安全而发放,而是为了保护货物在国内运输方便而发放的。此护照的收执人也不是护照申请人张謇本人,而是张謇雇佣来负责运输货物的包长利船的船长。护照左边明确写明:“右照给包长利船主收执”。旁边是护照发放日期和收缴期限。这一护照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护照”,其作用类似于古代中国的“符传”、“路证”、“路引”等。该护照是晚清时代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官商合办企业的一个明证。
宋庆龄留美护照
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藏宋庆龄1907年留美时上海道台瑞臣签发的护照一份。该护照原藏中华民国驻美国大使馆,后流落社会,为美籍华人周谷收藏并于上世纪90年代捐赠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该护照除一角被剪去外其他完好。据国内宋庆龄研究专家考证,护照上的“宋庆林”即为后来的孙中山夫人——宋庆龄。
此护照为印刷品,空白处手写有关文字。护照为纸质,纵47厘米,横28.7厘米,一页双面,正面中文,背面英文。护照的正面为中文直排印刷,背面为英文横排印刷,中间的空格为手书填写, 而背面英文“Shanghai of United Office是印刷字,“American Vice Consul General in Charge,Shanghai China”是用图章敲上去的。护照中文一面最右边为护照编号“新字第三百二十四号”,接着为签发机构及签发人“大清钦命监督江南海关道瑞”(辛亥革命中被杀的湖北总督瑞臣)。护照正文如下:
兹有华人(宋庆林),确系中国,并非工作等辈。愿照西历一千八百八十四年七月五号美国议院增修,一千八百八十二年五月六号《限止华工条例》第六款定章,请领护照前往美国。本道查得,该领照之人确不在禁约之列,为此印给华洋文合璧护照。请驻沪美总领事官查验明确,盖印证实,准其前赴美国境内居住。所有领照人姓名、年貌、身材、籍贯、开注于后。请烦美国税关查照放行可也。须至护照者。
计开本人姓名(宋庆林) 官职 痣认 生日 高 尺 寸 以前作何生业 在何时 在何处 几年 现在作何生业 在何时 在何处 几年 现住何处 如系商人照下填写 现在生意牌号 设在何处 曾历几时 存本若干照金算 现在生意估值若干 所作何项生意 如系游历照下填写 在本国内家资若何 现到美国拟住几时 右照给华人(宋庆林)收执 光绪(叁拾叁)年(陆)月 日在上海给发。
虽然都是晚清上海道台签发的护照。但这份护照与上面那份护照完全不同。从用途上看,第一份护照是护送物的证件,而第二份是护照人的证件;从护照的领受人看,前一份护照领受人为运输货物的船主,后一份护照的领受人即护照申请者;从护照的使用范围看,前一份护照是护送物品在国内各关卡通行,后一份护照却是为申请人在国外旅行方便而签发;从护照的涉外关系看,第一份护照只是依据国内上级机构的命令发放,不涉及国外任何机构,第二份护照发放的依据是中美两国间签署的外交协议,而且需要美国领事审核同意;从护照的目的看,前者是希望国内沿途关卡给持照方以方便,后者则是希望国外关卡给予持照人方便。后者从外交、法律等各方面都更接近于现代意义上的护照。
值得一提的是,晚清时期,不仅上海本地人出国前在上海道台申领护照,湖北、湖南、陕西、河南、山西等许多地方的人出国留学或经商前等都喜欢在上海道台申请留学护照。因为申请人数日益增加,1906年瑞臣担任上海道台时,因“各处出洋游学生赴道署请领护照”者太多,手写护照不适应这一形势,决定设立游学招待所,并将护照刻板刷印,填给申请人。华人持护照才能登陆它国口岸不仅是美国、俄国的要求;就连古巴这样的小国,1879年也与中国签署外交协议,明确规定中国人到古巴也必须持中国政府部门签发的出国护照才能登岸。
京汉铁路局员工护照
有意思的是,1900年前后,上海道台一边在签署出国护照,一边仍旧签发国内护照。2007年《上海文博研究论丛》介绍过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份护照。该护照为上海末任道台刘燕翼宣统五年五月初十日即西历1911年6月6日签发、江海关外籍税务司副署的护照。护照采用公文格式,整体竖排印刷,空白处手填有关文字。最右边为护照编号并盖上海道台骑缝章。接着为护照正文:
钦命二品街调补江南分巡苏松太兵备道刘为给护事。兹有(京汉铁路局员陈) 搭坐(立丰)轮船前赴(汉口至北京),随带后开行李各项,恐沿途遇阻,请给护照,前来合就给护。为此照知自(沪)至(汉口赴北京)沿途经过关津局卡,一体验照放行,勿稍阻滞,该户不得照外夹带影射,至干未便。切切须至护照者。计开(衣箱行李等伍拾伍件),右照知自上海至(汉口北京)沿途关卡,一体准此 宣统(叁)年(陆)月(初十)日给。兵备道(行)限(△)日缴销。
正如文博前辈薛理勇先生所言,此份格式化护照与今日护照有本质上的差别。它仍旧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一种物品“通行证”。护照申请人为京汉铁路局的员工陈某,他将从上海出发,搭乘“立丰”轮船至汉口,再换乘京汉铁路到北京,因为随身携带行李过多,怕沿途遇到阻碍,临行前特地向上海道台申领护照,要求知照沿途关卡予以保护并放行。
与上述两份护照不同,1911年的这份护照右上角还有江海关英文公章及江海关税务司签名,这表明1911年前后上海道签发的类似护照需要江海关外籍税务司副署才能生效。这份的申请人即为护照持有人。
以上三份护照虽然都是晚清时期上海道台所签发,但格式和内容都有所不同。三份迥异的护照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晚清时期中国护照新旧并存的状况,同时也反映出上海在近代中国内外交通中的重要地位。对研究晚清时期地方政治制度及近代中国外交制度而言,这三份护照有重要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