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经历对维吾尔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2013-04-29 01:28李硕豪马海燕
理论观察 2013年8期
关键词:质性研究

李硕豪 马海燕

[摘 要]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三名维吾尔族大学生主观幸福体验进行深度访谈,旨在探讨维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现状。他们的特殊之处是既有母语和信仰,又有特殊的求学经历,这些都对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产生深刻影响。研究主要从求学经历、人际关系、宗教信仰等方面探索维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维族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现状 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8 — 0144 — 04

一、研究的缘起和方法

幸福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费尔巴哈指出:“生命本身就是可珍贵的幸福”。〔1〕在这个世界上,人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生存和幸福而奋斗着,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幸福,幸福的标准也是不同的。幸福是每个人生活和奋斗的目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而对幸福感的研究是也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积极追求而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强调个体独特的价值观、情感、心理因素、人生经历、期望等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它由三个维度组成: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及生活满意度;同时具有三个突出特点:主观性、穩定性和整体性。对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深入把握个体的主观生活状态,对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帮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获取人生幸福具有重要的价值。〔2〕

目前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虽已起步,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尚付阙如。在研究方法上,目前还没有研究者运用质性研究方法进行主观幸福感研究,一般都是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或者纯粹定量研究,突出了类别之间的差异以及对有关主题的强调,却忽视了大学生主观幸福体验的相关事件、特殊经历和文化等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主观幸福感的具体表现,这样使读者阅读起来有些艰涩难懂,也很难引起共鸣。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可以突出在自然真实的状态下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他们行为的意义和他们对事物的看法,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建立假设和理论,生动和深刻地展现出来。维吾尔族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作为维吾尔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是维族青年中的优秀分子和佼佼者,是民族文化继承、传递、批判、创新中最为活跃、最有生机的力量。他们有着自己的语言、独特的风俗习惯、信仰、价值观、特殊的求学经历,这些对于他们的主观幸福感都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而维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成长状况。通过本研究,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维吾尔族的文化,避免不同民族交往中的误会、不愉快乃至冲突,促进维族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采用典型性目的抽样,选取了三位兰州大学的维族大学生,抽样中兼顾男女比例,但只考虑同质而不考虑性别差异,这是为了获得相对较为客观的信息。由于质性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的情境中采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性和非参与性观察、文献分析和个案调查等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材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型理解的一种活动。所以本研究收集资料时采用的是半结构式访谈、开放式交谈的方法。访谈题目主要依据主观幸福感的三个特点进行编制,并从特殊求学经历这一维度进行调查分析。

本研究对象是3名维族大学生,他们的背景材料如下:

小依,女,23岁,新疆乌鲁木齐人,兰州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开朗活泼,擅长文艺表演。

小迪,男,22岁,新疆喀什人,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很健谈但也很内向。

小娜,女,23岁,新疆喀什人,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很内向,不善于沟通。

二、质性材料分析

质性研究方法的研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研究结果,而且本人主要做的是一个现状的调查,不带有任何评价色彩,只想为读者展现一种真实生动的幸福感场景。为了突出真实性,本文有很多访谈材料的呈现,这是质的研究方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从类属分析的角度看,维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调查的维度是一样的,而对维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特殊性,我们更多关注他们的特殊求学经历对他们主观幸福感产生的影响,但很多因素都是交错在一起共同起作用的,不能人为地割裂,所以在探讨的过程中会注重各因素之间的联系,以此来折射出他们的主观幸福体验。

1.内地新疆高中班和预科学习经历对维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由于维族大学生的求学经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同学,他们很多同学都是维族青年中的优秀分子,通过民考民,考上了内地新疆高中班,从上高中开始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到达一个陌生的环境去求学,这是他们的一种宝贵经历;有的同学高中考上了大学,但必须要在上本科之前接受两年的预科教育,主要学习汉语,所以这种特殊的求学经历会给他们主观幸福感带来较为特殊的影响。

