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国华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应用型
广西梧州学院紧紧围绕 “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立足计算机、机械、电子、林化、机械、宝石、食品行业,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共建之路,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逐步构建了有利于综合性、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
建立、健全制度,深化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
学院深化实验室体制改革,对二级管理的39个实验室进一步整合,优化重组,搭建两个层次(校级和系级)平台,即全校共用共享的基础实验平台和各系共用共享的专业基础、专业实验平台,为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更好地发挥了实验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力,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了更多更好的实践平台。
1.理顺实验室建设管理体制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要求,学校在建校初期将校、系实验室管理模式改为校、系实验中心(学科实验中心)管理模式;将公共基础、涉及面广的实验室进行归并整合,建立了计算机基础实验中心、多媒体语言学习中心两个校级中心。各系建立了计算机技术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室、金融与贸易实验室、会计实验室、机械实验室、艺术设计实验中心八大学科实验室(实验中心),建立了现代办公设备实训中心、现代电器维修技术实训中心和机械制造实训中心。学校由一名分管校长主抓实验室工作,实验室建设项目的论证、验收归口在教务处,仪器设备的采购、账物等归口在综合管理处,审计室全程参与项目论证、仪器设备的招标和项目验收工作。
2.完善实验室规章制度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涉及立项、论证、招标采购、安装调试、验收、投入使用以及维护维修、处置等各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有学校的相关部门和人员涉及,如果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相应的程序规范,那么各个阶段、各个部门的职责,协调实验室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将会影响实验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容易引发教学事故。为此,学校于2007年根据《梧州学院关于实验室建制的有关规定》,全面修订了梧州学院《实验室工作办法(试行)》《实验室工作档案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实验教学工作的规定》《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试行)》《实验室人员工作职责》等,通过制度的建立,做到了建设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3.通过实验室评估,促进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
从2002年开始,学校在不断深化实验室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同时,组织实验室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基础教学实验室评估,至2012年2个公共基础实验中心、八大学科实验室(实验中心)共39间实验室通过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评估,并被评为广西高校实验室评估先进学校。“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使实验室管理逐步规范化,实验资源逐步优化重组,提高了利用率。
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
自2006年升本以来,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行业资源,坚持自建与共建多途径并举,形成了学校自建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区市共建、校企共建等多种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其中利用校企共建模式先后与梧州市住电汽车线束有限公司、DICA迪卡动漫传媒集团公司、思科(中国)有限公司、广西梧州市锻压机床厂、瑞达期货、中国移动梧州分公司、桂林银行等国内企业合作,由企业投入300多万元资金共同组建了10多个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从而完善了实验体系,改进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校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同时,弥补了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投入的不足,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其他实验项目,既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也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实力。从企业的角度看,高校所蕴藏的智力财富与无形资产亦可作为企业技术创新和提高企业形象的有效资源。体现了校企之间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向,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提高了办学效益。这样,既为教师深入企业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提供了平台,也为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选拔人才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校企共建实验室把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生产实际需要掌握的技能紧密地结合起来。学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到企业较为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能直接感受到市场机制与信息对企业技术进步和生产经营的影响。从多方面开拓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工程素质。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问题的思考
1.建立统一归口的管理机构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涉及面较宽,实验室管理机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关系到实验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才能和积极性的发挥,关系到实验装备和实验技术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中作用的发挥。学校升本后,虽然形式上实行校、系二级管理,但实际上只是在校、系、教研室三级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调整,更多的是一种组合而不是整合,实验室建设仍然没有摆脱按专业、课程设置实验教学的旧观念的束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模式是由教务处、各系、综合管理处共同管理。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各系之间相对独立,它们为了各自的利益,盲目地争取建设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有时某一个系部的申购金额能超过其他系部采购的总金额。这种管理体制容易造成实验室小而全,各系部追求自成体系,“系部所有”的观念根深蒂固,各系部争实验用房面积、争设备、资金,由于条件分割,同类仪器设备不能全校共享,更谈不上对外开放,从而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因此,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应按照目标一致,归口管理原则,将分散的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实验设备、实验队伍等管理职能归口在一个部门管理,建立实验设备处,这样才有利于系统规划、统筹兼顾,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2. 加强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
由于学校升本时间不长,实验技术人员的结构不合理,而且数量较少、实际操作能力低,实验室没有专职的实验室管理队伍,基本是由理论课教师担任实验室管理员职责。理论课教师一般担负着较重的教学任务,而且实践经验少,对实验课准备不充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因此,设置专业实验室管理队伍,优化队伍结构,提高实验室队伍的整体水平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促进实验室管理队伍的整体提升,学校应建立中、长期发展规划,促进实验室管理队伍的科学发展;加强定岗定编,改善管理队伍的结构;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实验室管理队伍的工作积极性;构建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以此提高学校实验教学水平、促进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3.加大应用型、实用型实验室建设
学校现有的实验室多为基础性、验证性为主的基本型实验室,综合型、研究创新型、应用型、实用型实验室较少。如何培养学生具有将书本上学到的专业知识具体运用到实践中,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有关的技能,提高其创新能力,使之成为生产、经营一线的实用型人才成了当务之急。因此,立足广西梧州市机械、电子、林化、宝石、食品等支柱产业,在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加大投入,大力加强应用型、实用型实验室建设,逐步构建了有利于综合性、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更关系到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面对繁琐而复杂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只有不断建立、健全制度,深化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加大应用型、实用型实验室建设,才能实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作者单位:广西梧州学院)
[责任编辑: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