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
日前“小组化”学习已经成为许多老师的课堂教学必要的策略,它可以使师生、生生间的合作更加开放和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自我表现、自主发展、自主权利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协作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有利于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学生互助精神的培养。
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和实验都不会“放之四海而皆准”,一定是灵活掌握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才可以更好地切入课堂、更好地处理教学关系,这都有待于随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实践中做进一步的研究和适应。
一、“小组化”学习的分组应有什么讲究呢?
分组合作是为了组内成员之间形成性别、性格、学力差异有相应的补充和分配,也就是异质化分组,这就需要教师在分组前要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特别要注意到那些在某一方面极大落后于其他成员的学生,需要很细致地进行调研后才能“小组化”学习,但实际情况通常是以座位分组,达不到“小组化”学习的基本要求。
1、强调空间与时间的安全性。小组合作项目所需要的空间与时间,教师要了然于胸,给予充分的配给,首先减少讲解时间,把可操控时间尽量由学生支配,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摸索、发现、讨论与顿悟。其次空间的足额配给也很重要,要给学生自由的支配空间是要有魄力的,因为来回走动的学生可能会使课堂看起来一团糟,但请相信,可能初期会这样,随着教师设计的成熟化、学生合作常规化、项目选择及要求明晰化,孩子们就不会随意走动、浪费时间了。
2、强调小组合作的“专业化”。凡是被“小组化”的研究项目一定有其特殊之处,这就是其存在价值与推广价值。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测量、分类、观察、推理、对比、制作等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小组“专业”优势。人数少、任务明确、纵横比对、有竞争氛围、有机会展示等,可以充分地培养孩子们的领导意识、团队意识、合作意识。
二、“小组化”学习真的可以使学生一定有“自主化”的表现吗?
可能都见过这种情况:老师抛一个讨论题目,小组间开始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进行发言,非但如此,小组间的其他活动通常也是固化好的,谁做什么工作都已经固定好角色。比如组长、发言人、检查人、操作人等,或许会轮流担任。学生的个性认识、自主感悟等体现地不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现象可能比不分组要好些,但肯定没有好到那种地步。
1、小组合作学习不能落俗,设计上、过程中都不能落进“陷阱”,尽量自然一些,之所以出现固化好的情形,是教师的不自信、学生的不参与造成的,并不是活动本身。项目设计的出发点、平台、既得目标、拓展空间的科学处理以及小组活动的常规化是其根本症结。
2、“自主”来源于学生的“学”,更受制于教师的“教”,怎样的“教”才能放飞孩子们的自我呢?尊重与专业!尊重孩子的认知规律,不拔高、不忽略,学科魅力、价值的专业体现,都引导着孩子们快乐地、安全地学习,置身于此,怎会不“自主”?
三、“小组化”学习时,教师就不用介入吗?
学生在参与“小组化”学习时,有些老师在做什么呢?看看下一个环节怎么处理、准备一下后面的教具等等,老师真的不用介入吗?教师的指导体现在什么地方呢?精心设计好“小组化”学习就好了吗?远远不够,因为随时都会有意外发生,教师的及时介入才会使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要及时干预和指导才能达到设计的要求。
1、教师的指导要有价值,其价值与指导次数成反比。简而言之就是抛弃教师容易犯的“凡事都要教导两句”的习惯,能不说的就不说,能让孩子们说的自己不说,能启发孩子们的绝不代替他们的思考。
2、及时干预是有必要的,要和适度指导结合好,把握好干预的“度”与“时机”是有难度的,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机智。简单的做法是学生的活动遇到瓶颈或者有不安全隐患的时候要及时处理。
四、所有问题都适合“小组化”学习吗?
在听课的时候经常发现一些很简单的问题也常常成为“小组化”学习的范围,不禁使人产生对合作学习范围的质疑。应该依据教学任务、教学主体与教学环境条件等因素恰当地选择匹配。首先要明白不是所有的活动项目都适合“小组化”,周期短、逻辑关联不强、项目研究耗时较短、突出个人操作等特点的活动一般不“小组化”。但也要注意到,教材的挖掘也是很重要的,周期短的可以深化、逻辑关联不强的可以横向比对、耗时较短的项目可以反复多次以体现实验的本质、突出个人操作的可以影响到小组内部多样化环境。是否“小组化”其实就是教师创新与经验相结合,教师教的目标与想法的最大价值化,培养方向与具体技能的综合评价,这些都是辩证的过程,不能武断地说哪个项目必须“小组化”或者“去小组化”。
“小组化”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到最后的归属点还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锻炼身体的意识。在许多情况下,是比较适合的,但需要有智慧地去合理地使用,使“小组化”学习达到最满意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南实验学校郑东小学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