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天伟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高校与国家、社会融合生长的表现,是高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健康和快速发展的科学取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高校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对实现“创新驱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高校寻求新的突破和发展的最佳选择
1.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高校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依法治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城镇化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重大战略, 党的十八大又明确提出将“创新驱动”作为国家发展战略, 这为高校的科技指明了发展重点和努力方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意味着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投入和政策倾斜,预示着人才、科研、服务等方面的较大变革,召唤着高校围绕国家战略培养创新人才、开展创新研究和科技服务。作为人才的培养单位和科研人才的聚集之地,高校则应发挥人才和科研优势,整合力量、彰显特色,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推进国家创新驱动重大战略实施的光荣使命。
2.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有助于高校实现新的发展
新世纪以来,高校在生源、人才、资源、声誉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行服务是高校借助外部力量推动事业进步的主要抓手,是高校摆脱现实困境、实现跨越发展的有效路径。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有助于高校培养国家急需的有用人才;有助于高校针对重大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开阔视野,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有助于高校围绕国家需要进行重大项目和对行业的服务,产生更大的带动作用。
3.重大战略需求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国家实施重大战略是为了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由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巨大的科技投入,这对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一,高校要具备极强的发展知识能力。知识更新是科学研究的原始进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取得成功的支点。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源头,高校要担负起基础研究的重任,在知识的原始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其二,高校要具备极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国家重大战略要求高校在应用性科技上进行原始创新,直接推动产业上的科技革命。高校还应加强自主集成创新、协同创新的能力,为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其三,高校要具备极强的科研育人能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要求高校将科研与育人有机结合,在研究中育人,在育人中研究,以获得源源不断的高水平科技创新能力。
国内外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现状
1.国外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现状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体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有明显的成效,主要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新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历史都比较悠久,而且是在不断调整中较好地适应了培养创新人才和自主科技创新的需要。
第二,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主要承担基础研究任务,并可以获得相对充足的R&D经费,以满足基础研究支出的需要。
第三,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均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在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与机制方面,“富有效率”是发达国家在产学研结合方面的共性。
第四,各国政府对高校成果转化与转让、技术转移等方面的活动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分别建立了以政府、高校和国立研究机构等为主体的科技中介机构。
2.国内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现状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改革,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既有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学型大学,还有为数过半的高等教育职业机构。就创新体系建设而言,虽然有不少高校才刚刚起步,但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在面向国家需求进行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建设方面己取得巨大进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校科研力量持续稳定发展。高校科研工作已经由最初的个人爱好、自由探索,逐渐发展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高校通过竞争,积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63 计划”“ 973 计划”、国家重大专项、科技攻关、国防军工等科研任务,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支科研队伍驰骋在各科学技术领域,一大批人己成为科研的中坚骨干力量。
第二,高校科研设施环境得到改善。高校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在不断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网络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成为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依托。高校在重点学科上重点建设了一大批科研基地,截至2010年底,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实验室6.5个(全国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7个(约占全国的62%);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2家(约占全国的39%);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2家(约占全国的27%);国家工程实验室17家(约占全国的26%);国家技术转移中心7个(约占全国的70%)。
第三,高校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截至2009年底,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489项,占授奖总数的52.4%;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1,191项,占授奖总数的36.9%;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044项,占授奖总数的30.8%。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领域高校取得了一大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瞩目。
第四,高校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高校科研队伍把科研与育人结合起来,既出人才又出成果。除了源源不断地为全国各行各业输送高层次人才,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技术贡献外,还为自身培养了一代代科研新人。
我国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行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
总体来看,我国的科技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和引领作用还不够,存在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方面,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仍然十分有限,许多以应用为主的工科院校研究还是以论文为主要产出;企业创新能力弱,无法体现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对产业进步和技术升级的推动小。我国高校的自主创新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原创科技成果不多。我国高校能够推动世界科技革命的科研成果极少,能够引领世界科技革命的成果匮乏。