当我们请他们简短介绍他们的求学经历并谈谈这段经历对他们的影响时,小依回忆在广州上高中的四年中,觉得自己的进步“超级无敌大”,尤其是自己的汉语水平,可以说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她说:“这一年汉语底子给我打得非常好,我一下子接触了非常多的汉族同学和老师,平时会和他们聊聊天。那一年不止是因为我很努力,主要是因为我们老师,他们特别负责,上课也特别认真,对我们特别用心,全心全意让我们这一年把汉语学好。我们当时一起去的有40个人,其中10个人从来没有学过汉语。那一年我们从ABC开始学起,刚去的时候老师想测一下我们的水平就考了一次试,我当时考了7分。学了一年后再次参加广州的高考时考了130多分,进步非常大,那一年学到的东西非常多,这让我以后就不会怕和汉族同学交流了。”我们能感受到她说这段经历时的激动心情,而且总会用一些比较夸张的词汇来表达她的情绪,比如“特别”、“非常”等,而且一直保持着愉悦的心情。在后面的非正式访谈中我了解到,小依非常热爱学英语,而在高中之前根本没有开设过英语课,所以基础比汉族同学要差很多,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英语四级过了,虽然六级考了三次还没有过,但是她说她不会放弃英语的,感觉英语“好好听”,自己要好好学习英语,争取也能说好英语。

小迪在郑州读预科的两年里主要学习汉语和英语。“我们不用维语教学了,而且开始讲授英语,我们在预科时学了汉语的古文,而且还学了数学,但是跟我们的‘觉业(专业)课有关系的东西都没有学,比如化学、物理等等。”因为他高中读的理科,大学又学习的临床专业,开设物理化学课程都是用汉语教授的,而预科两年却一点都没有接触到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东西,这让自己“有点郁闷”,因为课程很难,“在预科两年全忘掉了,然后进入大学后全部用汉语来教学的,觉得和没学过一样,因为汉语也差一点,维语也忘掉了,对于我来说就特别困难了,我第一学期的物理挂了,物理的补考也没考过,要重修,所以这学期要重修。”他会把自己物理挂了归咎于预科没有再学习,把之前的知识储备全忘了,他觉得这也是他物理课被挂原因之一。

小娜觉得打好了汉语基础,让自己在口语交流上不成问题,让自己特别有自信,但是她谈到,中考完一起上高中的同学中只有她考上了重点大学,其他同学有些没考上就回新疆复读,有些同学上了职业学院等等,但是复读再考的同学考的学校比她好多了,她特别羡慕他们,可能是因为在后面的访谈过程中我了解到她对兰大和自己的本专业挺失望的,所以才带来比较羡慕复读同学的感情吧。

2.学业状况对维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当我们问到目前他们是否喜欢本专业及学业状况对自己的主观幸福感影响时,小迪的情緒很高涨。他说他非常喜欢本专业,而且有志向要成为一个为本民族做贡献的好医生并且为我讲述了他这个理想的由来。“因为在新疆大部分医生都是汉族的,而就症的人大部分都是维族的。那样情况下,病人不会汉语,医生不会维语,中间沟通不通,又没有钱找翻译,而医生又必须问病人有什么症状,哪里不舒服等等,但是医生问不了,所以在那边存在的现象就是一来病人就不问症状,直接让病人查CT,血检查等,那样费用特别高,而我们那边的人特别穷,没有那么多钱,所以有病也不去治疗了,费用高干脆就不看了。所以我学这个专业希望能帮助我们那边的人们,很多东西问一下病人,就能知道病症在哪里,就不用再去做CT花那么多钱了。而有时候一些病CT后也治疗不了,还让他们白白花了那么多的钱,增加经济负担。”所以他立志要好好学习医学,以后可以回去当一名“好医生”。但这期间因为大一物理课被挂,让他低迷了一段时间,心里觉得很难受。“是大一第二学期挂的课,当时影响特别大,因为第一学期我特别努力学习,除了物理以外,我的大部分成绩是六七十,还有八十多分的,但是我觉得当时那么努力学习还挂了一门,而且挂的特别低,27分,但如果是生物、计算机挂了也没什么,但我高中物理那么好却在大学挂了,我就特别郁闷,我当时就有点后悔在内地上大学,我想我如果在新疆医科大学上,我不会挂科的,但是现在很坦然的接受了。”本来对于自己很看重、很有自信的东西反而没有得到,不属于自己,心里是很难接受的。小迪的理科非常好,高考理综考了230多分,之前都是班里数一数二的学生,物理学的特别好,自己非常努力学习,但是结果却不如人意,让他心里觉得很郁闷。他又说:“因为我学了汉语,母语又是维语,又学了医学,这样维族病人也能聊,汉族病人也能聊,真正发挥医生的职责。所以我特别喜欢这个专业。当我遇到挫折和学习上的困难时我一想到这个目的就会更加努力,感觉困难都不算什么的。”

