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祎
【摘 要】美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进程与其资本发主义展阶段相一致。在经济转型的每个主要阶段,产品技术、生产方式、组织方式都进行了转变,城市为适应新的需求,进行了从小到大,由集聚到分散的变革。本文旨在通过对美国城市化进程的回顾和分析,找到适合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道路。
【关键词】美国;资本主义;城市化
1、美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1.1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与早期城市化
19世纪40年代,由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工业技术方法的革新,及商业机构的引进,美国出现了早期工业经济。很多新工业技术要求靠近原料地或市场地,一批新的城镇(能源城镇,矿业城镇,交通枢纽城镇以及重工业城镇等)随之产生。解放的农村劳动力移民到城市,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化初步显现。
1.2 工业资本主义与基本城市化
19世纪后期,美国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1894年),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之后,铁路系统进行了大规模改革,铁路网的日益完善促进了城市间的贸易分工,推动了工业在大城市的集中,城市规模随之扩大,制造业带框架基本形成;城市内部,人口密度和区位选择使CBD发展,社区隔离出现,城市功能分区日益显化。到1920年,美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1.25%①,基本实现城市化。
1.3 发达资本主义与高度城市化
二战后,美国进入发达资本主义阶段:弹性生产方式出现、服务经济产生、交通体系日益完善、新技术不断涌现,促使“信息城市”形成、区域范围扩散、大都市合并重组,形成了金字塔形有机联系的城市体系;同时,19世纪紧凑集中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开始衰退,人口、工业、商业不断向郊区蔓延,城市结构日趋合理,城市化进入高级阶段。
表1 美国经济变化和城市化的主要特征
2、美国城市化的经验
2.1 技术进步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
技术进步尤其是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决定了城市的密度和扩展范围,对城市化进程有着深刻的影响。众多现代技术(生产过程技术,交易技术、流通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新型劳动分工,扩大了信息空间,使城市发展趋于扩散。同时,交通运输作为先导性产业,不断支持城市经济协调发展,引导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完善城市空间格局形态,促使城市联系日趋紧密。
2.2 工业发展是城市化的重要动力
城市化进程的有序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在合理、高质量的工业化基础之上,这已被历史证明。美国的城市化主要是两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机器大生产促使新兴城市兴起,工厂制盛行带来大量农村移民,产业结构优化导致交通运输改革等,使城市数量增长、规模扩大、城市体系日益完备。
2.3 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经济发展是美国城市化的“发动机”,从自由竞争到工业资本主义再到发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改善、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带来了城市环境的美化、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城市组织“分散——集聚——分散”的转变。
3、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启示
3.1 大力发展交通通讯技术
美国的城市化历程充分证明交通通讯技术的重要影响。我们也应坚持交通先行,建立高效运输体系,兼顾城市内外交通。同时,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运用先进技术方法和理念,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
3.2 着重提升城市产业结构
美国城市化历程,也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他们注重城市化与工业化、产业化、信息化并行发展,我们也应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尤其要大力发展以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以此提升城市产业结构,分散城市人口,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努力保持城市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
从美国城市化的发展经验来看,城市化发展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一致。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城市化的合理发展过程中,城市化水平不能超越经济发展的速度,盲目增加城市人口,会使城市不堪重负,人们生活水平下降,城市化进程放缓甚至倒退。现阶段我国应以经济发展为基础,逐步推进城市化,实现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基本协调。
结 语
美国的城市化历程与其资本主义发展进程基本协调。技术进步、工业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不断推动着城市环境的改善,城市结构的优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我们应借鉴美国城市化的有益经验:大力发展交通通讯技术、着重提升产业结构、努力保持城市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注释:
①雷蒙德·莫尔:《新城市:工业化时期的美国都市化1560一1920》(Raymord Mohl,The New City:urban America in the Industrial Age1860—l920),伊利诺伊1955年版,第8页.
【参考文献】
[1](美)保罗·诺克斯,琳达迈克卡西.城市化[M].顾朝林,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200.
[2](美)不赖恩·贝利.比较城市化[M].顾朝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1-82.
[3]谢守红.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J].城镇化研究,2004(1):56-58.
[4]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等.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