第二,科技创新能力分布不均。我国普通高校有2,300多所,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高校很少,主要集中于“985工程”“211工程”等国家队行列中。
第三,科技创新能力后劲不足。在我国进行世界一流大学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不少高校为获得“985工程”“211工程”项目支持,花费很多心思在指标数量上“揠苗助长”,没有踏踏实实地以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成果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不强。我国的教育与科技事业快速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教育和人才大国。但我们又严重缺乏世界级的科学家和各领域的领军人才,缺乏适应科学前沿和产业高端创新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缺乏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决定国家竞争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其主体队伍必须要靠自己培养。如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的各领域紧缺人才,是大学人才培养必须解决好的现实问题。
第五,高校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创新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服务国家战略、实现中国大学的跨越式发展,最大的动力来自于体制机制的突破,不论是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制度、国家科技政策,还是大学内部的管理体制机制,都存在着亟待解决和突破的难题。例如,科研政策不利于合作创新;人事制度不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大学内部的治理结构不完善、资源配置体制机制不健全、创新文化氛围不浓;数量导向、论文导向的唯指标论,容易在教师和科研人员中形成思想浮躁、急功近利等不利于创新的氛围;很难凝聚力量攻克具有前瞻性强、风险性大、团队合作要求高的国家和产业重大项目。
第六,内部学术组织需要进一步优化。中国大学创新体系建设有3个现实问题:一是学科和科研组织的封闭性,单纯追求学术性,科研活动脱离产业发展实际。二是学术组织的分散化,有集聚效应规模化的大型科研基地数量不够,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不足。三是单一的评价激励体系,制约了大学的知识整合能力,不适应集成攻关的要求、前瞻性自由探索的需要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我国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创新体系建设对策与思路
1.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的培养大体上表现为:科学研究(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知识传授)→产业发展(知识应用)。从这个简化的培养过程中不难发现,如果高校中没有高层次创新人才,也就意味着这所高校没有能力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或知识创新,而只能依靠知识传授来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创新人才。确保“寓教于研”和“寓研于教”,就要树立“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依靠创新人才来完成,并且是在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这样一种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必须实现两个结合:一是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紧密结合,要充分认识到高水平科学研究对于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要重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学生又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二是创新教育与创新实践紧密结合,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可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育,实践教育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挖掘创造潜能的重要载体。
2.创新学术组织模式,提升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
目前大学的传统学术组织相对封闭,需要整合不同学科的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形成跨学科、跨领域的新兴学术组织。创新学术组织模式有许多成功的做法:一是设立具有前沿性、基础性、跨学科的研究院,如生物医学研究院等。二是建立以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平台,如航空发动机研究中心等。三是学院内部多样化的学术创新组织,如PI制、交叉学科模式等。这些创新学术组织模式,具有提升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
3.实行师资分类改革,促进结构优化和水平提升
对不同类型教师实行不同标准、不同政策,这是大势所趋,当务之急。在高校中,有活跃在国际学术舞台的学术大师,有从事高水平研究的教师,有潜心于基础领域进行原创性研究的教师,有面向国家战略的领军人才,有致力于培养人才的教师,也有围绕产业需求进行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技术开发的研究人员。如何进行分类,实行不同标准、不同政策?
在中国大学发展专职科研队伍是师资分类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师资水平、对接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美国顶尖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2009年专职科研人员达1,722人,与专任教师之比达1.7:1;斯坦福大学专职科研人员达2,624人,与专任教师之比为1.37:1。中国大学专任教师负担沉重,不得不承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全方位的工作。高校要介入国家重大项目,必须要有一支高水平的专职科研队伍作为支撑。从现代科技发展规律来看,越来越强调团队作战和协同攻关,一个重大成果的产生往往需要数百人通力合作,必须把高水平专职科研队伍建设作为中国高校的一项战略任务。
4.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实现跨越式提升
服务国家战略和国际化战略都是高校发展的最重要战略,两者间要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不存在对立关系。中国改革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往往需要全球化视野,因此,国际化是我们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手段。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本身已经越来越吸引世界的关注,这为我国大学的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对话基础。
5.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纵观当前世界各国的高校,哈佛大学在顶尖领军人才方面应该是首屈一指,40位教师和38位学生获得过诺贝尔奖,以及包括7位美国总统在内的众多有着全球影响力的校友,让这所学校可以傲视全世界的大学。哈佛大学之所以能取得这样显赫的成就,离不开他们成熟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成功机制,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学识渊博、不断创新的教师队伍。同样,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被世人敬仰的原因,也并不仅仅因为它历史悠久,而是因为它的教师队伍是世界一流的,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一流的,所产出的科研成果也是一流的。
6.创造优越的创新环境和氛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是创新型国家的灵魂,创新只有上升到社会文化层面,才能成为自觉、自发的思想和行为,才能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大力培育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文化,为我国持续的创新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大学之所以存在,是在于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教授带着一批富有激情和想象力的学生进行研究和探讨。
7.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加强创新团队管理
首先,培养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团队精神;培养每个团队成员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习惯,形成有效的知识结构体系,为解决科研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提供技术支撑。其次,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给团队成员创造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机会。再次,建立有效的考核体系。注重团队的绩效考核,团队层面的考核应根据团队完成目标任务进行绩效考核,以同行认可为重要指标,建立科学、有效、公平、公正的考评指标体系。
(作者系北京化工大学校长)
[责任编辑:蔡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