而谈到专业问题时,我们从小依和小娜那里感受到更多的负面情绪,更多的是一种失落和郁闷。小依谈到:“这个问题让我很难受,因为自己没有学成自己喜爱的专业,尤其是新闻,所以我上了大学就后悔选了这个专业,我大一大二一直觉得这个专业我选错了,感觉自己什么都没有学到,毁了我的人生似的,后来上大三我对这个专业有了一点点的感觉,感觉还可以,因为大三我们主要学了技术方面的东西,才提起一点我的兴趣,才有一点点的成就感,感觉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最起码学到了很多软件和技术方面的东西。上大四又不行了,因为大四一年都没有课,又回到以前的状态中,感觉大学里什么都没有学到。所以四年的这种学业状况给我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 接着她又说:“就因为对专业不满意不感兴趣,导致我这四年以来对学习不是很积极,让我总是想着搞别的,转专业,又不知道转专业好不好,弄得让我很尴尬,最后一直耽误。那种感觉还有让我有一种对不起家人的感觉,挺难受的,白白的花费他们的钱,但我又没有好好学习,心里有很重的负担,感觉耽误了我的前途,最重要的是影响了我学习的态度。”小娜认为,“感觉教育技术有点不适合我,我现在开始想我都快毕业了但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对于这个专业有些失望,也许它不是我想要的专业,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没有给我带来幸福感。”谈话之间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茫然。

3. 语言对于维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外表”。维族大学生有自己的母语——维语,而他们在这个以汉语为母语的环境中生活、学习,语言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也带来了很多影响,尤其是对学业的影响非常大,语言会给他们的大学生活带来不好的“连锁反应”,由于汉语是他们的薄弱环节,直接反映到学业状况上就是课程对于他们很难,考试复习也带了特别大的困难。据我们了解,各院的维族、哈族等同学成绩一般很低,高等数学、计算机不及格的几率非常大,以前很多同学都认为是他们学习上不努力造成的,但通过这次访谈本人了解到,语言是他们最大的障碍,由此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很大的,因为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前成绩都是非常优秀的,但在大学成绩不理想,让他们心里感到很失落。

当我问到他们在这个以汉语为母语的环境中生活学习,语言对于生活和学习有无影响以及影响大小时,他们三个都很明确的告诉我影响很大。小迪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到:“语言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比如我在宿舍聊天,他们针对一个话题特别激动的说话,而我却听不懂,很麻木,没有反应,就算听懂,也只是很浅的理解,没有很深刻的理解,这样我就很郁闷,这是特别不好的现象。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讲课的时候很多时候也听不懂,因为老师有时候会说一些口语化的东西,而我们在预科时全学的是书本上的东西,比较书面的东西,那个时侯很想问周围的同学,但是他们都在认真的听课,又怕打扰他们,这样以后都不能很深刻的听讲,表现在上课的时候还马马虎虎能听懂,下课的时候全忘记了,什么都不知道了,也就是我基本能听懂,但是不明白,老师讲的什么东西我知道,但是不能深刻的记忆到大脑里面,主要是语言的一种转换挺困难的,我先要把汉语的一些东西翻译到维语里面,然后再理解。比如我挂的那门物理课,老师讲的特别快,我只反应了一句,而老师已经讲完了三四句,而物理本来就比较难一点,后面很多没有听到,这样一节课下来我就很失落,心情有时候是很糟糕的。我们大一有很多实验,要写实验报告和预习报告,写那个东西也是问题。汉族同学一分钟能写五六十个字,他们一句话读写来就基本理解了,就能写答案了,而我们只能一个字一个字的来抄,那样我们花费的时间非常多。一个实验报告他们一个小时就能写完,而我们三四个小时也不一定能写完,所以让我们看书的时间也减少了,感觉时间特别紧,课也听的不太懂,这样很麻烦的。”

