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不信”挑战政府公信力

2013-04-29 00:44黄涛
党员文摘 2013年8期
关键词:民主决策公信力民众

黄涛

从“萝卜招聘”的猫腻到“火箭提拔”的诡异,从天然气禁涨令的一波三折到能源局新闻办的“家奴式”回应,从统计数据的相互打架到职能部门的相互扯皮……伴随热热闹闹的事件,总能听到民众对政府质疑的声音。这些热点事件情状各异,却有一个共同规律:任凭政府或官员怎么释疑解惑,人们就是不信。

“老不信”现象,挑战着政府公信力。民众不再对政府言听计从,其实是一种全球性现象。就中国现实而言,制造“老不信”的诱因多种多样,也许是一条信息的半遮半掩,也许是一项政策的朝令夕改,也许是一起行政执法的越界,甚至可能是一个官员的不当回答。透过这些具体而细微的原因,会发现在“老不信”极端表达的背后,是民众权利意识的觉醒,它对政府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经济发展,诸多社会问题也在叠加,公共问题的复杂性、动荡性和多元性,导致政府管理工作难度加大。与此同时,民众对政府的期望与日俱增,加之舆论环境的日渐开放,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政府公信力面临诸多挑战。

改变“老不信”,信息公开是首选。人们都生活在罗尔斯所说的“无知之幕”中,事件汹涌而至,真相暧昧未明,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人们可能选择事事质疑时时警惕。信息公开是揭开无知之幕,进而建立信任的不二选择,也是政府的法定职责。况且,进入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传播者,社会清晰度越来越高,正规渠道如果不畅,小道消息就会满天飞。在这样的“倒逼”机制下,政府更应该对信息公开的范围、时间、方式,民众获取政府信息的途径和权益,政府信息公开的责任和追究,以及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等,作出具体而明确的规定,让公众看到政府的责任心、官员的诚实度、行政权力运行的“金鱼缸”。

其次,需要科学民主决策。决策科学、民主,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前提。因为科学民主决策不可能掺入一个人、一个组织的私利。罗尔斯在《正义论》中阐明,只有当人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角色时,社会公平才能实现,也就避免了“屁股决定脑袋”的情况。政府完全可以改变关门制定政策、利益当事人拍板决策的路径,尝试由价值中立的第三方代为提出政策建议,避免利益部门化、个人化的陷阱。

民主决策的主要标志,是各种不同的意见和利益得到最充分的表达。传统使然,过去我们习惯将民主理解为“为民作主”,现在应当变为“由民作主”,增加公共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度。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程项目,在决策前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以适当方式反馈或者公布意见采纳情况。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程序规则,使各类信息——即便是对立的信息、各种意见——即使是相反的意见,都能够进入决策视野,最终使公共利益在政策内涵中得到充分体现。

此外,最为关键的是政府要转变职能,做服务型的有限政府。前不久,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既要把该放的权力放开到位,又要把该管的事务管住管好,并指出这是提高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和权威性的必然要求。政府要取信于民,就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并在其“不为”上真正后退,在“可为”上发挥最大效用。权力放得越多,民众就越放心;事务管得越好,人民就越满意。当政府整合财力、物力和精力,兜住社保的底线、补足教育的短板、填平城乡的鸿沟、缩小收入的差距、确保食品的安全时,政府公信力自然就会回升。

(摘自2013年5月29日《中国青年报》 图:廖新生)

猜你喜欢
民主决策公信力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欧洲参与式预算的目标与模式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当代民办学校优秀管理者的点滴思考
内参影响力与媒体公信力
努力建设一批新型高校智库 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村务民主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