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锋
摘 要:大学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伟大进程中,必须结合本校学科布局的特点和学术团队的实际,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同时,要正确把握文化传承创新的内涵;注重内在灵魂,切忌流于形式和庸俗化;注意解决好优秀哲学社会科学作品“接地气”的问题;要“风物长宜放眼量”,切忌急功近利。
关键词:大学 文化传承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全新的战略部署。“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名片、身份证和识别码,是民族的集体记忆、文化符号和精神家园。”[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更是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要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这是对高等教育职能的新概括、新丰富和新拓展,同时也是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大学作为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高等学府,是文化发展的中心,是弘扬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的重要阵地,在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伟大进程中,必须要勇于担当、有所作为,要扮演领头羊的作用,这是党和国家对新时期大学赋予的崇高使命,也是中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大国崛起的时代召唤。
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大学“四大职能”之一的确立,为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各高校都在结合本校学科布局的特点和学术团队的实际,创新形式,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百花齐放,展开了文化传承创新的探索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新经验。但是,一些学校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新问题、新倾向,甚至有些学者的研究中也出现了认识模糊的地方,特别值得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关注。笔者在此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正确把握文化传承创新的内涵。要建设文化强国,必须要有文化自觉与自信。文化传承,不等于简单复古,不等于全盘接受,要甄别,切忌良莠不分,泥沙俱下,这样的传承是与我们的目标背道而驰的。传承是创新的前提,扬弃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只有认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有选择地吸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扬弃旧义,创立新知。例如,有人在其论著中这样写到,要继承如“天人感应”等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这里主张继承“天人感应”思想,就显然极为不妥。
第二,文化创新一定要注重内在灵魂和把握方向,切忌流于形式和庸俗化。有人把文化“走出去”简单地理解为“给外国人表演或到外国去演出”,以为组织几个艺术团,搞搞演出、唱唱歌、跳跳舞就是把中国文化传播出去了,这显然是流于肤浅。真正的文化“走出去”,是把文化的精髓、精神和根传播出去。文化的精髓、精神、根是什么呢?胡锦涛同志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换言之,文化的精髓、精神和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首要原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我们的工作。高等教育是文化创造传播、价值整合的重要载体,大学传承和创新文化,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时代化和大众化作出贡献。
第三,大学的文化创新还要注意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培养。近几年,大学校园文化丰富多彩,但有的高校出现了弱化倾向,这主要表现在校园文化的泛娱乐化倾向上,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迷恋曾经备受瞩目的各类学术讲座,学校花大价钱请学术大师来给学生作报告容易,但组织学生去听报告就犯了愁,学生喜欢的是娱乐明星,热衷的是电视选秀,这种倾向有愈演愈烈之势,也难怪复旦大学张庆熊教授会怒斥[2]。大学必须建立校园文化引导体系,积极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加大对有深厚底蕴的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如中国文化中的国粹和精华的作品——戏曲、文学、书画艺术等,将此作为学生的业余爱好进行培养,并与当下的时事热点加以结合和创新,让学生真正地爱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培养甄别文化的能力。所以,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和教育大学生,坚持主流文化,支持先进文化,发展健康有益文化,积极适应当前校园文化多元发展的趋势,在保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坚持多元共生的理念,在包容中发挥主流文化的引领作用。
第四,要解决好优秀哲学社会科学作品“接地气”的问题。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品,一定要让人读得懂、记得住,新闻宣传工作者尤要如此。不仅要让国人看得懂、记得牢,而且也要让外国人读懂、易记。在这方面,我们的重视度不够,我们要走的路还很漫长。
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品只有利于传播、易于传播,才能走得更远。例如,于丹凭借讲《论语》而红遍大江南北乃至远播世界;钱文忠说《三字经》而声名鹊起……又如最近热映的《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文化只有融入当下的现实生活,融入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才能“落地生根”。如果永远是“阳春白雪”,一定是“曲高和寡”,终将变成“大熊猫”。解决好了优秀哲学社会科学作品“接地气”的问题,才能使其真正得以继承弘扬,才能薪火相传。
曾几何时,我们的“大家小书”影响了几代人,但这一优良传统并未得到很好的传承。从今年开始,教育部开展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计划,又重新在这方面用力,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接地气”是为了有“人气”。文化,顾名思义,要文而化之,即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融入大众的生活中,这也正是文化传承应有的姿态。如果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仅局限在书架上落满灰尘的厚书、舞台上遥远又陌生的唱腔、字典上生僻的文字和词汇,那么,对文化的认识就是肤浅的、没有生命力的。文化传承是个宏大的课题,它不应该是天上遥不可及的云,而应是扎根于生活土壤的参天大树,通过与生活、与实际问题、与人的实际需求相关联,才能让普通大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培养古典文化素养和现代文化素养,这正是“接地气”的效果所在。
第五,文化传承创新不能急功近利,要“风物长宜放眼量”。笔者特别同意武汉大学沈壮海教授“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的观点。[3]文化传承创新是项长期的工作,要继承吸收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并与当下的社会文化的变化紧密结合,这需要长时间的磨合。文化传承并不是短期的政绩工程,而是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上的青葱树苗,只有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将历史与现实的文化融合交汇,才能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在内容和形式上改革创新。
文化传承创新不能以文化工程为结点,必须有后续工作跟上。当下许多传承传统文化的工程虽取得一定成绩,但忽视了后续工作,往往造成了文化传承不连贯、影响小。“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聚集了大量科学文化精英,是知识与文化的传播和创造的汇聚地,与生俱来就具有独特的、影响深远的传承和创新文化的社会功能。因此,大学必须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长期的使命,不以文化工程和政策的期限为结点,而要当作一项长期的责任坚持下去。
总之,大学要切实承担起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定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大学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供先进的知识力量,切实加强大学自身文化建设,从而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服务。只有切实履行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大学才能为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郭建宁.文化强国战略意义与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
[2]2011年11月10日下午,香港艺人梁朝伟访问复旦大学,35名武警班学员被团委叫去维持相辉堂秩序,因此请假缺席哲学系教授张庆熊的课,张庆熊教授“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上课,赫然发现教室里空荡荡”,对此他十分愤怒,在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网站上登出一篇名为《“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从影星来访,一堂课35人缺席谈起》的文章,怒批这种现象.
[3]沈壮海.建设文化强国的理论指引——读〈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J].求是,2012,(9).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蔡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