小依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也表现出很多的无奈,她说每次考试之前的准备就是她最痛苦的时候。“每次准备考试的时候,与汉族同学相比,他也许看一次就可以了,没有精确地记忆但是已经理解了很多内容了,考试的时候通过自己的理解也能回答上,而且写的也比较多,而我看几次才能对那个内容达到理解的程度,最起码看两三次才达到‘哦,我知道了,大概理解它讲的什么了。而我要背的话就要花费很多时间,但是这样也不见得能达到滚瓜烂熟的程度,所以每次准备考试都是我最痛苦的时候,花费的时间比别人多,考下来还考的不是很好。考试过程中因为一紧张,一个很简单的词,概念我就会全部忘记了,让我的心情特别郁闷,我当时就想,‘要是我的母语就好了,我就不会这么郁闷了。每次考试之前我就会想,要是用我自己的母语背我早就背会了,而且我也肯定能考的非常好,汉语真累人。”

小娜觉得语言障碍还是主要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在学习上影响比较大,因为学习和生活不一样,生活说的是口语,可以随便交流,但是学习尤其是大学学习比较复杂,而且很多还是专业术语,课程有时候听不懂,同学们讨论的时候也说不上话,花费的时间也比较多。老师普通话讲的好还可以,如果老师用的是方言我根本就听不懂,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这个老师的说话方式,这样每次上完课心情就很糟。”

我在访谈的过程中就在设想,我们的母语是汉语,而我要到一个全是维语的环境中生活、学习,还要学习高深的学问,参加维语的考试,难度可想而知,即使我是漢语环境中非常出色的学生,但那个环境对我来说是陌生的、未知的,从小不在那里生活,所以很难深刻体会到他们的文化,对很多问题的理解都不能深入,肯定会从高谷跌落到低谷了。所以那种环境中挑战是非常大的,经过换位思考,纠正了很多错误的想法。

语言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业上,对平时的生活的影响不是很大。小依说:“平时交流都是用常用的口语句子,不觉得特别困难。但当和同学发生误会、小吵的时候,心里挺难受的,有些时候很想说的话但是用汉语表达不出来,不知道用哪一个词最合适,再也没有什么障碍。”小娜也觉得语言对生活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我的人际圈子不是很广,和周围的朋友用日常用语就可以解释清楚。平时的交流都用的是口语,可以随便说,所以在这方面都进行的很顺利。”

三、结果及讨论

综上所述,可得出:影响维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各方面存在程度不同、多样化的特点。影响的因素不是单一的,有时交织在一起,尤其语言是重要影响因素。语言直接影响学业状况,而学业状况又影响他们的主观幸福感,让他们产生很多消极情绪,经常出现“失望”、“没用”、“毁了自己”这种情绪,但各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因人而异。

1.不同的学习经历使维族大学生有不同的主观幸福感

在上大学之前,不管上的是内地新疆高中班还是上了两年预科,给他们带来的更多的是积极情绪,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而且各方面表现比较突出,是班级的佼佼者,他们自己也觉得非常有成就感。而且在特殊的阶段,因为得到很多同学、老师的帮助,他们汉语能力有很大提高,在进入大学之前他们是愉快的,感到幸福的,他们都会反复谈到自己高中时的辉煌。但是由于所学专业的不同,幸福感也开始不同。小迪因为学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所以在大学中即使一门课程被挂,但他始终喜欢这个专业,而且谈了远大理想对他的支撑作用,所以对自己的学业是满意的。而小依和小娜因为对专业不喜欢,让她们觉得自己的大学生活“白白浪费了”,“很失望”,“后悔来这里学习”,“好像把自己丢了”,“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负面情绪开始主导生活。这样与之前的成就感就发生了差距,开始对自己产生否定感,感觉自己大学什么都没有得到。

