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飞扬

2013-04-29 13:01陈亭廷
中国收藏 2013年8期
关键词:雕塑家国家大剧院雕塑

陈亭廷

无论哪种艺术形式,音乐、舞蹈、雕塑、表演等,它们都以各自的语言呈现出人类心灵的通感,表达艺术家对社会的观察和对生命的体悟。

无论哪种艺术形式,音乐、舞蹈、雕塑、表演等,它们都以各自的语言呈现出人类心灵的通感,表达艺术家对社会的观察和对生命的体悟。当艺术越来越走向综合交融之时,国家大剧院这一国家级最高表演艺术殿堂为人们畅谈雕塑的艺术语言,提供了一场丰富多彩的展览,也即近日举行的“语言的飞扬——2013中国雕塑年鉴展”。

本次展览展出作品的艺术手法及其语言缤纷多样,加之点缀于剧院空间的展陈方式,可谓多元化、多维度地展示雕塑艺术,展示雕塑与空间之相得益彰。参展的100余件作品主要来自于中国雕塑家近两三年来的新鲜创作。其中,既有80余岁的新中国第一代雕塑家的新作,也有处于中流砥柱地位的雕塑名家的作品,更值得一提的是,许多70后、80后雕塑家的创作,所呈现的青年人的蓬勃创造力、精湛技艺和极致投入,不得不令人发出后生可畏的赞叹,也展示出了中国雕塑发展不可小觑的潜力。

1.陈志光 《门神》 不锈钢锻造

2.夏航 《机械路霸》 不锈钢

3.吴彤 《浓—三岔口》 铸铜

4.胡学富 《岜沙女子》 铸铜

5.柳青 《风景?》 综合材料

6.吴尧辉 《春天》 黄杨木

7.梁长胜 《高足两面兽和乐皮高帽和乐》 铜

8.张润垲 《奥丁王》 青铜

对于艺术而言,语言既是不同艺术门类得以确立的基础,也是不同艺术家得以自立的基础。此次展览以“语言的飞扬”为主题,正是对当下艺术创作丰富多元现状的描述,无论吟唱、呐喊,还是低语、自白,雕塑家们以丰富的语言进行多样的表达。

此次雕塑艺术展也得到不少艺术爱好者和业内人士的好评。他们认为,大众对于雕塑这一艺术形式的认知度还较低,如何看待雕塑艺术,如何审美成为雕塑艺术在国内发展的一大瓶颈。

国内资深艺术评论人、收藏家赵利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目前在国内,雕塑艺术被大众接受的程度远远不及绘画,但实际上,雕塑是‘历史最久远、最永恒,甚至是层次最高的艺术门类,具有其他艺术作品不可替代的地位,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其艺术定位。”不少业内人士还认为,国外受众对雕塑文化的接纳程度较高,这与国外的文化传统息息相关。闻名遐迩的法国卢浮宫其三件镇馆之宝中就有两件是雕塑,即维纳斯雕像和胜利女神像。相比之下,国内受众对雕塑的欣赏和审美标准甚至还没建立起来。以此次国家大剧院举办的雕塑年鉴展上的吴彤《浓——三岔口》为例,作品将白蛇传和三岔口两组京剧人物并置在一起,利用夸张的手法讲述同性之间的情感与矛盾,借以表达作者对于当下诸多社会状态的思考与理解。然而,不少观众都表示不理解,“到底是一个人长了两张脸?还是两个人的脸凑在一起?”“正常人怎么长成这样?”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受众只停留在对写实雕塑的理解上,因为这类雕塑直观,寓意鲜明,容易引起人们在情感上或者是文化上的共鸣,而对于一些抽象的、表达艺术家思想、观念的雕塑作品,还是难以理解。

因此,国家大剧院的本次雕塑年鉴展,其另一个深层次的意义更在于,要拉近雕塑艺术与公众之间的距离。雕塑在中国属于相对小众的艺术门类,这并非是人们没有鉴赏的能力,而是中国缺乏像西方社会那样的雕塑文化。因此,为了加强与公众互动,此次展览还特别推出微博征集照片活动,并从近千张公众与艺术相关的照片中选取了150张,作为公共艺术作品《植着-2》的一部分,参与到展览中来。此外,该展览的雕塑作品不仅在大剧院东展厅呈现,还布局在大剧院的公共空间,让更多人与雕塑艺术撞个满怀。音乐、表演、建筑、雕塑等多种艺术形态、多样艺术语言,在这里交汇,为大众呈上了一场丰美的艺术盛宴。(注:本文图片由国家大剧院提供)

链接 雕塑之声

雕塑家蔡志松:艺术市场兴起,对艺术家的创作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为艺术家需要生存,需要经济支持,而且艺术市场的兴起也说明艺术能够融入到社会大环境中,所以有一个很大的动力。

雕塑家隋建国:喜欢庄子的“齐物论”,就以世界万物价值齐一的思想为出发点,撇开学院的雕塑语言,开始尝试用手头最方便的材料与技术直接创作作品。比如使用雕塑泥时,就将其作为最终的材料进行直接处理,而不是按学院规矩,将其视为临时的替代性塑形材料。这一类方法一直保持在我后来的创作中。

雕塑家陈志光:虽然有批评家认为我的艺术有颠覆性,可是我觉得颠覆这个词儿也许用得大了些。从艺术概念上来说,我从事的是艺术形式的置换,但同时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置换,是我从文化层面上对中国传统性的思考和质疑,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我的创作才谈得上“我的”。艺术最重要的就是原创,我所追求的就是在完成精神产品的时候,保证自己的精神领域也是纯净的,归纳为一句话,我所要的就是原创。

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雕塑市场的上扬态势从2006年开始,在2011年达到顶点,当时70后、80后的年轻艺术家在雕塑市场中占据半壁江山,他们的雕塑作品成交率达到100%,而在2011年中国嘉德举办的中国雕塑精品专场,其成交率达到98%,总成交额超过1000万元,成为迄今为止中国雕塑市场最让人兴奋的一个数据。但即便如此,这个数据与中国书画比起来也差距巨大。正常作品加起来的价值还不值一尺齐白石的顶级书画。

国内资深艺术评论人、收藏家赵利平:目前在国内的艺术品市场上,雕塑艺术被大众接受的程度远远不及绘画,但实际上,雕塑是“历史最久远、最永恒,甚至是层次最高”的艺术门类,具有其他艺术作品不可替代的地位,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其艺术定位。

中雕网艺术总监高勇:雕塑文化在国内的培育绝非朝夕之间便能完成。目前,雕塑艺术非常需要像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大众媒体进行普及式推广,因为大众媒体受众面非常广,影响力很强,让更多的人了解雕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一件雕塑作品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等等,以此引导受众接纳、走入雕塑的世界中。

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为什么人们看了我的雕塑作品会感动?因为它们散发着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光芒。我们必须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有自信,这种自信,源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要把中国文化的深厚传统融入到现代艺术中,成为人类文化新的创造。要以文化大国的思维、文化强国的自信改造传统文化,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现代文化,这就是我们与世界对话的坐标点。

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小麦的种子既然已经撒下,收获就不应该只是梦想,何况我们认为雕塑的冬天并不太冷,也不会太长。

猜你喜欢
雕塑家国家大剧院雕塑
2023 年“美育芳草”国家大剧院青少年艺术节开幕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雕塑家
颜荷:跳上国家大剧院的女舞者
《骆驼祥子》被国家大剧院搬上歌剧舞台
国家大剧院 北京音乐厅 中山音乐堂
自然雕塑
当代雕塑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