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霞 董莎莎
2012年 1月14日 ,南岸区人民法院少年合议庭审判长周俐莎办公室。
“亲爱的周妈妈,当您收到这张贺卡时,我还有一个多月就该自由了,我会牢记您对我的教导和鼓励,展现一个全新的我!”读着魏俊的来信,周俐莎眼里泛起欣慰的泪花。
四年前,魏俊因犯抢劫罪被周俐莎送进重庆市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
“从那天起,我的工作才真正开始。”周俐莎说,“未成年犯罪案件审理、判决并不复杂,更重要的是之后的教育、挽救和帮扶。”
“判决绝不是终结!”周俐莎这样要求自己。
她对这些“特殊孩子”展开了延伸帮教,光来往书信就有近500封,而信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就是“周妈妈”。
“妈妈”和“法官”,看似矛盾的两个角色却在周俐莎身上实现了完美结合。
心理辅导
2011年10月9日,南岸区法院少年审判庭。
“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四年……”周俐莎宣读判决书。
被告人赵鹏身体不停抖动,眼泪滑落。
“这辈子算是毁了!”赵鹏也给了自己一个宣判。
由于处在青春发育期,长期观看不健康的电影、录像等,依样学样——赵鹏犯下强制猥亵罪、强奸罪、盗窃罪。
“我错了,我该死……”整个庭审,赵鹏始终埋着头,不断重复这些话。
“孩子以后的路还很长呢,不能让他就此自暴自弃!”周俐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一周后,周俐莎办公室。
站在心理咨询专家杨旭红和周俐莎对面,赵鹏仍低着头,不发一言。
“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期,都有欲念,这是人的本能。但想和做不能等同。相信你通过此次教训,已經领悟了这个道理。”周俐莎拍着赵鹏的肩膀,轻声说。
两个小时后,在周俐莎和杨旭红开导下,赵鹏深埋的头终于抬了起来。
几天后,赵鹏寄来一封信:“通过您和心理老师的帮助,我知道自己还有希望,我会通过自己辛勤的汗水来构筑我的未来……”
看着这些文字,周俐莎的心踏实了。
多年审判经验,让周俐莎意识到,青少年犯心里藏着“秘密”,这些“秘密”让他们烦躁、心慌,以致犯错。
“于是,我想搞一个创新,将心理辅导引入庭审。”周俐莎说。
法庭上,陈昀呆若木鸡。俊秀的脸,让人很难将他与盗窃犯联系起来。
庭下,陈昀父母泪流满面。
“以前,孩子很阳光很活泼,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他越来越孤僻,经常发火,不愿继续在厂里实习。”陈昀父母有些摸不着头脑。
周俐莎说:“孩子心里肯定有无法言说的结。”
办公室里,只有周俐莎和陈昀两人。
“老板是同性恋……”在周俐莎开导下,陈昀说出实情。
原来,老板经常骚扰他,陈昀极度困扰,又无法向父母直言,便通过盗窃来缓解自己的痛苦。
了解症结后,周俐莎从分析两性关系角度,多次与其心理沟通。
没多久,陈昀木然的脸柔和起来。
“如今,陈昀已经工作了,前不久还来看我。”周俐莎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判后诊疗
2010年9月20日,中秋节,南岸区法院“圆桌法庭”。
一场特殊的“判后诊疗”座谈会正在进行。
吕永、木洛春等四名被告人及家属、审判长周俐莎、教育心理专家杨旭红、未管所管教干部梁华平、两名被害人围桌而坐。
“选择这个节日进行‘判后诊疗,就是想尽可能缓解判后的凝重情绪。”周俐莎说。
原来,2010年4月3日至同月6日,吕永、木洛春等四名未成年被告人,共谋抢夺金耳环,被南岸区检察院分别以抢劫、抢夺罪指控。最后,法庭根据多种因素,决定对吕永判处执行刑;对木洛春、唐心、周海分别适用缓刑。
为了消除被告人再犯罪的隐患,周俐莎决定进行“判后诊疗”。
“来,我们先让小木洛跟家人拥抱下!”周俐莎打破沉默。
木洛春幼年就与家人失散,此次审判,在周俐莎帮助下才得以与家人重逢。借此机缘,周俐莎便对其进行亲情感召。
与父母紧紧拥抱后,一贯神情冷漠的木洛春眼里多了一份温情。
随后,梁华平举出实例引导被告人正视挫败,并鼓励家长帮助孩子走出人生低谷。
杨旭红深刻剖析,帮助被告人及家长找到问题症结。
被害人尹女士、向婆婆对几名被告人给予勉励和希望。
…………
“一定痛改前非,不辜负大家的希望。”几个小时后,几名被告人流下忏悔的泪水。
此时,座谈会终于有了节日的气氛。
“通过这种多元化判后教育方式,未成年被告人真实地袒露心胸,让家长对其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周俐莎说,“同时,也可以让家长认识到其以前教育方式的不当之处。”
