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诗词中的写作素材积累

2013-04-29 00:44包维艳
关键词:仕途陶渊明亲情

包维艳

【提 要】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难作无素材之文。但是现实中许多学生对作文素材的掌握并不丰厚,造成他们习作很是困难,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涉取素材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古诗词在写作素材积累方面的地位,古诗词的主题多样、思想感情宽阔,完全值得我们深刻挖掘,让古诗词活跃在我们的习作当中。

【关键词】

古诗词 写作素材 主题 情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难作无素材之文。素材匮乏是中学生写作的现状,而中国是诗的王国,诗歌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古代诗词的思想感情是宽阔的,主题是多样的,而这多样的主题也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方方面面,我们完全有理由深入挖掘古诗词,让古诗词活跃在我们的习作当中。下面就让我们领略一下中国古代诗词的思想感情,领略一下古代诗词可以对学生作文产生的影响。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有忧国伤时型,如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的诗;反映离乱痛苦的诗;同情人民疾苦的诗;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担忧的诗。这里面最突出的人物非杜甫莫属,杜甫生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与诗仙李白相比,他的诗主要表现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写下了多篇文章,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为朝廷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表达了爱国的热情。公元758年3月,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三别”。

古代诗词常见的思想感情有思乡怀人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王昌龄的《闺怨》等。这里不乏对友情的歌颂,不乏对亲情的思念。亲情是世界上最真诚、最温暖、最珍贵的情感,它伴随着我们的生命历程,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像阳光一样照耀在我们心灵的深处。没有亲人的关爱,没有亲情的温暖,生命将是多么荒凉。古往今来,多少作家用美好的心灵感谢亲情,用动人的语言描写亲情。孟郊抒发母子之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苏轼倾诉兄弟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密进言祖孙情:“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以废远。”亲情是古诗词永恒的主题。

古代诗词常见的思想感情还有建功报国型,如陆游的《书愤》,陆游少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铁马横戈”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

古诗词的主题如此多样、思想感情如此宽阔,完全值得我们深刻挖掘,应用到习作当中,写作素材积累之路任重而道远啊。

另外,诗人的生平事迹也可以被学生们广泛积累为素材,作为习作中观点的佐证。例如苏轼、李白、陶渊明同样的文坛巨匠,同样的仕途不如意,也同样的放弃仕途,无悔文坛,我们完全有理由把这样有着相似经历的三个人放在一起,给他们以共同的定位。苏轼,他是文坛的宠儿,却是仕途的弃儿。因为他的出类拔萃,他遭受了别人的嫉妒和攻击。自从“乌台诗案”以后,他就与上层的官场绝缘,他一贬再贬,贬到岭南时,他居然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向来对生活充满信心,当被贬到黄州时,他竟然语出惊人:“一蓑烟雨任平生。”纵使他乐观地面对生活,笑傲人生,然而岁月无情,天亦无情,日渐衰迈的他还经得住再三的贬谪吗?于是,他放弃了,放弃了对仕途的追求,即使在荒芜偏僻的海南岛上,也过得坦然。因为他知道,放弃也是一种美丽。他一生入仕出仕,历尽坎坷,是生活成就了他不朽的华章。

用苏轼仕途不顺,文坛成就巨大来作文章,同样题材的还有李白、陶渊明等。李白经历过力士脱靴、国舅磨墨、皇帝亲临的潇洒后,成了御用文人。在沉香亭酿酒沉睡,以至被凉水泼醒,那份浪漫,正是他受不了这御用文人的头衔,受不了皇宫里的世俗和繁杂的反叛。因为它将他禁锢起来,将他的思维与犷禁锢起来,因此他吼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千古名句。所以他悄悄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因为他喜欢孤独。从此他放弃了“五花马,千金裘”,你又有了狂放与傲慢。他吼出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雄壮;他吼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惊奇;他吼出了“白发三千丈”的浪漫。

当然我们在感慨苏轼、李白、陶渊明放弃正确的同时,也悲叹历史上坐错了位置的人。如英年早逝的李煜,虽然他的诗词犹如陶渊明的山水诗一样,一次次打动世人的心,他那“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感伤令人吹嘘慨叹,“恰似一江春水”的忧愁,也让我们感同身受,但他却坐错了位置。如果李煜只是一个吟诗作赋的文人,或许他也会像陶渊明那样逍遥自在,可他偏偏成了皇帝,而那把龙椅显然不适合他坐。于是,他看到自己祖先留下的土地沦陷除了悲痛别无他法,因为他只会写诗填词。李煜的悲剧乃至那个国家的悲剧都因李煜本人坐错了位置。

古诗词可以应用为写作素材的绝不仅此一点点,在祖国伟大的历史文化遗产面前,我们应学会认真钻研,深刻体会,教师也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挖掘诗词主题道德情感,使之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

猜你喜欢
仕途陶渊明亲情
永不凋零的亲情
你好,陶渊明
尚可喜墓“篆盖”者仕途年代考
从《红楼梦影》看顾太清对科举仕途的思考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陶渊明 饮酒》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清明话亲情
不为五斗米折腰
仕途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