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勇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及,则不复也。” 所谓“不愤不启”,就是当学生还没有搞懂问题时,教师要给予适当指导,帮助学生开启思路;所谓“不悱不发”,就是当学生对问题尚未考虑成熟难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思路,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谈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适度的启发就是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遵循其“最近发展区”的原则,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使其“伸手不及,跳而可获”。那么,教师该怎样恰到好处地点拨启发呢?
一、铺“路”搭“桥”
学生在思维训练过程中,环节之间如果距离太远,或问题之间跳跃太大,都会出现思维障碍。教师应该有机地补充学生认识过程中薄弱的环节,完备解决问题所必需的前提条件,在跳跃的距离中搭起过渡的“桥”,铺设通幽的“路”,接通思维之“线”,使之由浅入深,流畅贯通。
如在讲授《草船借箭》一文时,文中描写草船借箭时的情景,诸葛亮和鲁肃两人形成极大的反差,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反差,许多学生答不上来。显然,在学生认识事物、分析现象的过程中,由于不熟悉历史故事情节而出现思维障碍。这时教师应及时补充前提,增加环节,为畅通思维搭桥铺路。可以这样做:弄清人物的性格特点。诸葛亮为什么敢跟周瑜立下军令状?为什么选择在“第三天”?为什么要士兵“擂鼓呐喊”?诸葛亮为什么还能“笑”?可见诸葛亮很有信心,又知晓天文。所以最后周瑜赞扬诸葛亮神机妙算。教师通过这样的启发,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从而明白课文这样描写是为了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知天文,懂人心,是很有智慧的一个人。
二、情境创设
有些课文记叙的人或事,因为离学生生活的时代较远,或者因为学生的社会知识、生活体验的欠缺,阅读时往往理解困难,出现思维停滞。比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学生对“碰壁”一词难以理解,不明白鲁迅为什么会说“碰壁”。从现在的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看,显然有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师仅凭讲述让学生知道,是国民党反动派到处搜捕鲁迅先生,显然学生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而没有真正跨越思维障碍。较好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借助幻灯片出示图片)。其次,体会鲁迅的性格特点,特别是说话幽默,带有讽刺的味道。第三,再通过分角色表演。通过这几个步骤,创设情境,积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因子,使学生不知不觉与鲁迅产生情感共鸣,从中体会出“碰壁”就是因为鲁迅先生与敌人作斗争,敌人到处要迫害鲁迅先生。创设这种情境,从而帮助学生扫除思维障碍,理清思路。
三、展开想象,读想结合
小语教材里,有很多课文文字生动优美,为我们构建了深遂的意境,刻画了饱满的人物形象。学生由于知识能力的限制,不能很好领会(出现思维障碍),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即读想结合的办法,畅通思维,提高认识与鉴赏能力,往往也取得较好效果。比如《桥》这篇课文,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老汉自我牺牲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断地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教学时,首先,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对,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老汉突然冲上前,凶得像只豹子……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一个浪头也吞没了老汉……学生通过联想,慢慢进入情境。这样的场面,这样的老人,怎么叫人不感动啊?接着,教师适时启发,老汉为什么像“一座山”?这里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既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与人们在山洪暴发时“惊慌”“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乱哄哄”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又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四、质疑问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常常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有问题才可以推动人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围绕教学目标提出问题,而不是漫无边际地提问。我们鼓励学生质疑,也不是让其随心所欲地提问题,而是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长此以往,使学生养成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如教学《中彩那天》一文时,我先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学生纷纷发言,并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学生甲提问:“中彩后,我却发现父亲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为什么?”学生乙说:“母亲为什么会说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学生丙问:“父亲这样做值得吗?”师生合作解疑,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对话环境,对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应给正面引导,注意体现文本的价值取向。
总之,教师的启发是一门学问,要搞好启发式教学,教师必须“巧设情境,善用‘原型,抓住时机,把握力度”。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启发艺术,才可称之为“启而得法”,从而收到“启而得发”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