跟踪帮教
“你等着,我总有出来的那一天!”2006年2月,一个“黑色”星期一,文静盯着检察官,狠狠地说。
这句狠话,像石头般砸痛了周俐莎。
因犯抢劫罪,文静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就因为冲动犯下个错误,就要坐四年牢,文静很恨检察官。
“怎么才能让文静认识到错误,树立重新做人的信心呢?”周俐莎寻思。
最终,周俐莎选择了回访与写信“双管齐下”。
判决一周后,周俐莎拎着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回访文静。
“生活上还有什么需要吗?”周俐莎问坐在床边低头不语的文静。
“不需要!”文静的冷漠让周俐莎揪心。
离开监所后,周俐莎开始给文静写信,把想说而因其情绪抵触没能说出的话,情理交融地用文字传递给他。
一个月后,第二次回访。
“周阿姨再见!”离开时,文静突然主动道别,周俐莎揪着的心有了些许轻松。
而后,书信不断。
第三次回访,舍房传来了歌声。
“那年还没长大,常常让你牵挂,是我不好,你担心了吧……”演唱者正是文静,一旁的周俐莎轻轻地跟着和。
就这样,伴随着不断的书信往来和回访,四年转眼而过。
“不知道有没有资格叫您一声妈妈,作为一个重生的人,是您给了我这次重生的机会,马上要出去了,出去后我会将这几年学会的知识付诸实践,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放弃……”
2010年初,读着文静的来信,周俐莎的眼睛湿润了。
前科封存
“被告人因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2008年8月2日,法庭上,周俐莎宣读着判决书。
张恩松开咬着的嘴唇,轻轻吐出一口气:“还好,可以重新回到学校完成学业!”
重回学校后,张恩完全变了一个人,比以前更加勤奋了。
2010年5月,张恩迎来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高考。
可高考前,張恩心里有件事始终放不下。
一个周末,张恩找到周俐莎。
“我担心大学会因为我的犯罪记录不录取我……”张恩把苦恼告诉周俐莎。
“你放心,我会努力为你争取的!”其实,周俐莎早就开始研究全国其他省市对少年犯前科封存的探索。
这次,她决定一试。
“张恩犯罪的材料可不可以由南岸区法院少年法庭保存?”高考录取前,周俐莎拜访了张恩所在学校的领导。
学校同意了周俐莎的建议。
没多久,张恩喜极而泣——他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现在,张恩已顺利完成学业,进入一家公司工作。
领到第一个月工资那天,张恩买了水果和茶叶来到法院。
“周妈妈,因为您,才有我的今天,感谢您!”张恩弯下腰,对周俐莎深深地鞠了一躬,良久、良久……
从事少年审判工作十年来,经周俐莎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800余件,无一人上访。
对于这些失足少年来说,他们因犯错注定要有一段不幸的经历,但幸运的是,他们碰到了一位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他们的“法官妈妈”。
【心声】
作为少年犯的审判法官,不仅仅是在法庭上审案子,法庭之外,也不能放下、丢开那个“情”字。
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无数个幸福的家庭,才构成一个稳定的社会。所以我得尽心尽力做好延伸帮教!
每一个失足少年都是“折翼天使”,只要用心呼唤,没有回不了头的。
——南岸区法院少年合议庭审判长周俐莎
【后记】
在周俐莎办公桌的抽屉里,塞满了未成年犯的来信,每一封信都讲述着一个故事,见证着一个失足少年的重生。因为爱和责任,周俐莎把工作延伸到了法庭之外。
为了核实被告人的真实年龄,周俐莎曾经翻山越岭,远涉外地农村,在酷暑中颠簸跋涉数十个小时;她也曾经鼓起勇气深入从未涉足过的电玩城,把缓刑少年犯拉出来苦口婆心地劝导。多少次,为妥善判处一件案子,她殚精竭虑、夜不能寐;多少次,为了被告人的管教问题,她在被告人家属及有关单位之间反复奔走、磨破嘴皮……
为探索适合未成年人犯罪“教育、挽救、感化”的刑事审判方式,周俐莎和她的团队在重庆市法院系统创造多项第一:尝试“圆桌审判”、探索“暂缓判决”、推行“判后会见家长制度”、落实“社区矫治和帮教”、将心理咨询引入刑事少年审判、首创“禁止令”等,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为一个个“折翼天使”的重生保驾护航。
因为爱和责任,周俐莎在未成年犯中赢得“‘妈妈法官”的美名,她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