2.大学学业状况降低了维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因此学习状况的优劣、成绩的高低会对其幸福感的体验产生重要影响。学习状况好,会带来很多的积极情感,从而提升了一个人的幸福感,相反会降低积极情绪,产生了“郁闷”、“消沉”、“失望”的情绪,从而影响了他们的主观幸福感。而这些维族同学在上大学之前都是班里的前一二名,但到了大学中因为种种原因,尤其是语言的问题,让他们挂科、成绩不理想、课程听不懂,这种差距让他们的成就感下降了很多。因为他们面临的环境压力和挑战与汉族大学生是相同的,但是他们却不具备汉族大学生的先天条件(母语是汉语),容易产生消极和失望情绪,表现出了更多的低迷及“后悔情结”——后悔没有在新疆本省读书,认为这样自己成绩至少不会那么差,也许自己还是优秀中的一员。

大学与中学的区别就在于学习成绩的好坏已经不仅是一种表面的分数的高低,它可能已经转化为衡量学生能力、成就甚至自我价值等综合素质的标准。学习成绩好,使大学生有一种自我实现感,所以学业仍然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3.语言对学业状况的影响降低了维族同学的主观幸福感

语言对于维族大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专业学习的影响上。大学的课程全部都是汉语讲授,而且学问也比较高深难懂,这对于维族同学带来的困难是非常大的,在学业上受到挫折,他们的情绪就很很沮丧,很后悔来内地上大学。因为语言的原因,他们即使付出比汉族同学更多时间的努力却也达不到汉族同学的水平,能考八十分,小迪就觉得很满意了,平时的课程只要不挂,能考六七十分他就很满足了,不是因为他的目标就定到六七十分,而是他们每次付出的努力只能让他们有这点收获。他们共同的感受就是“基本能听懂,但是不明白,老师讲的什么东西知道,但是不能深刻的记忆到大脑里面,也主要是语言的一种转换挺困难的。”因为语言的问题,经常心情很糟糕,经常去怀念过去的优秀以及母语下的学习环境,所以会对自己现在的学业产生失望的情绪,更加影响学习的态度,降低他们的积极情绪,更多体验到一种挫败感,降低了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但这也是因人而异,虽然语言也让小迪很苦恼和郁闷,但是他比较喜欢自己的专业,而且还有理想在支撑,所以他总是很刻苦努力的去克服学业上的困难,不会为此消沉下去。

四、本研究信度问题的省思

信度主要评价研究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也就是说,如果另外一名研究者重复该研究,能否得到与本研究相同或相似的结果。虽然维族同学在上大学之前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比如:共同的文化环境、维语、信仰和风俗习惯也有特殊经历等,对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有很大影响,但因为个体性格不同、所学专业不同及认识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维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也因人而异,而且主观幸福感也会随着时间和环境及特殊事件而会发生变化,我们只是研究维族大学生目前的主观幸福感,虽然很多方面有共同之处,但是即使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就同一个问题对同一被访者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也有可能因不同的研究者而有所不同。而且质的研究方法本身强调过程,认为任何事物和个体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研究的进程和研究关系的不断深入与变化,对问题的认识和表述也有所不同。因此,定量研究中的“信度” 并不符合质的研究的实际情况,我们只是希望以后做类似研究可以找出维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共同之处以及影响因素,从而在现实中可以予以借鉴、指导。

〔参 考 文 献〕

〔1〕周翠金.生活事件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D〕.贵州师范大学,2005.

〔2〕庞文,韩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J〕.青年探索,2006,(03).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质性研究
中学教师教学反思现状的质性研究
关于高职学生自我规划与管理能力的质性研究
大学生网上订餐意愿的定性研究
沙盘游戏疗法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质性研究
女性视角的幼儿园教师研究
护理教师对情景模拟教学培训评价的质性研究
对农村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质性研究
青年女性对军人形象认知的质性研究
临床护理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质性研究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训效果评估构想