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花瓣飘香》谈质疑

2013-04-29 05:54:47赵海芹
关键词:小阳小文水珠

赵海芹

前些天,我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了《花瓣飘香》一课。本课的第二自然段是这样的一段文字:“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着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我:读了这段文字,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吗?

生:老师,我觉得“小心”一词写出了小女孩选择花瓣很认真、很仔细,她还特意选了片“带露水”的呢。

生:从“小心”一词可以看出小女孩不愿意把花瓣弄破。

生:从“小心”一词还能看出小女孩不愿意伤到其他花瓣。

生:“小心”还表现了小姑娘不想把花瓣上的露水碰掉。

生:“小心”也能看出她不愿意把其他花瓣上的露水碰掉。

……

我:大家说得真不错……

“老师,我有问题!”我的话尚未说完,就见一直低头沉思的小阳边举手示意,边匆忙起身打断了我。大家都把疑惑的目光投向小阳。

“刚刚同学们不止一次地提到了小女孩不想把花瓣上的露水碰掉,所以‘小心地摘,可是我仔细地想了一下,觉得摘下‘带露水的花瓣,应该是不可能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立刻进行了激烈的辩驳:

生:“怎么不可能,早晨花瓣上有露水有什么问题?”

生:“小女孩摘得很‘小心,怎么不可能摘下带露水的花瓣呢?”

生:“课文最后一段又一次提到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是想表达要把最好的、最鲜艳的花瓣送给母亲”……

“好了,我们先听听小阳的意见。”我示意大家停了下来。

小阳挠挠头,边比画着边说,大意是这样:“月季花的花瓣比较多,排列的也比较紧密,它们大多是立着,或者说几乎是垂直地排在花托上的。月季的花瓣不像荷花的花瓣那样大而伸展,那么,露水落在花朵上,应该是落在这些立着的几片花瓣上端,或者是花瓣的夹缝中,如果伸手去摘花瓣,露水就会因为花瓣的角度或者摘下花瓣时产生的震动而滑落。我想,这是任你如何‘小心也不容易避免的。”

我:噢,原来你是这么理解“带着露水的花瓣”,其他同学有意见吗?

一生反驳:我们可以把要摘的那片花瓣端得平一些,不让它立着,露水不就不会掉了吗?

小阳:花瓣之间那么紧密,你把这一片放平了,手指必然会挤压到其他花瓣,并很容易弄伤它们,小姑娘会那么做吗?

另一生:可以摘花朵外围的花瓣呀,那儿的花瓣相对舒展,并且向外也不会挤到其他花瓣,不就可以摘下带露水的花瓣了吗?

小阳:外围的花瓣虽然好摘些,但也是整朵花中比较“老”的,是最先凋谢的花瓣,小姑娘会送给妈妈吗?

一阵沉默,大家似乎都认同了小阳的意见。

我:大家是怎么理解“露水”的呢?

生:露水就是露珠啊,又大又圆的。

我:又大又圆,像苹果?(众生笑)

生:露水应该有黄豆粒大小吧,圆圆的、亮亮的。

生:不对,露水应该也可以是小的,一点点大的小水珠。哦!我知道了,老师,小阳认为会滑落的露珠个儿比较大,如果是小露珠,只有一两毫米大的小露珠,它沾在花瓣上根本不容易滑落。

小阳认真想了想,同意了他的意见,教室里一阵欢呼。谁知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小文:老师,不对!就算小女孩可以摘下带露水的花瓣,这段文字也还是有问题。

哦?大家的眼睛又瞪圆了。

小文:从下文小女孩被“我”叫住所表现的“不知所措”和“惶恐”,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在这一段中,小女孩摘花瓣时并没发现“我”看到她了呢?

大家点头称是。

小文:那么“我”站在哪里才不会被小女孩发现?我想必然是远处,或者有遮挡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大家想想,露水是透明的,沾在花瓣上和花瓣顺色,即使站在小女孩面前也不容易看清露水在哪吧,“我”站得远,怎么能知道小女孩摘下的花瓣一定是带露水的呢?

大家面面相觑,都觉得小文的话有理,纷纷说作者写错了。

我:听大家讨论了那么久,似乎都认为“露水”和“露珠”是一回事儿,那么作者为何不说“摘了一片带着露珠的花瓣”而要说是“摘了一片带着露水的花瓣”呢?(短暂沉默)

生:我觉得它们是近义词,作者就是随便用了一个。

其余学生有的点头默许,有的若有所悟却又不知如何表达。

我:那你们知道露水是怎么形成的吗?

生:“我记得学《小露珠》时老师好像说过,露水就是在晴天的夜晚,太阳落山了,地面上的物体变凉了,空气中的水汽遇到冷的物体就凝结成一个个小水珠了。

生 :这些水珠就像雨滴一样,有的落在花朵上,有的落在叶子上。

至此,学生对“露水”一词的理解可以作如下归纳:露水就是像下雨一样从天空落下,有些物体上接到了露水,而有些物体上则没有,并且,露水就是雨滴样的球形的水珠。像这样的案例,学生在认识上就存在着根本性的偏颇,是任你如何引导也解决不了问题的。

我:好了,同学们,听老师来讲讲露水是怎么形成的吧。

在帮学生弄明白露水的形成后,我又让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回想生活中还有哪些“露水”现象。学生们很快举出了“烧开水,锅盖上的水蒸气”“冬天对着窗玻璃哈气”“冰箱里的牛奶瓶上有小水珠”……

晶亮的眼神、敏捷的思维、善辩的口才,还有那份认真专注、敢于质疑、寻根究底的精神,让这普通的一课显得如此鲜活而精彩!反思本课教学,我是从以下几点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养成的:

一、 创设情境,让学生轻松质疑

课前两分钟,我在教室里播放悠美、轻快的乐曲《五月的夜晚》,并把一盆娇艳的月季花放在讲台上。“五月晚风多清凉,轻轻吹我脸上,紫色丁香正开放,花儿多么芬芳……”动听的音乐立即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大家看到月季都好奇地上前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再你一言我一语地“夸一夸”,轻松、愉悦的心情一直带进课堂。当揭示课题《花瓣飘香》后,学生们质疑的火花立即闪现:“什么花在飘香?”“为什么是‘花瓣飘香,而不是‘花朵飘香?”“课文内容和花瓣有什么关系呢?”

二、 给学生尽情表达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充分地朗读后,就要让学生尽情地表达,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学生的言论不迷信、不违法,我们就要加以肯定和鼓励。本课教学中,正是对“小心”一词见解的畅所欲言,尽情表达,触动了小阳“质疑”的灵感,从而带来这一连串的精彩。

三、 让学生的“质疑”活动完整呈现

本课中,学生的“质疑”一开始就是因认识上的错误而产生的。可以说,他们提出的是“有错误”的问题。在此,教师不要慌忙打住,急于纠正他们的“错误”。只有步步引导,层层升入,带领学生不断去“寻根究底”,才能找准问题的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然,在这一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质疑、表达、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不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与提升吗?

猜你喜欢
小阳小文水珠
七 月
电影文学(2022年23期)2022-02-09 11:03:27
种水珠
天门石
七步之才
鲤鱼跳龙门
我是快乐的小水珠
戏剧之家(2018年2期)2018-05-25 16:40:40
水珠的魔法
事半功倍
岁月神偷
江苏教育(2018年48期)2018-01-29 15: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